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迪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电气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2篇铜排
  • 1篇电阻
  • 1篇端面
  • 1篇对流换热
  • 1篇对流换热系数
  • 1篇真空灭弧
  • 1篇真空灭弧室
  • 1篇熔断
  • 1篇熔断器
  • 1篇扭矩
  • 1篇热系数
  • 1篇灭弧
  • 1篇灭弧室
  • 1篇接触电阻
  • 1篇接触面积
  • 1篇介质恢复
  • 1篇换热
  • 1篇换热系数
  • 1篇仿真
  • 1篇仿真模型

机构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篇吴迪
  • 3篇庄劲武
  • 2篇江壮贤
  • 1篇徐国顺
  • 1篇杨锋
  • 1篇袁志方
  • 1篇刘路辉
  • 1篇李红江
  • 1篇方伟
  • 1篇武瑾
  • 1篇毕坤
  • 1篇吴楠

传媒

  • 3篇海军工程大学...
  • 1篇船电技术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螺栓紧固铜排间接触电阻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为研究螺栓紧固铜排间接触电阻,以标准六角M8型号螺栓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圆柱形铜排间不同扭矩与接触面积关系的压痕试验。采用富士压力感应测试纸测量铜排接触面积,通过试验发现接触面积呈圆环形状,获得的扭矩在20-30N·m范围内不同扭矩与接触尺寸及面积的近似线性关系式为:接触外径D3=0.172 4F0+16.4、接触面积S=5.141F0+136.4。在得到接触尺寸及面积的基础上,首先研究了接触面积与接触电阻的关系;然后,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圆柱形铜排及铜排接触电阻模型;最后,将接触电阻仿真与实测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结果验证了上述结论的正确性。
吴楠庄劲武江壮贤武瑾吴迪
关键词:扭矩接触面积接触电阻
CuWC与CuCr50材料触头强迫关断在不同条件下的介质恢复特性对比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为了保证断路器可靠、快速关断,基于不同材料CuWC与CuCr50的真空触头,在不同电流、不同di/dt工况下进行了大量的关断实验,对两种触头实验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大电流、高关断上升率条件下CuCr50材料的触头介质恢复性能要比CuWC材料的触头好,更有利于断路器的分断。
吴迪方伟徐国顺庄劲武袁志方
关键词:真空灭弧室介质恢复
铜排不同端面对流换热系数提取试验方法被引量:3
2018年
为了获得准确的温升模型,开展了在铜排不同端面对流换热系数提取试验。首先,依据传热学相关理论,通过铜排温升试验获得了铜排不同端面的热功率、热传导热量,并运用牛顿冷却公式求解了铜排不同端面的对流换热系数;然后,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铜排温升模型,并将计算求解的对流换热系数代入ANSYS仿真模型中,进行了稳态温升计算;最后,将仿真与试验所得的温度分布进行了对比,结果验证了ANSYS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吴楠庄劲武江壮贤刘路辉吴迪
关键词:铜排对流换热系数ANSYS
基于EMTDC/PSCAD的熔断器仿真模型被引量:3
2011年
熔断器作为一种重要的电路开关设备得到广泛应用。运用EMTDC/PSCAD仿真软件,分别基于Cassie电弧模型和Mayr电弧模型搭建了熔断器仿真模块。仿真计算的结果表明,该模块能够准确地模拟熔断器的几种典型工作状态,为后面的仿真研究提供了保证。
吴迪李红江毕坤杨锋
关键词:熔断器仿真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