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亚玲

作品数:5 被引量:27H指数:2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遥感
  • 2篇遥感影像
  • 2篇建设用地
  • 1篇地形
  • 1篇地形因子
  • 1篇东江流域
  • 1篇信息图谱
  • 1篇影像
  • 1篇整治
  • 1篇土地整治
  • 1篇农用
  • 1篇农用地
  • 1篇农用地整理
  • 1篇自动识别
  • 1篇项目区
  • 1篇流域
  • 1篇PYTHON
  • 1篇LANDSA...
  • 1篇MODIS
  • 1篇MODIS数...

机构

  • 5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彭秋志
  • 5篇吴亚玲
  • 2篇黄义忠
  • 2篇唐铃
  • 1篇朱大明
  • 1篇吕乐婷
  • 1篇陈杰

传媒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国土资源遥感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软件导刊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年份

  • 4篇2018
  • 1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MODIS数据的东江流域云干扰时空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为在更高精度水平上分析植被指数时空变化特征,增强去云降噪环节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以东江流域2001—2015年间MOD13Q1产品中的云标记信息为数据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分别从云干扰概率及其空间分布、云干扰像元消除率及其空间分布和云干扰持续时长季节差异3个方面分析了东江流域云干扰时空特征。结果表明,该流域整体云干扰概率随合成时段加长而迅速降低;新增云干扰像元消除率随合成时段加长而先增加后减少;空间上南部城市化区域的云干扰持续时段相对更长,时间上夏季和春季的云干扰持续时段相对更长。该研究结果可为优选或开发更具时空适应性的植被指数时间序列数据去云降噪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彭秋志秦国玲吕乐婷吴亚玲
关键词:东江流域MODIS
农用地整理对项目区NDVI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通过简单配对比较和配对样本T检验,探寻农用地整理对项目区NDVI变化的影响特征。结果显示:从变化数量构成角度看,在农用地整理前后仅年内标准差、年内最小值和年内极差的变化相对突出;从平均变化率角度看,所有参数的变化均相对突出;从整体变化显著性角度看,仅年内标准差的变化达到显著水平。总体来看,农用地整理对项目区NDVI变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促使NDVI年内平均变异程度趋于缩小。
朱大明秦国玲吴亚玲陈相泽唐铃彭秋志
关键词:土地整治
基于Python的Landsat 8 OLI影像建设用地自动识别与提取被引量:2
2018年
为了提高从海量遥感影像中解译建设用地的效率,设计一种基于Python从Landsat8OLI遥感影像中自动识别与提取建设用地的软件系统。利用时域中值滤波去除云噪声,并通过z值标准化获得可适用统一阈值划分的稳定像元;结合多种地物指数开展阈值划分以初步识别可能的建设用地像元;结合像元邻域组合关系进一步精化提取结果,并自动计算对应的Kappa系数。研究表明,与传统基于大型专业遥感影像解译平台相比,该系统不仅能保持较高的解译精度,而且具有体积小、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可迁移性和可扩展性强等特点。
吴亚玲黄义忠彭秋志
关键词:PYTHON遥感影像自动识别建设用地
云干扰概率与地形因子关系研究——以云南省MOD13Q1数据为例
2018年
基于云南省2001—2015年MOD13Q1产品中的345期云标记数据,借助GIS空间分区统计和信息图谱手段,分析探讨了遥感影像云干扰概率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主要地形因子海拔、坡度及坡向的关系.结果表明:(1)云南省范围内该产品整体云干扰概率平均为13.68%,相对低值集中区与云贵高原范围大致重叠,相对高值集中区与横断山系及其南延山系范围大致重叠;(2)海拔对云干扰概率的影响相对最强,坡度其次,坡向相对最弱;(3)云干扰概率空间分布呈现明显垂直分带特性,可大致以700 m和2 600 m为界划分为较低、中等和较高3个海拔区段,随海拔升高,云干扰概率依次呈现持续减小、维持低值和持续增大态势,同时各海拔区段的云干扰概率相对高值区逐渐从平缓区域移向陡坡区域,而坡向对云干扰概率的影响在非平缓区域相对更明显;(4)云干扰概率相对高值倾向分布于较高海拔、较陡坡度及东南偏东方向,云干扰概率相对低值倾向分布于中等海拔的平缓区域.
黄义忠陈相泽彭秋志吴亚玲
关键词:遥感影像地形因子信息图谱
2000—2015年深圳市建设用地坡谱演变研究被引量:21
2018年
在受地形约束的快速城市化地区,建设用地水平扩张常伴有垂直爬坡过程。通过分析建设用地坡谱曲线形态及其变化特征,有助于认识该过程的时空分异及演变规律,进而科学指导相关国土规划实践。论文以深圳市及其所辖10个区为例,利用DEM及2000—2015年遥感影像构建地面坡谱和4期建设用地坡谱,借助陡峭度、均匀度、累加关键值等坡谱研究手段,分析该市建设用地坡谱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深圳市建设用地坡谱变化特征总体表现为爬坡与填海共存,且以爬坡为主,总体爬坡速度保持相对稳定;该市各辖区建设用地坡谱曲线呈现不同变化特征,可归纳为爬坡主导型、填海主导型、混合型和稳定型;各辖区建设用地布局均集中于平缓区域,建设用地上坡程度整体属于轻度至中度,建设用地主流上限坡度分布范围为4°~14°,建设用地极端上限坡度分布范围为7°~20°。深圳市仍将面临建设用地继续爬坡的压力,相关坡度上限标准的科学制定与严格执行是把控建设用地爬坡进程的关键。
彭秋志唐铃唐铃陈杰陈相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