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胸腰椎
  • 1篇胸腰椎骨折
  • 1篇胸腰椎骨折合...
  • 1篇选择性
  • 1篇腰椎
  • 1篇腰椎骨折
  • 1篇植骨
  • 1篇植骨融合
  • 1篇置钉
  • 1篇椎弓
  • 1篇椎弓根
  • 1篇椎弓根置钉
  • 1篇椎骨
  • 1篇节段
  • 1篇脊髓
  • 1篇脊髓损伤
  • 1篇脊柱
  • 1篇脊柱融合
  • 1篇骨融合
  • 1篇骨折

机构

  • 1篇保定市第二医...

作者

  • 1篇刘清阁
  • 1篇刘磊
  • 1篇史晓林
  • 1篇张昊
  • 1篇袁伟东
  • 1篇金晓宁
  • 1篇史晓东

传媒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6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椎弓根置钉修复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选择性损伤节段及全部固定节段植骨融合的比较被引量:25
2016年
背景: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同时需进行椎管减压,脊柱后侧结构受到破坏,目前后外侧植骨融合所有固定节段仍然是主要的修复方法。为了进一步减少融合节段,保留运动单元,有必要在内固定及减压同时进行脊柱选择性融合。目的:通过与后外侧全部固定节段植骨融合相比,探讨后外侧选择性损伤节段融合修复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的优势。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3年7月采用后路短节段经伤椎单侧椎弓根置钉椎管减压、后外侧植骨融合修复胸腰椎爆裂骨折的83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融合节段分组,选择性植骨融合组42例行后外侧选择性损伤节段植骨融合,全部植骨融合组41例行后外侧全部固定节段植骨融合。对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内固定情况、伤椎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Cobb角、脊髓神经恢复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1所有患者均获得25-32个月随访。2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下地活动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选择性植骨融合组术后引流量小于全部植骨融合组(P<0.05)。两组患者取出内固定前无内固定松动及钉、棒断裂。3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Cobb角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治疗后各时间点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Cobb角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4两组间比较治疗后6个月完全融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部分融合病例在内固定取出前全部融合。5两组治疗后脊髓神经功能均有一定程度恢复,末次随访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6结果表明与后外侧全部固定节段植骨融合相比,后外侧选择性损伤节段植骨融合同样可以维持椎体高度及预防Cobb角再丢失,减少内固定松动、断裂。同时选择�
史晓林张昊刘磊史晓东金晓宁刘清阁袁伟东
关键词:脊柱融合选择性植骨融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