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辉 作品数:10 被引量:38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语言文字 文化科学 文学 更多>>
图式理论视域下EAP阅读教材材料选用研究 被引量:16 2014年 EAP(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即学术英语)阅读教材是培养学生学术阅读能力的重要材料,也为学生其他学术交际能力的提高提供重要的范本。多项研究表明我国现有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即专门用途英语)教材存有多种问题,而国内目前对EAP阅读教材的编写研究几乎空白。因此本研究针对我国现有ESP教材普遍存在的问题,基于国内外教材编写理论及阅读研究成果,运用图式理论对EAP阅读教材材料的选用进行深入分析。具体论述如何把握难度,如何选用材料以建立、激活及丰富学生的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形式图式和策略图式,从而编写出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学术交际能力的高质量EAP阅读教材。 刘辉关键词:图式理论 “以结果为导向”的学术英语新向导——评《学术英语(理工)(第二版)》 2019年 在当今全球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英语成为学术通用语已是不争的事实。学术英语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与迫切性不言而喻。适切的教材可以为学生学术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提供资源保障,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有力支持。由蔡基刚教授编著的《学术英语(理工)(第二版)》一书以其新颖独特的"以结果为导向"的编写理念、适切的材料选用、实用的课内外活动设计、难易适度的材料选取,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学术能力和素养,为使用该书的师生提供了启发。 刘辉关键词:学术英语 英语能力培养 资源保障 组织教学 论提高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途径 2011年 随着"90后"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体、互联网的普及、高等教育改革等因素同时出现在大学校园,针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采取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所有课程的课堂教学中等四种方式,来提高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刘辉 孙艳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后方法时代的大学外语教学方法:选择与优化 被引量:3 2017年 构建“由下至上”适应具体教学情景、立足课堂教学的教学理论体系。方法为目的服务,不同大学外语教学的目的不同,方法也应有别。评价教学方法是否优化,归根到底要看运用教学方法的效果如何。 刘辉 杨连瑞 郭静关键词:外语教学方法 大学外语教学 后方法时代 教学理论体系 教学情景 浅谈高校机房管理与维护 被引量:9 2017年 计算机机房是高校教学实践等工作的重要场所,随着学科建设及网络技术发展,机房管理工作越来越复杂,如何科学有效地管理计算机机房,保障教学、实践及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适当减少管理工作,是机房管理人员必须认真探讨的问题;从计算机管理现状深入探讨,分析目前管理模式中的问题,针对机房管理与维护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刘辉 杨松 杜德润关键词:高校机房 机房管理 国外EAP阅读需求研究及其对我国EAP阅读教学的启示 被引量:7 2015年 需求分析是课程设置的重要环节。EAP需求分析对教学目标、大纲和教材的确定以及课程的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EAP课程建设还未形成科学体系,EAP阅读需求研究几近空白。本文依据需求分析的类别解析国外三例EAP阅读需求分析实证研究,详细介绍各自的方法、内容和研究结果,特别是参与式评估(Participatory Appraisal,PA)定性需求分析的评估方法,以期为我国EAP阅读课程设计的需求分析和课程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 刘辉“驯顺的肉体”——《使女的故事》中女性权力斗争解析 被引量:4 2015年 文章以《使女的故事》中花的意象来解读小说中基列国的使女与嬷嬷、大主教夫人等女性间的斗争,结合福柯的权力观来解析嬷嬷与大主教夫人分别通过对使女意识、行为的规训及孕育的监控,参与基列国权力的实施过程。具体解析使女身陷基列,成为"驯顺的肉体"及后来从事的"非法活动"而进行的对主体地位的积极抗争。 刘辉关键词:规训 扁平式管理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应用 2011年 本文对当前高校的学风状况做了分析,通过对扁平式管理的介绍和分析对高校的学风建设提出了很多具体的可行性的方案,提出学风建设的新对策,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孙艳 刘辉关键词:高校管理 学风建设 扁平式管理 基列国使女的主体建构——《使女的故事》精神—政治解读 被引量:1 2017年 对加拿大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使女的故事》的研究多见于生态、女性、权力等视角,而现有权力研究多从外在权力方面来思考主体,鲜有精神分析。本文将运用当代著名后现代哲学家齐泽克的理论来解读小说中"使女"主体被意识形态建构的过程,并在精神层面剖析主体与权力的关系。文章将具体分析"使女"作为被符号性阉割后的空无是如何被"孕育"这一崇高客体填补,继而通过对圣母玛利亚及珍妮这一外化自我理想的认同而融入基列国象征秩序,产生一种虚假的镜像感觉,即认为自己是一个独立自主、完整意义上的主体。 刘辉二语形态-句法习得关键期假说的ERP研究综述 2015年 本文综述了基于ERP技术的形态-句法角度下的第二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的最新成果,总结评述了以往关键期假说的支持派及反对派的研究。通过综述,本研究支持了趋向性假说(Convergence Hypothesis),即高水平的二语学习者与母语者在语言形态-句法方面的ERP基本无差异。另外,本文也就该领域的研究前景进行了简要讨论。 杨连瑞 马菲菲 陈士法 刘辉关键词:第二语言习得 关键期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