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志国
- 作品数:5 被引量:47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田边制药有限公司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山茶种子总皂苷碱水解产物的化学成分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研究山茶[Camellia sinensis(L) O.Kuntze]种子总皂苷碱水解产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制备型反相HPLC法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波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山茶种子总皂苷的碱水解产物中分离得到5个去酰基茶皂苷类化合物,即desacyl-assamsaponin A(1)、desacyl-assamsaponin D(2)、desacyl-assamsaponin E(3)、desacyl-assamsaponin F(4)、desacyl-theasaponin E(5)。结论对山茶种子总皂苷碱水解产物化学成分系统研究尚属首次,可为山茶皂苷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的构效关系研究提供参考。
- 李宁李铣冯志国吉川雅之
- 关键词:总皂苷碱水解化学成分
- 过山蕨中有机酸类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9
- 2007年
- 目的 研究过山蕨Camptosorus sibiricus中有机酸类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过山蕨中分离得到了10个有机酸类化合物,即11,12,15-三羟基-13-烯十八碳酸(11,12,15-trihydroxy-13-an-octadecenoicacid Ⅰ)、咖啡酸(caffeicacid,Ⅱ)、香豆酸(courmaric acid,Ⅲ)、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Ⅳ)、对羟基苯甲酸(4-hydroxybenzoic acid,Ⅴ)、异香草酸(isovanillic acid,Ⅵ)、2,4-二羟基苯甲酸(2,4-dihydroxybenzoic acid,Ⅵ)、肉桂酸(cinnamicacid,Ⅶ)、丁二酸(succinicacid,Ⅸ)、棕榈酸(palmiticacid,Ⅹ)。结论 化合物Ⅰ为新化合物,将其命名为过山蕨酸(camptosoric acid),化合物Ⅲ~Ⅹ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李宁李铣冯志国李雪征张鹏
- 关键词:过山蕨有机酸
- 中国产山茶种子中总皂苷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研究中国产山茶(Camellia sinensis)种子中皂苷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制备HPLC法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中国产山茶种子中分离得到了7个茶皂苷类化合物,即茶叶皂苷Ⅰ(foliatheasaponinⅠ,1)、阿萨姆皂苷A(assamsaponin A,2)、阿萨姆皂苷B(assamsaponin B,3)、阿萨姆皂苷C(assamsaponin C,4)、阿萨姆皂苷D(assam-saponin D,5)、阿萨姆皂苷F(assamsaponin F,6)、阿萨姆皂苷I(assamsaponin I,7)。结论化合物1为首次从茶种子中分离得到。对中国产山茶种子化学成分的研究尚属首次。
- 李宁李铣冯志国
- 关键词:化学成分
- 刀豆的化学成分被引量:22
- 2007年
- 目的研究刀豆(Canavalia gladiat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LH-20柱色谱法等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了其化学结构。结果从刀豆中分离得到了6个化合物,即没食子酸(gallic acid,1)、没食子酸甲酯(methyl gallate,2)、1,6-二没食子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1,6-di-O-galloyl-β-D-glucopyranoside,3)、β-谷甾醇(-βsitosterol,4)、羽扇豆醇(lupeol,5)、δ-生育酚(-δtocopherol,6)。结论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李宁李铣冯志国吉川雅之
- 关键词:刀豆化学成分
- 过山蕨中黄酮类成分的研究被引量:15
- 2007年
- 目的研究过山蕨(Camptosorus sibiricus Rupr.)中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柱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了其化学结构。结果从过山蕨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黄酮类化合物,并鉴定其结构为:山柰酚(1);山柰酚-7-O-α-L-鼠李糖苷(2);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3);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7-O-β-D-吡喃葡萄糖苷(4);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基-7-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5);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基(1→4)-α-L-鼠李糖基-7-O-α-L-鼠李糖苷(6)。结论化合物2,3,4,5,6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李宁李铣冯志国杨世林
- 关键词:过山蕨黄酮类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