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长勇

作品数:5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International Foundation for Science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喀斯特森林
  • 2篇食性
  • 2篇鸣叫
  • 1篇日食
  • 1篇谱分析
  • 1篇气象
  • 1篇气象因子
  • 1篇重唱
  • 1篇鸣叫声
  • 1篇叫声
  • 1篇活动节律
  • 1篇二重唱

机构

  • 5篇大理学院
  • 2篇西南林业大学
  • 1篇西南林学院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作者

  • 5篇范朋飞
  • 5篇费汉榄
  • 5篇马长勇
  • 2篇崔亮伟
  • 2篇张文
  • 1篇向左甫
  • 1篇冯军娟
  • 1篇张文

传媒

  • 3篇兽类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东黑冠长臂猿食性和时间分配的季节性变化:对冬季食物缺乏的适应
范朋飞费汉榄张文马长勇
关键词:喀斯特森林食性
东黑冠长臂猿鸣叫声谱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2007年9月至2009年6月,利用Sony TC-D5Pro2录音机、Sony C-76指向性话筒和Sony录音磁带对广西邦亮自然保护区3群东黑冠长臂猿的鸣叫进行了录音,对每群录音效果较好的5个声音用Signal/RTS4.0软件进行声谱分析。结果表明:东黑冠长臂猿叫声的频率较高,最高频率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5kHz;雄性的鸣叫声由起始音(boom)、简单的重复音节(aa notes)、调节前音节(pre-modulated note)和调节音句(modulated phrases)组成,雌性长臂猿一般只会发出一种固定而刻板的激动鸣叫,二者互相配合组成结构复杂的二重唱。通常,二重唱由成年雄性发起和结束,并占主导地位。同时,将东黑冠长臂猿二重唱的声谱结构与近缘种西黑冠长臂猿和海南长臂猿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雄性和雌性的叫声、以及二者配合发出的激动鸣叫序列在三者之间都有明显差异。因此,从声谱特征角度可以有效论证这三种长臂猿独立物种的分类地位。
冯军娟马长勇费汉榄崔亮伟范朋飞
关键词:鸣叫二重唱
东黑冠长臂猿食性和时间分配的季节性变化:对冬季食物缺乏的适应
东黑冠长臂猿是一种极度濒危的长臂猿,被列为全球最濒危的25种灵长类之一,全球仅存一个种群约110只,生活中越边境的喀斯特森林中。喀斯特森林是一种独特的长臂猿栖息地,为了了解东黑冠长臂猿对喀斯特森林的行为适应机制,2009...
范朋飞费汉榄张文马长勇
关键词:喀斯特森林食性
文献传递
东黑冠长臂猿鸣叫特征及气象因子对鸣叫的影响被引量:15
2010年
鸣叫是长臂猿非常典型的一个特征,并且受到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如气象因子)的影响。为了解东黑冠长臂猿的鸣叫特征以及气象因子对鸣叫的影响,2008年8月至2009年10月,采用全事件记录法对栖息在广西邦亮自然保护区3个东黑冠长臂猿野生群体的鸣叫行为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东黑冠长臂猿倾向于在早晨鸣叫,有91.4%的鸣叫发生在日出前0.5h至日出后3h之间,其中53.1%的鸣叫发生在日出后1h内。平均每个群体的鸣叫频次为69.7%,一个群体平均每天鸣叫1.24次,鸣叫的平均持续时间为18.3min。一次二重唱中,雌性平均激动鸣叫4.4次。长臂猿鸣叫的起始时间在光照强度的影响下差异显著,阴天和雾天鸣叫的起始时间延后,且雾天最迟;降雨致使长臂猿体能的损失和光照强度减弱,从而引起鸣叫起始时间的延后和持续时间缩短;温度对长臂猿鸣叫的影响并不显著。
费汉榄范朋飞向左甫马长勇张文黄涛
关键词:鸣叫气象因子
邦亮东黑冠长臂猿日食性与活动节律的季节性变化被引量:11
2014年
日食性变化和活动节律是动物行为的重要方面,通过对日食性变化与活动节律的研究,可以了解食物、温度和光照时间等环境因素的变化对动物行为的影响,以及动物在行为上的应对策略。2009年1-12月,在广西靖西县邦亮东部黑冠长臂猿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内,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对2群东黑冠长臂猿觅食行为和活动节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东黑冠长臂猿的活动和食性在旱季和雨季都具有明显的节律。鸣叫只发生在12:00之前,但旱季的鸣叫时间偏晚。在日节律上,东黑冠长臂猿在离开过夜树后和进入过夜树前各有一个取食高峰,07:00喜欢取食果实和无花果,16:00也选择更多的果实,但无花果较少,13:00-15:00取食更多的叶和芽。在10:00-12:00,其用于休息和社会活动的时间增加。在雨季,东黑冠长臂猿以果实和无花果为主要食物,并且花大量时间觅食无脊椎动物;但在旱季,其食物以叶和芽为主。与之相适应,东黑冠长臂猿在旱季通过减少移动增加休息来节约能量开支和应对低温,同时它们增加取食的时间以获得等价的能量和营养。雨季时社会行为的比例明显高于旱季,而且其高峰出现在08:00-10:00,但旱季社会行为主要出现在11:00-14:00。在雨季东黑冠长臂猿没有出现休息高峰,相反在旱季10:00左右出现一个明显的休息高峰。上述行为节律体现了东黑冠长臂猿对环境季节性变化的良好适应,使其能够在寒冷并且退化的喀斯特森林中生存繁衍。
马长勇费汉榄黄涛崔亮伟范朋飞
关键词:活动节律喀斯特森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