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震

作品数:11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苏开放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电子电信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建筑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建筑
  • 3篇景观
  • 3篇构筑物
  • 2篇互动
  • 2篇构筑物设计
  • 1篇隐形
  • 1篇语意
  • 1篇直播系统
  • 1篇中国语言
  • 1篇中华人民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人文
  • 1篇人文环境
  • 1篇弱化
  • 1篇社会结构
  • 1篇塔式结构
  • 1篇全媒体
  • 1篇自然环境
  • 1篇文化
  • 1篇文物

机构

  • 11篇江苏开放大学
  • 10篇南京航空航天...
  • 8篇东南大学

作者

  • 11篇陈震
  • 10篇王瑜
  • 1篇李伟

传媒

  • 2篇华侨大学学报...
  • 1篇中外建筑
  • 1篇低温建筑技术
  • 1篇大众标准化
  • 1篇电视技术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四川建筑科学...
  • 1篇深圳大学学报...
  • 1篇烟台大学学报...
  • 1篇沈阳建筑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景观构筑物功能需求的力层级构成响应
2018年
为了满足景观构筑物对竖向、跨向、遮蔽、围合等方面的功能需求,以及日益多样化与模糊化的发展要求,将单纯的结构力学问题转化为拓展景观构筑物设计的思维与方法.通过塔式结构的层级秩序调度,以截面作用、形态作用与向量作用结构体系为主层级结构两种方式实现层级的强化;而通过构件的无差别化与构件的相互支承两种方式实现层级的弱化.研究结果表明:层级的强化与弱化均是内在物理法则的物质表达,能够有效地促进建筑与结构的整合,在实现景观构筑物自身功能需求的基础上,为其形态的创新生成提供坚实有力的技术支撑.
王瑜陈震
关键词:塔式结构
基于云架构的现代全媒体交互式直播系统设计与实现被引量:4
2018年
直播系统占据了网络的主要领地,提高了传统电视媒体受众面及覆盖面,并且有效促进了信息传播及三网融合的共享。基于全媒体背景下,现代直播吸收了移动网络及互联网的信息传播方式及移动互动优势,并且还实现了传播人员及受众人员相互的无障碍交流。本文基于云架构背景下,实现了现代全媒体交互式直播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充分展现全媒体直播的传播手段。
陈震
景观构筑物的特征解析被引量:1
2017年
景观构筑物既是建筑,必然具备建筑之普遍性;既是一类特殊的建筑,必然显现出不同于其他类型建筑的特殊性.通过立足于建筑普遍性的基础上考察景观构筑物的特征所在,研究表明:在功能方面,景观构筑物具有单体功能相对单一、群体类型多元之特征;在形态方面,它表现为空间类型模糊、建筑造型灵活、尺度跨度甚广之特征;在技术方面,它显示为3种特征即建筑与结构高契合度、结构实效的目标定位、技术法则的支配地位;在环境方面,它具备因借景观而存在、适应景观与观景双重需求的特征.景观构筑物特征的解析,有助于实现对本体系统而全面的认知,从而进一步完善其理论架构并对创作实践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
王瑜陈震
关键词:建筑
景观构筑物设计中结构技术的渗透作用研究
2023年
当作为驱动设计的结构技术手段与景观构筑物建筑形态生成的结果之间存在较大差值时,即表现为结构技术对景观构筑物的渗透作用。以渗透作用为研究对象,阐释了渗透作用的含义,结合典型案例的深入剖析,论述了结构向建筑单向渗透的两种主要方式,即界面渗透与空间渗透,其中,空间渗透涵盖了空间形状与结构感知两种类型。结构技术对景观构筑物的渗透为促进建筑与结构的融合奠定了良好基础。
王瑜陈震李伟
关键词:建筑
场地自然环境与景观构筑物结构形态的互动
2016年
自然环境是场地的构成要素之一,也是建筑物赖以存在的物质前提.有关自然环境与建筑之间的关系,通常存在2类观点,即认为两者为异质系统以及将两者视为有机整体.将此2种观点引入景观构筑物这类特殊景观建筑的设计中,深入剖析不同视角主导下截然不同的结构构思与表现方法,并以翔实而丰富的案例进行佐证.研究表明,场地自然环境是景观构筑物结构构思的制约因素与结构形态的外在形式动力,而景观构筑物以最终的结构形态反作用于自然环境,表达不同的环境主张.两者之间的互动有效拓展了景观构筑物的设计思想与方法,推动自然环境与建筑的关系朝着良性、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王瑜陈震
关键词:自然环境
《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与《曲阜宣言》之比较解析被引量:3
2013年
由于观念、制度等方面的因素对文物古迹及其周围环境所造成的一系列不同程度的破坏,文物古迹的保护及其价值取向都面临新的课题与挑战,触发了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与《曲阜宣言》正是目前我国文物保护界颇具代表性的两部文件,通过系统与深入的比较和分析,并遵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寻找到两者在制定基础、对于文物古迹价值的判断、日常保养和落架大修方面的共性,以及在文件的适用范围、理论与实践的侧重点和对于原状的理解与诠释方面的差异,发掘各自的特性、意义、价值与针对性,便于各级文物保护工作者更为深入的理解两部文件,从而为两者更广泛地应用于文物保护工作的实践中提供有益的参考。
王瑜陈震
关键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文物保护
解析场地与景观构筑物的关系被引量:1
2016年
景观构筑物依场地而生、因场地而改变,与场地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场地内外、水平定位、垂直定位与空间关系四个方面解读场地与景观构筑物之间的关系,意在全面考察制约景观构筑物形态生成的因素,重提场地对于景观构筑物不可推卸的重要作用,为景观构筑物的环境策略提供立足的依据,并为构筑物结构形态的设计创新寻找到突破点。
王瑜陈震
城市景观构筑物设计中的中国语言运用探讨
2021年
传统符号和形式的应用是基于设计本身所呈现的语言和指示的目的,而不是仅用于装饰。设计师从造型的语意着手,在城市景观构筑物上加载与传统相关的元素,传达现代技术意图表达的语境,产生与相应的文化和传统相关的联想。通过景观构筑物外观所构成的传统语境来表达中国文化是不够的。中国文化应该通过设计、施工、运营等各个语境过程来呈现。传统包含变化,现代基于继承,如果我们只是利用传统元素和造型的作为设计工具或道具,在移除二者之后,传统的外在表象开始瓦解,变得摇摇欲坠。但是当外在表象也被移除之后,就显露出可以更深层次利用的精髓——文化与精神。
陈震王瑜
关键词:语意文化
建筑造型理论下景观构筑物的结构隐形作用被引量:2
2015年
通过归纳、总结和系统解析结构隐形于建筑造型背后的被迫与无奈,以及结构对建筑造型的积极反馈,选取景观构筑物这种功能相对单一,与结构高契合度的特殊的建筑类型为例进行深入论证.研究结果表明:结构的被动隐形仅是对建筑造型的一种适应性策略,推动结构形态与建筑造型的整合进而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消隐才是积极主动的对策.
王瑜陈震
关键词:建筑造型隐形
场地的人文环境与现代景观构筑物结构形态的互动被引量:1
2016年
场地是建筑物赖以存在的根基,是触发建筑形式的灵感来源。人文环境是构成场地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必然与场地中的景观构筑物产生交互作用。提取出人文环境中所涵盖的历史文化、社会结构与行为活动方式三方面因素,分别探讨了其与景观构筑物结构形态的互动关系,并作用和显现于构筑物最终的形态生成。研究结果将为景观构筑物的设计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也为其理论研究拓展新的视角。
王瑜陈震
关键词:人文环境历史文化社会结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