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红艳
- 作品数:17 被引量:1,530H指数:8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免疫功能正常的儿童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脑膜炎17例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总结儿童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M)脑膜炎(LMM)的临床特点及药物治疗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北京儿童医院感染内科病房收治的17例LMM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抗生素的选择及治疗转归进行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比较总结。患儿年龄7个月~10岁,平均3岁5个月,〈1岁1例,1~3岁幼儿比例最高共10例(占59%),〉3~〈6岁2例,≥6岁4例。入院时患儿病程7~50d。结果17例患儿均通过脑脊液培养确诊为LMM。患儿均有发热,病程中伴惊厥、头痛、呕吐等表现,感染中毒症状相对较轻。17例患儿入院前病程7-50d。患儿均无免疫缺陷。其中5例患儿进行菌株分型,结果均为1/2a型。17例患儿在确诊前均使用过头孢类抗生素,确诊后根据药敏试验更换为敏感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美罗培南、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复方磺胺甲晤唑(SMZ)等。17例患儿中2例并脑积水,其中1例因存在颅高压症状,最终进行了脑室一腹腔分流。17例患儿于门诊随访1年,预后良好,无明显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儿童LMM较成人少见,且免疫功能多正常,可共患脑积水。氨苄西林仍为LMM的首选,而美罗培南、SMZ及利奈唑胺可作为替代药物。
- 胡冰郑红艳陈天明郭欣胡惠丽李绍英姚开虎刘钢
- 关键词:儿童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脑膜炎
- 儿童患者中分离350株流感嗜血杆菌的分布和耐药性分析被引量:33
- 2017年
- 目的研究儿童流感嗜血杆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14-2015年北京儿童医院住院患儿临床送检标本分离出350株流感嗜血杆菌的分布、产β内酰胺酶情况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头孢硝噻吩纸片法测定β内酰胺酶,按照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4年的标准进行药敏检测和结果判断。使用WHONET 5.6和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多见于婴幼儿,常见合并其他病原感染。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53.1%,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唑的耐药率最高,为76.9%,对环丙沙星、头孢唑肟、氯霉素、四环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呋辛、阿奇霉素、头孢克洛、氨苄西林敏感率分别为99.1%、98.9%、95.4%、88.3%、87.7%、74.9%、65.4%、56.6%、46.0%,未检出对头孢曲松、美罗培南不敏感的流感嗜血杆菌。结论儿童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产β内酰胺酶阳性率很高,是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的主要机制,其高产酶特点使氨苄西林不能作为临床一线用药。流感嗜血杆菌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唑的耐药率最高,对β内酰胺类以外抗菌药物,最敏感的是环丙沙星,其次为氯霉素。
- 甄杨宋文琪董方郑红艳甄景慧
- 关键词:儿童流感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耐药性
- 2017年CHINET中国细菌耐药性监测被引量:441
- 2018年
- 目的了解国内主要地区临床分离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方法对国内主要地区34所医院(29所综合性医院、5所儿童医院)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按统一方案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CLSI 2017版判断结果。结果收集2017年1-12月上述医院临床分离菌共190 61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55 649株,占29.2%,革兰阴性菌134 951株,占70.8%。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MRSA和MRCNS)的平均检出率分别为35.3%和80.3%。MRSA和MRCNS对绝大多数测试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MSSA和MSCNS)。MRSA中有91.6%菌株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唑敏感;MRCNS中有86.2%的菌株对利福平敏感。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对多数测试抗菌药物(除外氯霉素)的耐药率均显著低于屎肠球菌,两者中均有少数万古霉素耐药株,根据对50株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的表型推测或基因型检测结果,显示主要为van A型(36株)、van B型(8株)或van M型(6株)耐药。肺炎链球菌非脑膜炎株儿童株中青霉素敏感株(86.8%)和耐药株(2.2%)所占比例较2016年有所下降,中介株的检出率(11.0%)有所上升。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高度敏感,多数菌属的耐药率低于10.0%(除外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从2005年的3.0%和2.9%上升到了2017年的20.9%和24.0%,耐药率上升幅度高达8倍,与此同时,肺炎克雷伯菌每年的分离率亦呈稳步上升趋势。不动杆菌属(鲍曼不动杆菌占91.5%)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66.7%和69.3%。与2016年耐药性数据相比,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23.6%对20.9%)继续呈下降趋势。结论临床分离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仍呈增长趋势,尤其是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应加强医院感染防控
- 胡付品郭燕朱德妹汪复蒋晓飞徐英春张小江张朝霞季萍谢轶康梅王传清王爱敏徐元宏沈继录孙自镛陈中举倪语星孙景勇褚云卓田素飞胡志东李金俞云松林洁单斌杜艳郭素芳魏莲花邹凤梅张泓王春胡云建艾效曼卓超苏丹虹汪瑞忠房华俞碧霞赵勇龚萍郭大文赵金英刘文恩李艳明金炎邵春红温开镇张贻荣徐雪松鄢超喻华黄湘宁王山梅楚亚菲张利侠马娟周树平周艳朱镭孟晋华董芳
- 关键词:细菌耐药监测药物敏感性试验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
- 儿童患者中分离189株卡他莫拉菌的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 目的研究儿童卡他莫拉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13年014年我院临床送检标本分离出的189株卡他莫拉茵的感染分布、产酶情况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纸片扩散法作药敏试验,头孢硝噻吩纸片法测定β内...
- 郑红艳宋文琪董方刘锡青甄景慧
- 关键词:儿童卡他莫拉菌Β内酰胺酶耐药性
- 文献传递
- 2009-2015年北京儿童医院临床分离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监测被引量:59
- 2017年
- 目的了解2009—2015年儿科专科医院临床分离细菌种类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化。方法对北京儿童医院住院患儿所有标本初次分离的菌株进行分析,药敏试验使用纸片扩散法和Phoenix 100微生物分析仪检测,按照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4年的标准进行检测和结果报告。使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细菌26 630株,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肺炎链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以克雷伯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为主。肺炎链球菌在呼吸道标本中分离率最高,占25.7%。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不敏感率50.2%。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平均检出率分别是各自菌种的20.6%和87.8%,MRSA检出率由2009年11.1%上升到2015年的29.8%。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不敏感的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呈高度敏感,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为0.3%,未检出粪肠球菌耐万古霉素菌株。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检出率71.4%~78.1%;肺炎克雷伯菌为65.1%~76.9%。自2010年开始出现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至2014年上升到7%以上,肺炎克雷伯菌已超过20%。2009—2015年,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上升到27.7%和25.7%,鲍曼不动杆菌对两者的耐药率均升到59.9%。流感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检出率46.3%。结论监测期间,儿科分离多重耐药菌株MRSA、碳青霉烯类耐药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高,均呈现增多趋势,对临床抗感染治疗构成严重威胁,需加强儿科临床耐药监测和及时采取有效感染控制措施。
- 董方王艳刘锡青甄景慧郑红艳常梅甄杨张清秀宋文琪
- 关键词:细菌耐药性监测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碳青霉烯酶
- 儿童深部真菌感染的菌种分布和耐药性特征分析
- 目的 了解2010~2016年儿科临床儿童侵袭性真菌感染分离真菌种类分布及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对北京儿童医院患儿所有无菌部位标本初次分离的真菌菌株进行分析,药敏试验使用ATB—FUNGUS 3酵母菌药敏试条,进行...
- 董方周为甄景慧郑红艳杨溪郑近王艳宋文琪
- 关键词:真菌感染儿童抗真菌药物药物敏感性试验
- 2020年CHINET中国细菌耐药监测被引量:353
- 2021年
- 目的监测国内主要地区医疗机构临床分离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对全国52所医院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按CHINET统一监测方案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2020年CLSI折点标准判断结果。结果收集2020年1—12月上述医院临床分离菌共251 13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28.1%,革兰阴性菌占71.9%。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其他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除假中间葡萄球菌和施氏葡萄球菌外)中甲氧西林耐药株(MRSA、MRSE和其他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31.0%、81.7%和77.5%,甲氧西林耐药株对绝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MSSA、MSSE和其他MSCNS)。MRSA中有93.6%菌株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敏感;MRSE中有89.9%的菌株对利福平敏感;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对多数测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低于屎肠球菌,两者中均有少数万古霉素耐药株。2020年儿童和成人中分离的非脑膜炎肺炎链球菌中青霉素敏感株(PSSP)(96.7%和95.5%)所占比例较2019年有所上升,青霉素中介和耐药株(PISP和PRSP)的检出率有所下降。除克雷伯菌属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1.5%和22.4%外,肠杆菌目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高度敏感,多数菌属的耐药率低于12%。2005—2020年16年的监测显示,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从2005年的3.0%和2.9%持续上升至2018年的25.0%和26.3%,但从2019年和2020年开始呈连续下降趋势。此外,不动杆菌属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68.1%和69.0%,铜绿假单胞菌对上述两药的耐药率分别为23.2%和19.3%。结论临床分离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虽仍呈增长趋势,但如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多种重要的碳青霉烯类耐药细菌的检出率在多年升高的情况下,近年来呈现连续下降趋势,提示�
- 胡付品郭燕朱德妹汪复蒋晓飞徐英春张小江张朝霞季萍谢轶康梅王传清王爱敏徐元宏黄颖孙自镛陈中举倪语星孙景勇褚云卓田素飞胡志东李金俞云松林洁单斌杜艳郭素芳魏莲花邹凤梅张泓王春胡云建艾效曼卓超苏丹虹郭大文赵金英喻华黄湘宁刘文恩李艳明金炎邵春红徐雪松鄢超王山梅楚亚菲张利侠马娟周树平周艳朱镭孟晋华董芳郑红艳胡芳芳沈瀚周万青贾伟李刚吴劲松卢月梅李继红段金菊康建邦马晓波郑燕萍郭如意
- 关键词:细菌耐药监测药物敏感性试验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
- 2015-2021年CHINET临床分离沙雷菌属细菌耐药性变迁
- 2024年
- 目的了解国内主要地区临床分离沙雷菌属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及变迁。方法由CHINET中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网参与成员单位将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商业药敏测试系统按CHINET统一技术方案进行仪器法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2015年1月—2021年12月从我国不同地区53所医院临床分离到的沙雷菌属17226株。分离的菌株数从2015年959株上升到2021年3588株,自门急诊患者中分离到的沙雷菌占7.3%(1265/17226),住院患者菌株占92.7%(15961/17226)。17226株沙雷菌属细菌中呼吸道标本占比最高(57.5%±2.5%),其次为血液标本(11.5%±1.5%)。7年连续监测发现除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及呋喃妥因外其他抗菌药物细菌耐药率均有所下降,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虽然耐药率数值有所反复,但仍从8.1%和8.3%降到5.3%和5.2%。成年患者来源的菌株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头孢噻肟、亚胺培南、呋喃妥因和替加环素耐药率三级医院高于二级医院,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低于二级医院。分离自儿童患者的沙雷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甲氧苄啶-磺胺甲唑和替加环素的耐药率低于5%。分离自ICU的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普遍高于其他监测科室。7年监测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菌株检出率为8.2%。结论7年中沙雷菌属细菌耐药率呈缓慢下降趋势,继续加强标本及时送检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细菌耐药率下降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落实医院感染控制可有效降低耐药细菌的发生。
- 李金胡志东杨洋胡付品朱德妹汪复谢轶康梅张朝霞季萍沈瀚周万青刘文恩李艳明俞云松林洁郭大文赵金英徐雪松鄢超徐元宏黄颖徐英春张小江王传清王爱敏王山梅楚亚菲喻华黄湘宁李继红卓超苏丹虹张利侠马娟郭素芳贾伟李刚倪语星孙景勇孙自镛陈中举单斌杜艳褚云卓田素飞汪瑞忠房华金炎邵春红刘江山张泓王春胡云建艾效曼胡芳芳魏莲花邹凤梅朱镭孟晋华胡雪飞段金菊康建邦俞碧霞董芳
- 关键词:沙雷菌属抗菌药物细菌耐药性监测
- 2018年CHINET中国细菌耐药性监测被引量:398
- 2020年
- 目的监测国内各省市主要医疗机构临床分离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对国内主要地区44所医院临床分离菌按CHINET统一监测方案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2018年CLSI文件标准判断结果。结果收集2018年1-12月上述医院临床分离菌共244843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28.2%,革兰阴性菌占71.8%。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MRSA和MRCNS)的平均检出率分别为34.0%和78.9%。MRSA和MRCNS对绝大多数测试药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MSSA和MSCNS)。MRSA中有92.2%的菌株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唑敏感;MRCNS中有88.0%的菌株对利福平敏感;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对多数测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低于屎肠球菌,两者中均有少数万古霉素耐药株。肺炎链球菌非脑膜炎株儿童株中PSSP(89.4%)和PRSP(1.7%)所占比例较2016年有所下降。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高度敏感,多数菌属的耐药率低于17%(除克雷伯菌属外)。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从2005年的3.0%和2.9%上升到了2018年的25.0%和26.3%。与此同时,肺炎克雷伯菌每年的占比亦呈逐步上升趋势。不动杆菌属(鲍曼不动杆菌占92.5%)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73.2%和73.9%;铜绿假单胞菌对上述两药的耐药率分别为30.7%和25.8%;耐药率均呈上升趋势。结论临床分离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仍呈增长趋势,尤其是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应加强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措施,在继续做好细菌耐药监测工作的同时加强实验室与临床的沟通,以发挥细菌耐药监测工作的最大价值。
- 胡付品郭燕朱德妹汪复蒋晓飞徐英春张小江张朝霞季萍谢轶康梅王传清王爱敏徐元宏沈继录孙自镛陈中举倪语星孙景勇褚云卓田素飞胡志东李金俞云松林洁单斌杜艳郭素芳魏莲花邹凤梅张泓王春胡云建艾效曼卓超苏丹虹汪瑞忠房华俞碧霞赵勇龚萍郭大文赵金英刘文恩李艳明金炎邵春红温开镇张贻荣徐雪松鄢超喻华黄湘宁王山梅楚亚菲张利侠马娟周树平周艳朱镭孟晋华董芳
- 关键词:细菌耐药监测药物敏感性试验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
- 儿童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菌种分布和耐药性特征分析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了解儿童侵袭性真菌感染分离真菌种类分布及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患儿所有无菌部位标本初次分离的真菌菌株进行分析,药敏试验采用ATB-FUNGUS 3酵母菌药敏试条,进行5-氟胞嘧啶、氟康唑、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5种抗真菌药物检测,按照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M27-A2规则及标准进行。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自无菌部位标本共分离236株真菌,来源于血液标本占64.0%(151株),脑脊液22.9%(54株),骨髓3.8%(9株),腹水3.8%(9株),胸水3.4%(8株)和组织2.1%(5株)。236株真菌中,前3位检出的分别为念珠菌属[175株(74.2%)]、新型隐球菌属[31株(13.1%)]和酵母菌属[9株(3.8%)]。念珠菌属中,前3位分离菌分别为白色念珠菌[107株(61.1%)]、近平滑念珠菌[33株(18.9%)]、热带念珠菌[13株(7.4%)]。少见真菌马尔尼菲蓝状菌、根霉、外瓶霉均有检出。念珠菌对二性霉素B敏感率为100%。新型隐球菌对氟康唑、伏立康唑和两性霉素B均100%敏感。结论儿科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中分离出的念珠菌最多,其中白色念珠菌占主要地位。新型隐球菌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和全身播散性感染不容忽视。二性霉素B对念珠菌和新型隐球菌均有较高的抗菌活性。应加强儿科分离深部真菌感染种类和耐药性监测,以有效控制深部真菌感染和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
- 董方周为甄景慧郑红艳杨溪郑近王艳宋文琪
- 关键词:侵袭性真菌感染儿童抗真菌药物药敏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