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骏 作品数:8 被引量:32 H指数:3 供职机构: 湖南省儿童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尘螨滴剂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儿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研究尘螨滴剂治疗过敏性鼻炎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儿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我院儿童过敏性鼻炎患儿60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0例,口服盐酸西替利嗪滴剂及氮卓斯汀喷鼻治疗组;研究组,300例,口服盐酸西替利嗪滴剂及氮卓斯汀喷鼻治疗基础上舌下含服尘螨滴剂治疗组,统计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评分、用药评分、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临床疗效、免疫球蛋白水平、机体免疫功能、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用药评分、Eos计数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评分、用药评分、Eos计数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临床症状评分、用药评分、Eos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96.7%(290/300),显著高于对照组83.3%(250/300)(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的血清特异性IgE(sIgE)、总IgE(T-IgE)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血清sIgG4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血清sIgG4、sIgE、T-IgE水平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血清sIgG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sIgE、T-IgE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的CD3^(+)、CD4^(+)、CD4^(+)/CD8^(+)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CD8^(+)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CD3^(+)、CD4^(+)、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治疗前两组患儿的CD3^(+)、CD4^(+)、CD8^(+)、CD4^(+)/CD8^(+)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7%(20/300)、10.0%(30/300)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尘螨滴剂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好,能够有效改善患儿机体免疫功能。 谢骏 赵斯君 陈飞翔 王敏 李赟关键词:儿童 免疫 气压流咽鼓管吹张法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气压流咽鼓管吹张法对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分泌性中耳炎患儿3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波氏球咽鼓管吹张法联合药物治疗,观察组采取气压流咽鼓管吹张法联合药物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的治疗效果、听力阈值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听阈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的听阈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压流咽鼓管吹张法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具有显著的效果,可明显改善患儿的听力阈值。 谢骏 陈飞翔 王敏 吴雄辉 敬云龙 赵斯君 彭湘粤 周娟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 先天性小耳畸形的孕期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小耳畸形的孕期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湖南省儿童医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在门诊就诊的先天性小耳畸形患儿(病例组)及同年龄到儿童保健所就诊的正常儿童(对照组)的父母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其社会人口学资料及围孕期生活环境、患病及用药情况、生活习惯等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法对各变量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母亲受教育程度(OR=2.440,95%CI:1.242~4.191)、孕早期感染(OR=4.933,95%CI:1.702~14.300)、孕早期用药史(OR=3.773,95%CI:1.433~9.937)、围孕期居住场所有室内装修或添置新家具(OR=4.267,95%CI:1.580~11.527)、母亲被动吸烟频率(OR=1.430,95%CI:1.115~1.835)及父母亲职业有害因素暴露(OR=2.962,95%CI:1.469~5.976)为先天性小耳畸形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先天性小耳畸形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提高围孕期自我保健的意识十分重要。 王敏 赵斯君 肖志容 黄敏 彭湘粤 谢骏关键词:孕妇 鼻腔喷雾器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和分析小儿过敏性鼻炎采取鼻腔喷雾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28例小儿过敏性鼻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各264例,对照组接受生理性盐水滴鼻液治疗,观察组接受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器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组的过敏性鼻炎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45%(252/2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83%(187/2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过敏性鼻炎患儿的治疗,采取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器治疗的临床效果更显著,临床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谢骏 陈飞翔 王敏 吴雄辉 黄敏 赵斯君 彭湘粤 唐艳英关键词:小儿过敏性鼻炎 鼻腔喷雾器 疗效 舌下含服粉虫螨滴剂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伴腺样体肥大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舌下含服粉虫螨滴剂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伴腺样体肥大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的125例小儿过敏性鼻炎伴腺样体肥大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3)和对照组(n=62)。对照组给予芙必叮及糠酸莫米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舌下含服粉虫螨滴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睡眠障碍、情绪状态评分、腺样体A/N比值、症状评分变化情况、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06%(58/65),69.35%(4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睡眠障碍、情绪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睡眠障碍、情绪状态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A/N比值、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A/N比值、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打鼾、鼻塞、张口呼吸及耳鸣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4.76%(3/63)、8.06%(5/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过敏性鼻炎伴腺样体肥大患者中应用舌下含服粉虫螨滴剂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敬云龙 黄敏 李赟 谢江 谢骏 赵斯君关键词:过敏性鼻炎 腺样体肥大 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过敏性鼻炎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研究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过敏性鼻炎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湖南省儿童医院就诊过敏性鼻炎患儿并随机分为2组:常规基础抗过敏治疗组(300例)和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组(300例),分析两组的临床症状积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等。结果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粉尘螨滴剂组显著低于抗过敏治疗组(P<0.05)。粉尘螨滴剂组的总有效率96.7%(290/300),显著高于抗过敏治疗组80.0%(240/300)(P<0.05)。粉尘螨滴剂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显著低于抗过敏治疗组10.0%(30/300)(P<0.05)。两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及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rhinoconjunctiviti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RQLQ)总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粉尘螨滴剂组显著低于抗过敏治疗组(P<0.05)。结论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过敏性鼻炎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较常规基础抗过敏治疗好。 谢骏 赵斯君 王敏 李赟关键词:粉尘螨 疗效比较研究 儿童喉乳头状瘤临床特征及手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儿童喉乳头状瘤的临床特征、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以湖南省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3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63例喉乳头状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一般资料、首次发病情况及电子纤维喉镜检查结果等分析其临床特征。收集上述患儿中55例首诊于本院并行手术治疗的患儿疗效情况。结果63例患儿发病中位年龄为2岁1个月,53例(53/63,84.1%)无明显诱因出现临床症状,首发症状均为声嘶,其中合并气促11例(11/63,17.5%)、喉鸣14例(14/63,22.2%)、呼吸困难6例(6/63,9.5%);术后病理诊断均为喉鳞状上皮乳头状瘤,其中17例(17/63,27.0%)行免疫组化检查,7例(7/63,11.1%)存在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55例首诊于本院并确诊的患儿均于全身麻醉下行支撑喉镜喉乳头状瘤摘除术,其中53例(53/55,96.4%)采用冷器械摘除乳头状瘤,2例(2/55,3.6%)使用电动吸割器及冷器械;采用0.1%肾上腺素止血22例(22/55,40.0%),电刀灼烧肿瘤基底部止血31例(31/55,56.4%),双极电凝止血2例(2/55,3.6%);术后存在声带瘢痕1例(1/55,1.8%),声带粘连4例(4/55,7.3%),喉狭窄2例(2/55,3.6%);术后复发37例(37/55,67.3%)。结论喉乳头状瘤首次发病以1~3岁常见;首发症状为声嘶,可合并气促、喉鸣、呼吸困难等;术后可并发声带瘢痕、声带粘连、喉狭窄等;与以往文献报道相比,冷器械摘除乳头状瘤复发率较高,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少。 王洪琴 黄敏 胡彬雅 李赟 谢骏 谢丽华 刘光亮 赵斯君关键词:外科手术 儿童 气管袖状切除及端端吻合术治疗颈段重度气管狭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分析III^IV级颈段重度气管狭窄的临床、影像特征,探讨气管狭窄段袖状切除及端端吻合术的疗效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20例不同病因所致的III^IV级颈段重度气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采用气管狭窄段袖状切除及端端吻合术治疗。结果 20例患者均实施气管狭窄段袖状切除及端端吻合术,其中17例(85.0%)术后顺利拔管,3例(15.0%)术后发生吻合口再狭窄。术后并发症包括手术切口皮下感染1例,颈部皮下气肿4例,暂时性单侧声带麻痹3例,无吻合口瘘、喉返神经不可逆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术中、术后死亡病例发生。结论气管袖状切除及端端吻合是针对颈段重度气管狭窄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长段气管狭窄不应作为该术式的一个绝对治疗禁忌证。合并糖尿病的气管狭窄患者应该慎重选择该术式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宋业勋 谢骏 谭国林 李和清关键词:气管狭窄 外科手术 端端吻合 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