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磊
- 作品数:5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长江上游典型农业源溪流溶存氧化亚氮(N_2O)浓度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4
- 2019年
- 随着农业非点源氮(N)污染的加剧,农田周边溪流成为重要的活性N汇和潜在的氧化亚氮(N_2O)排放源.为查明长江上游农业源溪流中溶存N_2O浓度的全年动态变化特征,于2014年12月~2015年10月开展紫色土丘陵区典型农田源头溪流N_2O浓度的连续采样观测,采用水-气顶空平衡-气相色谱法测定顶空气体中N_2O浓度,根据相关参数计算出本研究水体中的溶存N_2O浓度,并同步测定溪流水体物理化学指标,分析水中溶存N_2O浓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江上游紫色土丘陵区的典型农业源溪流的硝态氮(NO_3^--N)是最主要的活性N赋存形态(年均1. 45 mg·L^(-1)),溪流水体溶存N_2O质量浓度(以N计)全年平均为0. 57μg·L^(-1)(范围0. 26~1. 28μg·L^(-1)),冬、春、夏和秋季的均值分别为0. 63、0. 45、0. 53和0. 64μg·L^(-1),但季节间无显著差异.溪流水体溶存N_2O浓度全年都处于过度饱和状态(饱和度年平均为203. 9%,范围109. 7%~546. 5%),可见,农业源溪流全年均为潜在的N_2O释放源.溪流溶存N_2O浓度的变化主要由水体NO_3^--N浓度决定,N_2O的主要产生机制为反硝化作用;溪流季节平均N_2O饱和度在夏、秋季显著高于冬、春季,水中溶存N_2O饱和度的变化主要受水温和NO_3^--N浓度的共同影响.研究还发现农业源溪流中溶存N_2O浓度在4~10月(湿润季节)间波动明显,较强降雨可促使其水中NO_3^--N浓度在雨后短期内升高,进而促进水体反硝化作用,导致雨后溪流中溶存N_2O浓度的增加.
- 田琳琳王正王正王正朱波
- 川中丘陵区农田源头沟渠玉米季中氧化亚氮排放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9
- 2017年
- 农田周边的排水沟渠不仅是农田养分迁移的重要通道,也是氮转化非常活跃的场所和潜在的氧化亚氮(N_2O)排放源.本研究以川中丘陵区农田源头沟渠为对象,在6~9月的玉米季(雨季),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其N_2O排放开展原位观测.结果表明,在整个观测期有自然植被覆盖的沟渠生态系统(V)N_2O累积排放量(以N计)为0.43 kg·hm^(-2),而无自然植被覆盖的对照处理(NV,代表沟渠中的沉积物-水界面系统)则为0.07 kg·hm^(-2).该沟渠生态系统的N_2O平均排放通量[14.7μg·(m^2·h)-1]已达到本地区玉米农田直接排放的水平,表明玉米季中农田源头沟渠是不容忽视的N_2O源.川中丘陵区雨季丰富的降雨径流携带大量农田硝态氮进入沟渠,促进N_2O产生和排放,此外,植物的存在可大幅度提高农田沟渠的N_2O间接排放系数(V:0.05%vs.NV:0.01%).由于本研究的N_2O间接排放系数远低于2006年IPCC建议的缺省值(0.25%),如果仅采用IPCC缺省值来估算本地区沟渠生态系统的N_2O排放,可能导致较大误差.未来研究中应对原位观测多予以重视,为进一步修正其缺省值提供理论依据.
- 田琳琳朱波汪涛赵原董宏伟任光前胡磊
- 关键词:N2O硝态氮氮循环
- 无动力级联生物滤池对山区村镇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被引量:6
- 2021年
- 依据低山丘陵地形,结合生态净化原理,构建一套无动力级联生物滤池系统,通过整年连续监测,研究了四川盆地低山丘陵区村镇分散生活污水的排放与级联生物滤池的净化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村镇生活排放污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氨氮(NH_(4)^(+)-N)、总磷(TP)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47.33,32.52,14.39,3.03mg/L;级联生物滤池对COD、TN、TP的平均削减率分别为59.6%,60.8%,67.4%,其中级联式生物滤池单元是削减污染物的核心,削减率分别为39.1%,44.1%,54.1%;级联生物滤池对氮磷的削减率呈夏季(秋季)>春季>冬季的季节特点.级联生物滤池的净化效果主要受污染物进水浓度、温度、生物量、水力负荷(HL)等影响.因此,后期可通过耐低温植物补植、雨污分流等强化措施,进一步优化削减效果,提升系统的普适性.
- 韩阳董志新肖乾颖陆传豪胡磊胡磊胡磊
- 关键词:生态净化生活污水氮磷去除削减率
- 不同施肥方式下紫色土N_2O与NO_x的排放特征被引量:2
- 2017年
- 利用紫色土长期施肥试验平台,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开展紫色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N_2O和NO_x排放的连续两周年(2014年11月~2016年9月)定位观测.研究了氮肥总量相同条件下的常规氮磷钾化肥(NPK)、猪厩肥(OM)、秸秆还田配施氮磷钾化肥(RSDNPK)、猪厩肥配施氮磷钾化肥(OMNPK)和氮磷钾化肥配合硝化抑制剂(DCDNPK)等施肥方式对N_2O和NO_x排放的影响,短期不施肥处理(CK)作为排放系数计算的对照.结果表明,所有施肥方式下紫色土N_2O排放峰均出现在施肥初期和大降雨过程期;NO_x排放过程与N_2O类似,排放峰出现在施肥初期,但强降雨期未出现明显排放峰.NPK、OM、RSDNPK、OMNPK和DCDNPK处理的N_2O年均累积排放量分别为:1.35、4.38、1.43、2.46、0.92 kg·hm^(-2),排放系数分别为:0.33%、1.41%、0.36%、0.73%、0.18%;相应处理的NO_x年均累积排放量分别为:0.11、0.38、0.10、0.27、0.04kg·hm^(-2),排放系数分别为:0.03%、0.13%、0.03%、0.09%、0.01%.较常规化肥,增加有机物料如施用猪厩肥和猪厩肥配施氮磷钾肥分别显著增加226%和83%的N_2O排放(P<0.01),同时NO_x排放分别显著增加262%和157%(P<0.01);常规化肥配合硝化抑制剂(DCDNPK)使用减少32%的N_2O排放和62%的NO_x排放(P<0.01),秸秆还田配施氮磷钾肥对N_2O排放略有增加(P>0.05),NO_x排放略有减少(P>0.05).统计分析进一步表明,土壤无机氮含量是N_2O和NO_x二者排放的主控因子,而土壤孔隙充水率与温度分别作为N_2O与NO_x各自排放的主控因子之一.
- 胡磊刘韵朱波
- 关键词:施肥方式合理施肥
- 三峡水库消落带优势草本植物残体淹水后温室气体排放特征被引量:2
- 2020年
- 三峡水库消落带淹水后植物腐烂分解,向水体释放碳、氮养分,可能导致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等温室气体(GHGs)排放,消落带可能成为大气GHGs的排放源,但目前植物淹水腐解导致的GHGs排放还缺乏定量研究。选择三峡水库消落带优势草本植物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Linn.)Pers.)、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鬼针草(Bidens bipinnata Linn.)和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in ex Widder.)的茎叶,开展为期120 d的室内浸泡模拟淹水实验,测定植物残体干重、上覆水的水化学指标和养分浓度并监测其动态变化,同时测定水-气界面GHGs排放速率,旨在查明消落带植物残体淹水后的GHGs排放过程和通量及其植物种间差异。结果表明:植物残体淹水初期(前15 d)干重下降较快,随后下降变缓,其中苍耳干重损失最大,狗牙根干重损失最小;植物残体淹水初期(前15 d)水-气界面的GHGs快速排放,淹水第4~7 d达到峰值,中后期(第30 d起)平稳排放,鬼针草和苍耳淹水后水-气界面GHGs排放速率显著高于狗牙根和水蓼(P<0.05),鬼针草和苍耳淹水后CO2和CH4累积排放量显著高于狗牙根和水蓼,苍耳、鬼针草和水蓼淹水后N2O累积排放量显著高于狗牙根,总体而言,狗牙根淹水后GHGs排放量最低;消落带优势草本植物残体淹水后的CO2和CH4排放速率随上覆水的DOC浓度升高而增加,N2O排放速率与上覆水的NO-3-N浓度具有正相关关系,受NO-3-N浓度驱动。同时,植物形态和其碳氮含量影响植物淹水分解速率、进而影响养分释放和GHGs排放。
- 王正王正朱波
- 关键词:三峡水库消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