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阳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建筑科学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隧道
  • 2篇隧道工
  • 2篇隧道工程
  • 2篇围岩
  • 2篇流固耦合
  • 2篇公路
  • 2篇公路隧道
  • 2篇大跨度
  • 2篇大跨度隧道
  • 1篇导坑
  • 1篇软弱围岩
  • 1篇设计法
  • 1篇双侧壁导坑
  • 1篇双侧壁导坑法
  • 1篇塑性区
  • 1篇偏压
  • 1篇偏压浅埋
  • 1篇偏压浅埋隧道
  • 1篇浅埋
  • 1篇浅埋偏压

机构

  • 5篇桂林理工大学

作者

  • 5篇王阳
  • 4篇朱苦竹
  • 3篇刘治军

传媒

  • 2篇铁道建筑
  • 1篇中外公路
  • 1篇土工基础
  • 1篇河南城建学院...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可解释随机森林的场地放大系数估算方法研究
2024年
场地放大系数(F_(pga))是反映地震动峰值在不同地区的差异,也是评估地震动影响范围的关键参数。F_(pga)的估算采用单一参数,靠经验选取,估算结果存在较强的主观性。为此,选取KiK-net台网40个台站的地震记录,基于随机森林算法提出一种综合多参数的F_(pga)估算方法,且可解释各参数对F_(pga)估算的影响。所提估算方法以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震源距、覆盖层厚度h、场地周期T、等效剪切波速(V_(SE)、V_(S30)、V_(S20)、V_(S10))作为输入,F_(pga)为输出。结果表明:预测F_(pga)的相关系数为0.84,误差均值为0.01;震中距、震源深度、震源距对F_(pga)估算呈正相关,震级、h、T、V_(SE)、V_(S30)、V_(S20)、V_(S10)对F_(pga)估算呈负相关,其中T和h对模型的影响最大。该模型可有效预测场地放大效应。
王郭艳林建平王阳
关键词:可解释性
基于过程设计法的大跨度隧道围岩松动区发展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以广州一大跨度单洞四车道隧道为工程依托,应用FLAC 3D有限差分软件对围岩松动区的发展进行数值模拟,并与现场实测数据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洞周各处围岩首次出现松动均在离其最近的隧洞开挖之后;分部开挖时,不相邻的左右分部彼此先后开挖对另一方松动区的影响很小,相邻的上下分部后开挖部对先开挖部松动区的影响远大于先开挖部对后开挖部的影响;最终松动区的大小趋势为拱顶>拱底>拱肩>拱腰>拱脚;隧道围岩偏压使得围岩厚度大的一侧松动区要大于另一侧。
张书强朱苦竹王阳王阳
关键词:公路隧道围岩松动区大跨度
不同车道数偏压浅埋隧道的稳定性对比分析
2017年
偏压浅埋隧道受力特殊,所处工程地质环境复杂,荷载与抗力不明确。隧道车道数的不同使隧道围岩受力、位移产生了变化,在偏压浅埋情况下更加复杂。以广东龙头山隧道工程为背景,在相同偏压浅埋条件下选取单个隧道研究,对二车道、三车道、四车道的公路隧道用FLAC3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研究不同车道数隧道的开挖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隧道围岩竖向与横向位移随车道数的增加而增加;隧道两侧围岩受到的压应力和拱顶、拱底围岩受到的拉应力都是车道数越多受力越大;三种隧道的塑性区都到达了地表,形状大致相似,且车道数越少受影响区域越小;综合应力、位移、塑性区、变形来看,三车道隧道受偏压影响最大,二车道相对最为安全。
刘治军朱苦竹王阳
关键词:隧道工程车道数浅埋偏压塑性区
降雨对小净距大跨度隧道开挖松动区的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小净距大跨度隧道在洞口段易受到浅埋偏压作用,隧道开挖会造成上覆岩土体出现大范围松动区,在降雨条件下更易出现地表塌陷与拱顶塌方。本文改进了围岩切向应力扰动系数公式,依托广州龙头山双洞八车道隧道工程,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 3D对隧道洞口段在是否考虑降雨2种条件下开挖产生的松动区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运用工程实际采用的双侧壁导坑法模拟开挖,隧道围岩产生的松动区范围较大且在拱顶上部产生交汇区域,中部核心土开挖时影响较小;考虑降雨渗流场之后开挖,在流固耦合作用下左右2个隧道围岩松动区面积增长分别约为30%,42%;隧道围岩松动区不对称分布和雨水渗流作用加剧了隧道偏压变形,并导致上部地表沉降最大增长33%左右。
朱苦竹王阳
关键词:公路隧道小净距隧道降雨流固耦合
流固耦合下的软弱围岩隧道施工工法优化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CRD法和双侧壁导坑法在无水条件下对隧道围岩稳定性有很好的控制效果,但是在流固耦合条件下的软弱围岩环境,两种工法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不同。以内蒙古金盆湾公路隧道为依托,采用差分软件FLAC3D,在流固耦合效应情况下,对深埋隧道进行两种工法开挖模拟,对隧道关键点进行监测,分析开挖过程中的渗流变化、拱顶沉降、地表沉降、应力分布和塑性区。计算结果表明:两种工法开挖后软弱围岩呈现大面积的X形剪切带。双侧壁导坑法对渗流场影响较小,拱顶位移和地表沉降为CRD法的63%左右,且在开挖过程中拱顶最大最小主应力较小,但在导坑钢架与初期支护连接处易出现较大拉应力集中,塑性区面积小于CRD法,综合表明更有利于围岩稳定性。
朱苦竹王阳罗剑航刘治军
关键词:隧道工程流固耦合CRD法双侧壁导坑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