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松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柞蚕
  • 2篇系统进化
  • 2篇进化
  • 1篇蛋白结构
  • 1篇野生
  • 1篇野生型
  • 1篇珍稀
  • 1篇生物信息
  • 1篇生物信息学
  • 1篇生物信息学分...
  • 1篇樗蚕
  • 1篇系统进化分析
  • 1篇细胞
  • 1篇细胞色素
  • 1篇细胞色素酶
  • 1篇线粒体
  • 1篇柳蚕
  • 1篇进化分析
  • 1篇绢丝昆虫
  • 1篇克隆

机构

  • 4篇沈阳农业大学
  • 4篇辽宁省蚕业科...
  • 1篇山西省果业工...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4篇刘彦群
  • 4篇李喜升
  • 4篇武松
  • 3篇夏润玺
  • 3篇王欢
  • 3篇王振东
  • 2篇李玉萍
  • 2篇秦利
  • 1篇齐永红
  • 1篇姜德富
  • 1篇石生林
  • 1篇濮佳明
  • 1篇曲泽岚

传媒

  • 4篇蚕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樗蚕和蓖麻蚕的DNA条形编码与系统进化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樗蚕(Philosamia cynthia cynthia)与蓖麻蚕(Philosamia cynthia ricini)均是鳞翅目大蚕蛾科吐丝营茧的昆虫,二者的血缘关系很近,成虫的外形也极其相似。为了获得用于樗蚕与蓖麻蚕分子鉴定的DNA条形编码,测定了二者的线粒体细胞色素酶C亚基I基因(COI)574 bp的DNA片段序列(GenBank登录号:FJ788507,FJ772004),对序列特征及与同科其它绢丝昆虫同源序列的系统进化关系进行了分析。在大蚕蛾科绢丝昆虫中,樗蚕与蓖麻蚕COI序列表现出最强的碱基T偏好性(ATskew=-0.194),二者的COI序列之间具有明显差异,共鉴定出25个变异位点,表明所测定COI序列可以作为各自的DNA条形编码。樗蚕与蓖麻蚕之间基于Kimura-2-Parameter的遗传距离为0.041,而与同科其它绢丝昆虫之间的遗传距离则在0.076~0.159之间,二者与惜古比天蚕(Hyalophora ce-cropia)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
武松李玉萍夏润玺王欢石生林李喜升王振东刘彦群
关键词:樗蚕蓖麻蚕COI基因系统进化
珍稀绢丝昆虫柳蚕的DNA条形编码与系统进化初步分析被引量:10
2009年
利用DNA测序技术获得柳蚕(Actias selene)线粒体细胞色素酶C亚基Ⅰ基因(COI)5′端574 bp的片段,作为用于柳蚕种质资源分子鉴定的DNA条形编码(GenBank:FJ358505)。测定的柳蚕COI基因序列与其它大蚕蛾科绢丝昆虫的COI序列一样,均表现出偏好于碱基T的倾向(AT skew=-0.179)。在所分析的蚕类昆虫中,柳蚕与合目大蚕蛾的遗传距离最小(0.120),而与蓖麻蚕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大(0.138)。构建的NJ和UPGMA分子树中,大蚕蛾科的柳蚕属、柞蚕属、蓖麻蚕属、大乌桕蚕属、栗蚕属均各自形成一个支系,并且明显形成两个分支:大蚕蛾族(saturni-ini),包括柳蚕、柞蚕和栗蚕;眉纹大蚕蛾族(attacini),包括蓖麻蚕和大乌桕蚕。这一结果与传统分类一致。
濮佳明武松霍锡敏王欢夏润玺李喜升王振东罗朝斌刘彦群
关键词:柳蚕系统进化
柞蚕腺苷酸转移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腺苷酸转移酶(adenine nucleotide translocase,ANT)是线粒体内膜上的转运蛋白家族成员。从柞蚕(An-theraea pernyi)蛹全长cDNA文库中获得了柞蚕腺苷酸转移酶基因(ApANT)的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FJ788509)。对该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ApANTcDNA全长1 282 bp,含有1个903 bp的开放阅读框(ORF)序列,编码300个氨基酸;ApANT与烟草天蛾(Manduca sexta)等鳞翅目昆虫的ANT基因在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水平分别具有80%和90%以上的同源性,说明ANT蛋白在这些昆虫中是高度保守的;与其它已知鳞翅目昆虫的ANT蛋白一样,ApANT蛋白含有3个线粒体穿膜结构域,并且这3个保守结构域之间也显示出较高的相似性。
李玉萍王欢武松夏润玺刘彦群秦利李喜升姜德富
关键词:柞蚕生物信息学分析CDNA序列氨基酸序列蛋白结构
放养型和野生型柞蚕的核糖体基因转录间隔区Ⅱ(ITS-2)的克隆与序列比较
2010年
核糖体基因转录间隔区Ⅱ(ITS-2)在物种间甚至种内群体间均表现出较高的差异,被用于种内或近缘种的研究。测定了放养型和野生型柞蚕(Antheraea pernyi)的rDNA ITS-2全长序列(GenBank登录号:GU073314、GU073315),并分析了二者之间的遗传差异。放养型和野生型柞蚕的rDNA ITS-2全长分别为1 111、1 112 bp,2个序列的GC含量达到61%,相似性高达98%。序列比对后得到1 117 bp的对齐序列,共鉴定变异位点19个,其中转换位点8个,无颠换,有11处发生核苷酸的插入/缺失。基于K2P模型计算的2条rDNA ITS-2序列的遗传距离为0.007,这一数值与估算的鳞翅目昆虫rDNA ITS-2序列种内平均遗传距离(0.009)基本一致。
王振东武松曲泽岚齐永红朱绪伟李喜升秦利刘彦群
关键词:柞蚕野生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