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明杰 作品数:8 被引量:32 H指数:2 供职机构: 赤峰市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超说明书用药的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0 2022年 目的:构建超说明书用药风险评估体系,实现超说明书用药风险分级管理,为医疗实践提供操作指导。方法:利用德尔菲法、问卷调查法和进行小组研讨会等方法,考察超说明书用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条目,调查各超说明书用药风险条目的可能性并完成严重性量化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利用风险矩阵分析及Borda序值法进行风险分级。结果:超说明书用药的风险维度为法律政策风险、患者人身损伤风险、经济相关风险和医院经营风险,4个风险维度下包含12项高危风险条目。平均风险程度排序第一的是法律政策风险。结论:超说明书用药风险评估体系实现了风险条目的评估和量化,为临床超说明书用药的风险评判提供参考,达到保障患者权益且降低医生执业风险的目的。 刘巾玮 梁明杰 孙章皓 张静雯 张天明 王旭梅关键词:风险矩阵 从1例溃疡型胃癌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探讨抗血管生成药物的安全应用 被引量:16 2016年 1例56岁溃疡型胃癌男性患者,因确诊"胃腺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多发肝转移1年6个月余"入院。该患者既往行多周期化疗,治疗进展后给予阿帕替尼850 mg,qd治疗,并于化疗第1、7日腹腔灌注贝伐珠单抗100 mg。第8日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总量约1000 m L,遂停用阿帕替尼,同时给予抑酸、止血及输血等对症治疗,患者病情好转。临床药师结合相关文献,探讨抗血管生成药物在溃疡型胃癌患者中的用药风险,建议临床在应用抗血管生成药物时应充分考虑患者出血风险;对于高出血风险患者应慎用抗血管生成药物,尤其慎用2种或以上抗血管生成药物。 杨晓瑞 梁明杰 王伟兰关键词:溃疡型胃癌 上消化道出血 抗血管生成药物 临床药师参与一例奥沙利铂致急性神经毒性改变给药方案再应用的药学实践 2022年 临床药师对1例直肠癌术后使用奥沙利铂出现急性神经毒性的患者进行分析,包括发生机制、治疗及预防原则,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继续治疗的给药方案,确保患者足量足疗程完成含奥沙利铂的术后辅助化疗。 梁明杰 王旭梅关键词:奥沙利铂 药学监护 2019年赤峰地区居民对抗菌药物认知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调查赤峰地区居民对抗菌药物的认知和用药行为现状,为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借助PC端和移动端等多种社交媒体渠道对赤峰市12个旗县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居民对抗菌药物认知和使用情况。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086份,居民对抗菌药物知识认知的总正确率为54.04%,不同学历群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历较高者认知情况较好;女性群体在剂型选择、过敏史的告知等用药习惯方面优于男性群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年龄群体对药物副作用等关注程度高于低年龄群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赤峰地区居民对抗菌药物的认知有待提高,用药行为有待规范,尤其是对低学历、年轻、男性群体应强化宣传教育。 王东娜 王旭梅 王春媛 孙雨辉 商玉娇 梁明杰关键词:抗菌药物 “临床用药”团体标准在医院麻醉药品标准化管理中的应用与实践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研究中国医院协会颁布的中国《医院质量安全管理》团体标准中“第2-12部分:患者服务临床用药”标准在麻醉药品药学服务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分解临床用药标准条款,基于药品管理、用药医嘱以及用药服务三个维度,采用修订管理制度、升级软件设施、配备硬件设施、提升用药服务、加强标准培训等方法,以保障标准应用的有效性。结果 标准应用后,某三甲医院麻醉药品处方批号登记率提升了57.1个百分点,麻醉药品住院医嘱合格率提升了6.2%,门诊处方合格率提升了2.3%,疼痛控制满意度提升了2.4个百分点,麻醉药品相关管理制度更加细化和全面。结论 标准应用后,实现了麻醉药品全流程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增强了麻醉药品的药学服务质量。 张静雯 贾婉莹 梁明杰 马振男 刘巾玮关键词:麻醉药品 药学服务实践 构建质子泵抑制剂超说明书用药临床综合评价方法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建立质子泵抑制剂(PPI)超说明书用药临床综合评价方法,为PPI超说明书用药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多准则决策分析,利用文献调查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真实世界数据研究,建立PPI超说明书临床综合评价方法。结果:通过主题遴选和评价维度确立、证据评估、价值量化、评审与应用4个过程开展PPI超说明书用药临床综合评价,并以8种PPI用于预防急性黏膜病变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证实其可行性。结论:以多准则决策分析为基础的PPI超说明书用药临床综合评价方法能客观衡量多个药品间的优劣,为国家医保、国家基本药物、国家集中带量采购等相关政策的制定,以及优化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结构、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提供参考。 张静雯 刘巾玮 王东娜 梁明杰 王旭梅关键词:质子泵抑制剂 分析低分子肝素预防性抗凝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生存预后的影响 2021年 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预防性抗凝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9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预防性抗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抗凝标志物。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量表(QOL)评分(62.71±6.12)分高于对照组的(53.38±6.2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纤维蛋白原(Fbg)为(3.50±0.59)g/L、D-二聚体(D-D)为(0.30±0.04)μg/L、血浆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PAI)为(0.59±0.32)AU/ml低于对照组的(4.81±0.59)g/L、(2.66±0.37)μg/L、(1.72±0.53)AU/ml,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水平为(0.66±0.15)U/ml高于对照组的(0.31±0.14)U/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性抗凝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抗凝标志物恢复,值得推广。 梁明杰关键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低分子肝素 预防性抗凝治疗 生存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