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超

作品数:13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骨折
  • 4篇腰椎
  • 4篇手术
  • 4篇内固定
  • 4篇股骨
  • 3篇髓内
  • 3篇髓内钉
  • 3篇椎弓
  • 3篇椎弓根
  • 3篇椎弓根钉
  • 3篇近端
  • 3篇老年
  • 3篇后路
  • 3篇脊柱
  • 3篇股骨近端
  • 2篇腰椎骨折
  • 2篇转子间
  • 2篇转子间骨折
  • 2篇椎骨
  • 2篇疗效

机构

  • 13篇广东省第二人...

作者

  • 13篇李超
  • 12篇周晓忠
  • 11篇孙鸿涛
  • 10篇齐勇
  • 9篇徐汪洋
  • 8篇罗狄鑫
  • 5篇陈为坚
  • 5篇金勋杰
  • 5篇林周胜
  • 4篇黎飞猛
  • 3篇李奕奕
  • 3篇李贵涛
  • 3篇李文俊
  • 1篇叶泽兵
  • 1篇王帅鹗
  • 1篇周治来
  • 1篇王晶
  • 1篇张辉

传媒

  • 2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下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探讨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下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措施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6年5月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68例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临床诊治措施的异同分为观察组(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下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非手术治疗组)各84例,对比分析2组的临床疗效差异,指导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实践.结果: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下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临床治愈率及症状改善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2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下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疗效确切,尤其适合非手术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周晓忠李超孙鸿涛罗狄鑫徐汪洋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后路长节段椎弓根钉固定在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并总结后路长节段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中的应用价值和经验。方法笔者对2007年7月-2010年3月所收治的27例胸腰椎骨折合并脱位的患者采用后路复位、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其中男性20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35岁,采用后路手术,在骨折椎体的上、下各2个椎体置人椎弓根螺钉,并结合后路减压及植骨融合。结果术后随访7~25个月,平均14个月,在所有患者中,25例脱位椎体基本复位,脊柱序列恢复正常,1例侧方脱位未能完全纠正,另有1例在术后20d手术未能完全纠正前后移位。术后随访Cobb角丢失平均3°,与术后即刻相比,椎体高度明显丢失,本组病例发生螺钉松动1例,无再脱位和继发性后凸畸形,无内固定断裂,无死亡病例。结论对于不稳定的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采用后路长节段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操作相对简单,创伤小,可以达到骨折及脱位椎体的良好复位,能有效地预防远期椎体高度再丢失以及后凸畸形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齐勇孙鸿涛徐汪洋周晓忠罗狄鑫李超陈为坚金勋杰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脱位
半椎体切除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半椎体切除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30例先天性脊柱侧后凸合并半椎体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单纯半椎体、无结构性弯曲患者12例,行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合并前凸、半椎体凸向腹侧患者3例,行前路半椎体切除合并植骨融合固定术;合并结构性代偿弯患者15例,行后路经椎弓根半椎体切除、长节段矫形代偿弯固定融合术。对所有患者手术治疗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后凸术后平均Cobb角、末次随访平均Cobb角分别为(8.6±3.14)°、(11.2±7.23)°,脊柱后凸最终矫形率为58.6%;侧凸术后平均侧凸Cobb角(12.8±5.47)°,末次随访平均(16.2±6.24)°,脊柱侧凸最终矫形率为66.5%。脊柱后凸、侧凸手术治疗后平均Cobb角明显小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柱后凸、侧凸均明显好转,术后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患者较满意。结论半椎体切除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效果显著,脊柱侧后凸矫形率高,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
罗狄鑫孙鸿涛金勋杰陈为坚齐勇徐汪洋李超林周胜周晓忠
关键词:半椎体切除术先天性脊柱侧后凸半椎体畸形
肢体隔离热灌注化疗结合旋转铰链型肿瘤特制假体置换治疗股骨远端段骨肉瘤
目的 探讨肢体隔离热灌注化疗结合旋转铰链型肿瘤特制假体置换术在股骨远端骨肉瘤保肢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肢体隔离热灌注化疗结合旋转铰链型肿瘤特制假体置换在股骨远端骨肉瘤18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6例,年龄18~62...
林周胜孙鸿涛黎飞猛齐勇李超
关键词:假体置换保肢手术
前路双钢板与后路经皮空心螺钉固定治疗骶髂关节分离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前路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术与后路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骶髂关节分离的疗效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3年6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4例骶髂关节分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2例患者行前...
林周胜孙鸿涛李文俊黎飞猛齐勇李超周晓忠
关键词:内固定双钢板空心螺钉
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3年
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骨科收治的58例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实施后路减压、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及植骨术治疗,所有患者获得6~30个月随访,观察患者治疗前后Frankel分级变化情况、椎体高度恢复、Cobb角恢复等临床指标。结果本组58例患者创口均Ⅰ期愈合,无1例伤口感染,无医源性神经根及脊髓损伤,经治疗Frankel分级均好转至少1级,术后椎体高度恢复均为90%以上,Cobb角均低于10°,未发生椎弓根螺钉断裂及滑脱现象。后路手术应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安全性高,临床疗效显著,应用价值较高。
李超孙鸿涛李贵涛金勋杰罗狄鑫齐勇周晓忠徐汪洋李奕奕
关键词:后路手术椎弓根钉内固定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
颈腰椎椎管内痛风石1例报道被引量:8
2020年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障碍引起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全身骨、关节、软组织而引起的慢性系统性疾病[1, 2]。痛风也可累及脊柱相关组织并造成髓性、根性神经症状甚至截瘫等。脊柱痛风发生率低,临床上较为罕见[3],其表现多样,无影像学特异性,所以在临床上缺乏有效的诊治标准[4]。本文报告1例颈椎和胸椎椎管内痛风石。
王业杨李贵涛徐汪洋周治来李超张辉周晓忠罗狄鑫
关键词:颈腰椎痛风石
老年骨质疏松性转子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后股骨近端几何结构形态的变化
目的:研究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股骨近端几何结构参数值的变化。方法:选取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36 例,分别在术后即刻与术后1.5-2年的骨盆平片上测量股骨近端几何参数(包括顶高距、偏...
林周胜孙鸿涛李文俊黎飞猛齐勇李超周晓忠
关键词:骨质疏松股骨近端髓内钉
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被引量:19
2012年
目的评价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对3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经闭合复位、小切口置入PFNA固定治疗。结果平均随访12个月,X线片均显示骨折端复位良好,一期愈合,无髋内外翻畸形、股骨干骨折、螺旋刀片切割股骨头及断钉等并发症。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标准评定,优26例,良5例,中1例,优良率达96.9%。结论 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操作简单,微创,固定可靠,有利于患者早期负重行走,减少并发症。
罗狄鑫孙鸿涛陈为坚齐勇徐汪洋李超周晓忠李奕奕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
带BMP椎弓根钉修复羊椎体骨缺损的研究
2013年
目的分析带有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同种异体骨的新型椎弓根钉在修复羊椎体内骨缺损的作用特点。方法选取健康成年山羊12只,建立腰椎椎体内骨缺损的模型,所有动物被分为3组,每组均为4只。分别对各组动物进行腰椎椎体的生物力学检测(包括轴向最大拔出力、垂直压缩刚度及极限压缩强度),比较新型椎弓根钉组与普通椎弓根钉组动物腰椎椎体的不同生物力学检测结果的差异;采用HE染色法进行病理染色,分别在第4周和第12周时观察和比较各组动物腰椎椎体骨缺损区的组织形态学差异;采用RT-PCR法检测和比较在第4周和第12周时各组动物腰椎椎体骨缺损区BMP-2mRNA含量的差异。结果新型椎弓根钉组平均轴向最大拔出力、极限抗压强度明显高于普通型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即刻状态的整体刚度新型椎弓根钉组与普通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普通型椎弓根钉组及空白对照组相比较,新型椎弓根钉组在植入后第1周和第4周BMP-2mRNA含量均增多,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BMP-2有很强的促进成骨细胞分化和诱导体外成骨的能力,因此带BMP-2的新型椎弓根钉在骨缺损中的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罗狄鑫金勋杰孙鸿涛陈为坚齐勇徐汪洋李超周晓忠李奕奕
关键词:椎弓根钉骨形态发生蛋白-2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