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耀辉

作品数:6 被引量:42H指数:5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多光谱
  • 2篇真三维
  • 2篇时间序列
  • 2篇数字地球
  • 2篇瓦块
  • 2篇网格
  • 2篇空间数据
  • 2篇空间网格
  • 2篇EVI
  • 2篇MERSI
  • 1篇大圆弧
  • 1篇地球系统
  • 1篇多光谱遥感
  • 1篇遥感
  • 1篇影像分类
  • 1篇玉米
  • 1篇玉米生长
  • 1篇圆弧
  • 1篇智慧地球
  • 1篇神经网

机构

  • 6篇郑州大学
  • 3篇中国气象局
  • 3篇河南省气象科...

作者

  • 6篇王金鑫
  • 6篇李耀辉
  • 3篇郑亚圣
  • 3篇李颖
  • 2篇杨晶
  • 1篇张成才
  • 1篇刘俊楠

传媒

  • 1篇测绘学报
  • 1篇遥感学报
  • 1篇海洋测绘
  • 1篇气象与环境科...
  • 1篇地球信息科学...

年份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夏玉米生长过程曲线重建研究——以鹤壁市为例被引量:6
2016年
增强型植被指数(EVI)时间序列数据(即植被生长曲线)是整个生育期内植被各种生物学特征的综合反映。由于太阳位置、大气、地表和传感器位置与性能等的影响,根据遥感数据计算的EVI值往往比实际值偏低(存在大量噪声),并不能反映植被生长的真实情况,应用前需进行去噪重建工作。针对目前生长曲线重建研究大多是针对MODIS等国外遥感数据的情况,在综合分析重建方法的基础上,利用风云3号卫星的MERSI中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构建鹤壁市夏玉米的EVI生长过程曲线。首先,用最大值合成法(MVC)对原始EVI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初步的去云处理。接着,利用基于时间域的Savitzky-Golay滤波(简称SG滤波)对该EVI序列进行进一步的平滑去噪处理,结果发现,在噪声点EVI数值提高了,但同时在其他不是噪声点的地方EVI的值降低了。针对这种不合理的情况,利用基于SG迭代滤波取上包络线的改进方法进行处理,很好地克服了上述缺陷,在非噪声点EVI数值适当提高,且曲线平滑,达到了生长曲线重建的目的。然后,采用基于频率域的小波变换方法进行实验对比,结果发现,小波变换存在着与经典SG滤波类似的缺陷,而且在曲线末端存在突变情况。经过比较分析发现,针对研究区的实际情况,改进SG迭代滤波是较优的去噪方法。
李颖李耀辉王金鑫
关键词:时间序列小波去噪
真三维数字地球平台原型系统
地球平台是集成、管理和应用全球地理空间大数据的模型框架.以GoogleEarth为代表的第一代数字地球平台,基于球面剖分瓦片,构建了2.5维的数字地球表面,仅实现了地表空间数据的集成和应用. 本文利用球体剖分瓦块,...
王金鑫李耀辉郑亚圣邹煚杨晶
关键词:空间数据
SVM和ANN在多光谱遥感影像分类中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8
2016年
首先利用支持向量机(SVM)和人工神经网络(ANN)对Landsat 8 OLI多光谱影像进行基于光谱信息的土地利用监督分类;然后,对多波段进行主成分变换,提取第一主成分的主要纹理信息,与光谱信息一起进行融合光谱和纹理信息的SVM和ANN影像监督分类。对比分析发现:对中原地区,SVM是Landsat 8多光谱遥感影像分类的较优方法,尤其适用于农业用地信息提取;光谱分类即可达到较高精度,纹理信息对提高分类精度的作用十分有限。
李颖李耀辉王金鑫张成才
关键词:多光谱遥感影像分类人工神经网络纹理
利用球体剖分瓦块构建真三维数字地球平台被引量:11
2015年
全球离散网格是面向空间大数据的模型框架,常用于构建数字地球平台。基于球体的剖分瓦块不仅可以构建真三维的数字地球模型,而且可以实现天地一体化的空间数据集成、融合、表达和应用。本文详细论述了球体大圆弧QTM八叉树网格的剖分原理、网格几何特征分析和编解码方法等理论体系,并利用剖分瓦块实现了球体的任意分割以及地下、地表和空中实体的可视化建模。研究表明,球体QTM网格具有剖分规则简单、体系规整、几何特征明晰,适用性强等特点,尤其是可以推广到椭球。因而,该方案可用于天地一体化的空间数据的组织、管理与应用。
王金鑫郑亚圣李耀辉禄丰年刘俊楠
关键词:空间数据模型
应用时间序列EVI的MERSI多光谱混合像元分解被引量:7
2016年
针对风云3数据的特点,本文将EVI生长曲线引入多光谱混合像元的分解。首先,利用Landsat8 OLI影像,采用支持向量机的分类方法,提取研究区域的耕地信息,利用该信息对风云MERSI数据进行掩膜处理,获得研究区域的耕地影像。接着,利用MERSI时序影像,计算像元EVI值,通过SG滤波,构建农作物(端元)和混合像元的EVI生长曲线。通过实地调查,获取研究区的农作物端元,尤其对主要的农作物玉米,在空间上均匀选取了14个端元。然后,采用传统的方法,将14种玉米端元生长曲线分别与其它端元组合,进行混合像元分解。发现分解的效果差异很大,提取的玉米种植面积从191.90 km2到574.83 km2不等。为提高分解精度,借用光谱匹配(光谱夹角最小)的方法(用生长曲线代替光谱曲线)自适应选择与混合像元EVI曲线最相似的玉米端元作为组合端元,进行混合像元分解。结果得到玉米的种植面积为589.95 km2,比传统方法的最好(相对)精度提高了2%。
李耀辉王金鑫李颖
关键词:混合像元分解时间序列
基于SGOG瓦块的数字地球真三维可视化技术与应用被引量:6
2015年
以Google Earth为代表的第一代数字地球平台,利用球面剖分瓦片,构建了2.5维静态的数字地球表面,实现了地表空间数据的集成、建模和应用,但没有涉及地表上下的空间。本文阐述了球体大圆弧QTM八叉树剖分的规则、瓦块体系的几何特征及其编码原理,设计并实现了瓦块编码到空间直角坐标之间的互换算法,并利用C++和OSG等主流语言,构建了真三维数字地球可视化平台的雏形框架;实现了球面和球体的任意剖分、地表上下空间实体的可视化建模及简单三维空间分析。初步展示了球体瓦块的新一代数字平台在天地一体化空间大数据集成、管理、建模与应用中的优势及前景。研究表明,球体大圆弧QTM八叉树网格,具有简单、规整、几何特征明晰、适宜作为全球离散空间的坐标基准,利于空间实体建模与可视化等特点,可作为构建新一代数字地球平台的数据模型基础。
王金鑫李耀辉郑亚圣邹煚杨晶
关键词:数字地球可视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