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露
- 作品数:4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河套平原沉积物中铀的赋存形态及其与地下水铀浓度的关系被引量:7
- 2015年
- 采用Tessier的五步提取法,对位于河套平原杭锦后旗沙海乡四个钻孔沉积物进行铀的五个赋存形态(包括可交换态、碳酸盐吸附态、铁锰氧化物吸附态、有机物或硫化物吸附态和基质态)分布特征研究。结果发现,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铀含量为0.140~0.328 mg/kg,占总铀量的34.7%;基质态中铀的含量为0.256~0.405 mg/kg,占44.0%。对于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铀含量与铁、锰含量呈正相关性,其中铀与铁线性相关系数0.311~0.482,铀与锰线性相关系数0.506~0.642。表明,沉积物中锰氧化物对铀含量的影响大于铁氧化物对铀含量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沉积物岩性对铀含量的影响较大,总铀在细砂中平均含量为0.088 mg/kg,在黏土中平均量为0.260 mg/kg。不同深度地下水中铀浓度和沉积物铀含量的研究表明,随深度增加,地下水中铀浓度与含水层沉积物中铀含量均呈降低的趋势。地下水中铀浓度受含水层中可交换态铀含量的直接影响。
- 赵威光郭华明张莉李晓露孙健易升泽
- 关键词:含水层地下水
- 云南云龙和兰坪地区温泉中游离二氧化碳特征被引量:4
- 2015年
- CO2气体伴随着温泉的出露而逸出,其中有一部分以溶解状态存在于泉水中。分析温泉水中CO2的含量特征,研究气体与围岩岩性、断层的关系,可以推断断层的活动性和CO2的来源。依据现场测试获得温泉中游离CO2的含量,分析云南云龙和兰坪地区部分温泉游离CO2的含量特征,发现该地区温泉水中游离CO2含量普遍较高,最高达到286.0 mg/L,并与p H呈负相关,与Eh、lg PCO2呈正相关。研究区温泉的出露受深大断裂的控制,CO2含量高还反映了断裂较强的活动性,此外,研究还发现出露在红层中的温泉游离CO2含量相对较高。研究区温泉中CO2的δ13C值主要分布在-8‰~0‰,表现出幔源特征。经计算泉水中CO2分压为10-2.19~10-0.57Bar,都大于大气的分压,但只有牛街温泉具备钙化沉积的条件。
- 杨苗林周训王晓翠任振华郑玉慧李晓露沈晔
- 关键词:温泉
- 浅循环泉简析被引量:5
- 2017年
- 泉按照出露原因通常可以分为侵蚀泉、接触泉、溢流泉(溢出泉)和断层泉等。根据泉眼和地下水循环深度(或径流位置)的相对关系,泉可以分为表层泉、浅循环泉和深循环泉。地下水在地下流动(循环)的最深处仍然高于泉口,这类泉称为浅循环泉。浅循环泉出露的位置并不在地形最低处,其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入渗,地下水受到重力作用自高处往低处流动,在地下径流的途径短、时间短,流量一般不大。浅循环泉通常是常温泉、淡水泉(也有咸泉和盐泉),多是常年性泉,也有部分是季节性泉或暂时性泉。广西北竂岭北坡泉和云南顺荡井盐泉是典型的浅循环泉。
- 周训李晓露王蒙蒙王洁青郭娟刘海生杨苗林王晓翠任振华任振华
- 关键词:盐泉温泉地下水
- 云南兰坪盆地羊吃蜜温泉水化学特征与成因分析被引量:23
- 2017年
- 位于云南省云龙县的羊吃蜜温泉自巨厚灰岩溶隙向外流出。温泉区沿河谷分布有第四系砂卵石,下伏地层为二叠系—三叠系碳酸盐岩。泉水共有泉眼3个,水温为35.6~35.9℃,流量约0.25 m^3/s,pH值6.3~6.5,总溶解性固体(TDS)为0.982~1.116 g/L,F^-含量为0.86~1.92 mg/L,偏硅酸为24~24.2 mg/L。泉水中的主要阳离子为Na^+、K^+、Ca^(2+)和Mg^(2+),主要阴离子为SO_4^(2-)、HCO_3^-和Cl^-,水化学类型为HCO_3·SO_4-Ca型。氢、氧稳定同位素显示,温泉热水来源于大气降水;估算的热水补给高程为2 500 m左右;地下热储温度为60~70℃;地下热水循环深度约为1 255 m。羊吃蜜温泉地处云南兰坪盆地红色含盐地层中突起的石灰岩分布区,地下水在补给区获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后沿巨厚灰岩含水层经历深循环获得大地热流加热后上涌在河谷流出地面,是侵蚀岩溶低温温泉。
- 王洁青周训李晓露王蒙蒙沈晔方斌
- 关键词:温泉水化学同位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