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俊

作品数:5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政治经济学
  • 2篇经济学
  • 1篇新殖民主义
  • 1篇政治经济
  • 1篇政治经济学分...
  • 1篇生产力
  • 1篇实证
  • 1篇实证研究
  • 1篇内生增长
  • 1篇平等性
  • 1篇维度
  • 1篇现代政治经济...
  • 1篇理论与实证研...
  • 1篇逻辑
  • 1篇逻辑框架
  • 1篇贸易利益
  • 1篇模型分析
  • 1篇经济体
  • 1篇经济体系
  • 1篇经济学分析

机构

  • 5篇上海财经大学

作者

  • 5篇李俊
  • 3篇马艳
  • 2篇张思扬
  • 1篇王宝珠
  • 1篇冒佩华
  • 1篇赵治成
  • 1篇杨培祥

传媒

  • 3篇教学与研究
  • 1篇财经研究
  • 1篇海派经济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互联网+”推动传统产业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被引量:12
2016年
互联网的发展对各产业尤其是传统生产行业的发展具有颠覆性影响。互联网的发展和渗透,一方面促使传统生产行业生产力的巨大变革,并使传统产业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如生产要素的范围不断扩展、质量大大提升、配置效率显著提高,传统产业发展模式创新升级以及组织结构优化整合等;另一方面通过影响传统生产行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改变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交换过程和分配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关系,深刻调整着传统行业的生产关系,如管理模式创新、交易关系变化、分配机制调整等。本文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试图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层面剖析"互联网+"对传统生产行业企业的内在作用机理和影响机制,以充分展示"互联网+"的本质要旨和内在功能。
李俊张思扬冒佩华
关键词:生产力
马克思内生增长模型分析——现代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研讨会综述
2017年
由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与上海财经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马克思内生增长模型分析——现代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研讨会于2016年12月20日在上海财经大学召开。来自日本岛根县立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四川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李俊杨培祥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逆不平等性”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我国在"逆全球化"浪潮此消彼长的背景下,提出并积极践行顺应全球经济发展的"一带一路"过程中,虽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也遭受了国际社会诸如"中国在推行‘新殖民主义’"的种种质疑。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国际不平等理论及其新发展的"国际交融不平等"理论出发,提出当今全球经济发展的核心矛盾是国家间发展的不平等问题,经济全球化的出路不应是"逆全球化",而应是"顺应全球化",并在这个过程中加大抵抗、限制、约束全球的"不平等性"问题,即"逆不平等性"的力度。本文认为,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顺应全球化"的重要举措,也担负着"逆不平等性"的历史使命,这也是解决全球化矛盾的根本出路。
马艳李俊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不平等交融理论与实证研究——来自中国贸易利益不平等的证据被引量:8
2017年
在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和国际分工形态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国际不平等问题的内在机理发生了新的变化,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不平等理论也因此面临新的挑战。基于此,文章从国际分工新形态出发,将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金融三大领域中的不平等性放到"交融"的统一框架下进行考察,分析国际不平等问题如何由单一领域的不平等转变为多领域相互交融的不平等,提出国际不平等交融的概念,并进一步构建国际贸易利益不平等交融的数理模型。理论模型表明,一种国际经济领域中的不平等都融合着其他国际形式的不平等,在量上体现为某一种国际经济领域中的国际剩余价值转移量因其他国际经济活动的交融而增加或减少。基于上述理论分析,文章以我国贸易不平等为例,探究了三大国际经济领域中的不平等交融问题。研究表明:(1)国际投资不平等和实际有效汇率相对差异对国际贸易不平等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与国际金融领域中的不平等存在长期双向因果关系,即三者的确存在交融影响。因此,政府应将不同国际经济领域的情况综合在同一平台上进行审视,为减少某一领域中的国际不平等也需辅之以其他两个领域的政策制定,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马艳王宝珠赵治成李俊
关键词:交融
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逻辑框架与建设路径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本文旨在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逻辑出发,对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逻辑框架和实践路径进行系统化、动态化和立体化的剖析。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逻辑框架分为横纵两个维度,从横向来看,包含现代化生产体系、现代化交换体系、现代化分配体系和现代化消费体系四个维度;从纵向来看,包含生产、交换、分配、消费所构成的核心逻辑体系、绿色生态体系、开放体系、政策体系四个层次,横纵维度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逻辑框架。基于这一框架,文章提出了构建智能化生产体系、网络化交换体系、公平化分配体系、共享化消费体系、共赢化开放体系、和谐化生态体系以及有效化政策体系等七个方面的实践路径。
马艳李俊张思扬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