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施璠

作品数:8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海南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会议论文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理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冶金工程

主题

  • 7篇电化学
  • 5篇电极
  • 4篇蛋白
  • 4篇直接电化学
  • 4篇红蛋白
  • 3篇血红
  • 3篇血红蛋白
  • 3篇石墨
  • 3篇石墨烯
  • 3篇纳米
  • 3篇伏安法
  • 2篇修饰
  • 2篇修饰电极
  • 1篇蛋白质
  • 1篇电催化
  • 1篇电化学测定
  • 1篇电化学传感
  • 1篇电化学传感器
  • 1篇电化学行为
  • 1篇多巴

机构

  • 8篇海南师范大学
  • 2篇青岛科技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苏州科技大学

作者

  • 8篇施璠
  • 6篇孙伟
  • 3篇王文成
  • 2篇闫丽君
  • 1篇雷炳新
  • 1篇卢亚平
  • 1篇孙振范
  • 1篇王晓峰
  • 1篇杨海旭
  • 1篇孙婆援
  • 1篇谢海群

传媒

  • 2篇2013海南...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材料工程
  • 1篇海南师范大学...
  • 1篇第十四届全国...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4
  • 3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基于芯片三电极系统检测辣根过氧化物酶的研究
2021年
本文设计一种芯片三电极系统,以金盘电极为工作电极,金片电极为辅助电极,Ag/AgCl电极为参比电极,以邻联茴香胺(ODA)和邻苯二胺(OPD)两种常见的底物体系建立了检测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的方法。HRP能够催化H_(2)O_(2)氧化ODA和OPD,其氧化产物在芯片金电极上分别于-0.23 V和-0.50 V(vs.Ag/AgCl)处产生一个灵敏的还原峰,峰电流随HRP浓度增加而增大。对于ODA-H_(2)O_(2)体系,测定游离HRP的范围是5.0×10^(-7)~1.0×10^(-5)g/mL,检出限为1.0×10^(-7)g/mL(3σ)。对于OPD-H_(2)O_(2)体系,测定游离HRP的线性范围是1.0×10^(-8)~1.0×10^(-4)g/mL,检出限为1.0×10^(-9)g/mL(3σ)。
邵波党雯迪闫丽君孙云秀施璠黄玉豪王晓峰孙伟
关键词:邻苯二胺差分脉冲伏安法辣根过氧化物酶
多巴胺在电沉积石墨烯修饰碳分子线电极上的电化学测定被引量:3
2013年
以分子线二苯乙炔为修饰剂和粘合剂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碳糊电极-碳分子线电极(CMWE),并以其为基底电极采用电化学还原法将石墨烯(GR)沉积到CMWE表面得到电沉积石墨烯修饰碳分子线电极(GR/CMWE)。考察了多巴胺(DA)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显示DA在GR/CMWE上出现了1对峰形良好的氧化还原峰,与裸电极相比,该氧化还原峰的电流增大,峰电位差减小,表明修饰电极对DA的电化学反应有催化作用。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峰电流与DA浓度在8.0×10-7-2.0×10-3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3σ)为2.55×10-7 mol/L。将该电极用于多巴胺注射液样品的检测,结果满意。
杨海旭卢亚平施璠谢海群孙婆援孙伟
关键词:石墨烯多巴胺电化学示差脉冲伏安法
血红蛋白在碳纳米球修饰离子液体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行为
正文:用壳聚糖(CTS)将血红蛋白(Hb)和碳纳米球(CS)复合材料固定在离子液体修饰电极(CILE)表面得到了CTS/CS-Hb/CILE电极.光谱实验表明Hb在复合膜中能保持其本身的结构;采用循环伏安法对电极进行研究...
王文成施璠巩士兴程勇孙伟
关键词:血红蛋白直接电化学
黑磷纳米片在重金属离子传感器中的研究进展
2024年
黑磷(BP)纳米片具有特殊的褶皱状结构从而使其具有可调的直接带隙、传输各向异性、光致发光等特性,这些独特的性质使其被广泛应用于构建金属离子传感器并在环境监测等研究领域展现了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综合介绍了BP纳米片制备方法及其构建的不同类型传感器在重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首先,基于“自上而下”法和“自下而上”法分别介绍了不同类型的BP纳米片制备方法,并对不同制备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然后,详细阐述了BP纳米片构建的场效应晶体管(FET)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和光化学传感器在检测重金属离子中的研究进展,对不同类型传感器的独特优势进行了分析,其中FET传感器具有优异的检出限,电化学传感器具有响应时间短、操作简单等优势,而光化学传感器则表现出更宽的检测范围。进一步,总结并指出目前BP纳米片构建的重金属离子传感器能够检测的重金属离子的种类比较有限,稳定性和选择性也有待进一步提升。最后,针对BP纳米片在构建不同类型重金属离子传感器中面临的挑战,指出BP基传感器应朝着开发低成本、高质量BP纳米片的制备方法以及BP纳米片的结构优化和功能化修饰等方面的研究方向发展。在拓展重金属离子检测应用方面,结合新技术有望使其在实际应用中有新的突破。
刘亮史转转李园李运芃吴小帅施璠郭春显
关键词:纳米片重金属离子FET电化学光化学
血红蛋白在纳米TiO2和壳聚糖复合膜中的直接电化学
以离子液体一正丁基吡啶六氟磷酸盐 (BPPF6) 为粘合剂修饰碳糊电极得到的离子液体修饰电极(CILE)为基底电极,用层层涂布法将纳米TiO2和壳聚糖(CTS)与血红蛋白(Hb)固定于CILE表面,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血...
施璠王文成巩士兴程勇侯飞孙伟
关键词:碳糊电极循环伏安法血红蛋白纳米TIO2直接电化学
基于TiO2微米球修饰电极的蛋白质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
<正>研究氧化还原蛋白质和酶在电极表面的电子传输过程对于了解生命体内的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了解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各种物理化学性质、探索其在生命体内的生理作用及作用机制、开发新型第三代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燃料电池以及生物电子学等...
施璠巩士兴王文成程勇雷炳新孙振范孙伟
文献传递
基于Nafion/肌红蛋白/铂-金-三维石墨烯/CILE的生物传感器的制备及其电催化研究
利用水热法合成铂-金-三维石墨烯(Pt-Au-3DGR)复合材料,对其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发现其为三维立体结构,Pt-Au被成功负载到3DGR结构上。制备Nafion/肌红蛋白(Mb)/Pt-Au-...
邵波陈玮闫丽君施璠李小青孙伟
关键词:肌红蛋白电催化直接电化学
血红蛋白在石墨烯-纳米硫化铜复合材料修饰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
墨烯-纳米硫化铜复合材料修饰电极表面进一步固定牛血红蛋白(Hb)制备了相应的电化学传感器。紫外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实验表明Hb在复合材料中的原始构象没有变化;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该蛋白质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在pH3.0的...
施璠王文成雷炳新孙振范孙伟
关键词:复合材料石墨烯血红蛋白修饰电极电化学行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