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洋

作品数:3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松辽盆地
  • 3篇盆地
  • 2篇演化史
  • 2篇上古生界
  • 2篇热演化
  • 2篇热演化史
  • 2篇古生界
  • 1篇源岩
  • 1篇生烃
  • 1篇石炭
  • 1篇石炭系
  • 1篇烃源
  • 1篇烃源岩
  • 1篇烃源岩特征
  • 1篇镜质体
  • 1篇镜质体反射率
  • 1篇古地温
  • 1篇二次生烃
  • 1篇二叠系
  • 1篇次生

机构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沈阳地质矿产...

作者

  • 3篇唐振兴
  • 3篇贺君玲
  • 3篇崔洋
  • 2篇黄志龙
  • 2篇逯晓喻
  • 2篇王斌
  • 1篇李伟民
  • 1篇李艳
  • 1篇梁琛岳
  • 1篇刘永江
  • 1篇张丽

传媒

  • 1篇世界地质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地球科学与环...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松辽盆地上古生界烃源岩特征及有效性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松辽盆地石炭系—二叠系烃源岩经历了较为复杂的构造演化,不同地区烃源岩的埋藏史、热演化史及生烃史不相同。通过对收集的资料和采集的上古生界烃源岩样品进行地球化学分析,探讨了松辽盆地不同地区石炭系—二叠系烃源岩演化特征及其有效性。结果表明:松辽盆地上古生界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低,有机质类型较差(主要为Ⅲ型和Ⅱ2型),现今热演化程度高(已达到成熟和过成熟阶段),后期生烃潜力有限,但不代表地质历史时期生烃贡献小;肇源、长岭地区上古生界烃源岩为后期深埋藏型,存在二次生烃,为上古生界有效烃源岩主要分布区,对天然气资源有贡献;杜尔伯特地区由于受周边侵入岩烘烤、后期浅埋深等因素的影响,古地温远高于现今地温,不能发生二次生烃,烃源岩基本无效。因此,松辽盆地肇源、长岭地区为上古生界烃源岩有利生气区。
李艳张秀颀逯晓喻崔洋唐振兴王斌贺君玲黄志龙
关键词:烃源岩热演化史上古生界二次生烃松辽盆地
松辽盆地上古生界构造格局及演化探究被引量:20
2015年
松辽盆地位于华北板块北部,兴安地块东缘,是北东向展布的宽广断陷盆地。综合最新区域地质资料、钻井资料和重磁资料,对松辽盆地上古生界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重磁资料和地震-地质联合剖面解释,确定了盆地内12条骨架断裂位置和活动期次,并认为盆地上古生界具有"两坳夹一隆"的构造特征。结合东北地区构造演化规律,认为盆地构造运动主要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兴安地块与松嫩地块大致沿黑河—嫩江—扎兰屯一带在早石炭世末发生碰撞拼接,造成本区NWW—SEE方向的挤压变形作用,形成"两坳夹一隆"的总体构造格局。第二阶段:沿西拉木伦河断裂,佳—蒙地块和华北板块于二叠纪末碰撞拼接,由NS向挤压形成EW向宽缓褶皱。第三阶段:中生代(侏罗纪)由于西太平洋板块斜向俯冲,NE向压扭作用形成NE—NNE向褶皱和左行走滑断裂。第四阶段:中生代(110 Ma)形成NW向脆性断裂构造变形。
邢大全刘永江唐振兴李伟民贺君玲梁琛岳崔洋张丽
关键词:松辽盆地上古生界
松辽盆地肇源地区石炭系—二叠系热演化史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松辽盆地肇源地区镜质体反射率(RO)—深度(H)曲线在石炭系—二叠系顶部不整合面呈连续变化,表明石炭系—二叠系为后期深埋藏。通过Suggate标准图版确定研究区最大古地温梯度为石炭系—二叠系早白垩世抬升剥蚀前的古地温梯度。结合流体包裹体发育部位和均一温度可知石炭系—二叠系地层存在2期充注。研究表明,肇源地区石炭系—二叠系烃源岩后期深埋藏存在二次生烃,为二次生气有利区。
逯晓喻黄志龙王斌唐振兴贺君玲崔洋佟玲
关键词:古地温镜质体反射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