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琦

作品数:2 被引量:28H指数:2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活性
  • 1篇学成
  • 1篇乙醇
  • 1篇苷类
  • 1篇细胞
  • 1篇细胞毒
  • 1篇细胞毒活性
  • 1篇连翘
  • 1篇抗菌
  • 1篇抗菌活性
  • 1篇化学成分
  • 1篇化学成分研究
  • 1篇根茎
  • 1篇苯乙醇苷
  • 1篇苯乙醇苷类

机构

  • 2篇黑龙江中医药...

作者

  • 2篇张春蕾
  • 2篇苑光军
  • 2篇姜醒
  • 2篇王兴焱
  • 2篇孙琦
  • 1篇朱景鑫
  • 1篇鲁丽敏
  • 1篇王加志
  • 1篇吕红梅
  • 1篇赵敏

传媒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现代中药

年份

  • 2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连翘中具有抗菌活性的苯乙醇苷类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研究连翘中具有抗菌活性的苯乙醇苷类化合物,探讨连翘抗菌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有机溶剂提取药材,不同极性有机溶剂萃取提取液,抗菌活性跟踪结合各种色谱法,获得活性化合物。与文献报道谱学数据对比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该药材中分离获得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O-(顺式-1,4-二羟基环己乙酰基)-类叶升麻苷(1),4-O-鼠李糖基-7S,8R-7',8'-赤式-蒜芥茄脂素(2),毛花球花苷A(3),黄花马缨丹苷B(4),石蚕苷B(5),紫茎女贞苷J(6),厚朴苷F(7),松果菊苷(8),异厚叶车前苷(9)。化合物1、6、8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33591)生长具有中等强度抑制作用,MIC值分别为8.0、16.0、4.0μg·m L-1。结论:8个苯乙醇苷类化合物(1,3~9)和1个木脂素类化合物(2)系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姜醒鲁丽敏张春蕾王兴焱孙琦王佳天苑光军
关键词:连翘抗菌活性
异型南五味子根茎中倍半萜类化学成分及其细胞毒活性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对异型南五味子根茎中的倍半萜类化合物进行分离、结构鉴定和细胞毒活性研究。方法:将药材异型南五味子根茎阴干,粉碎成粗粉,用95%乙醇提取3次,每次1 h。减压回收提取液至无醇味后,将提取液用水分散,过聚酰胺柱色谱,依次用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洗脱,得到水洗脱物,30%乙醇洗脱物,60%乙醇洗脱物和95%乙醇洗脱物。30%乙醇洗脱部位过小孔树脂柱色谱(MIC),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洗脱MCI树脂,得到水洗脱物,30%乙醇洗脱物,50%乙醇洗脱物和95%乙醇洗脱物,50%乙醇洗脱物为富集得到的总倍半萜部位。以甲醇-水为流动相,用中压制备液相色谱对总倍半萜类部位进行分离,用TLC和HPLC对得到的组分进行合并。对于含有倍半萜的组分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分离得到单体化合物。得到的单体化合物用ESI-MS和NMR谱学技术进行结构确定。结果:从异型南五味子根茎中获得8个倍半萜类化合物,结构分别鉴定为1α-hydroxy-9-deoxycacalol(1),balsamiferine B(2),balsamiferine D(3),chaetopenoid A(4),chaetopenoid B(5),asterothamnone A(6),asterothamnone B(7),and 10-dehydroxy-melleoliede B(8)。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表明,化合物2,6,7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具有抑制活性,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10.6,9.5和15.5μmol·L^(-1)。结论:倍半萜化合物1~8为从南五味子属植物中首次获得。
姜醒孙琦朱景鑫张春蕾王兴焱吕红梅王加志赵敏苑光军
关键词:细胞毒活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