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刘芳

刘芳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砷污染
  • 2篇砷污染土壤
  • 2篇污染
  • 2篇污染土
  • 2篇污染土壤
  • 2篇芦苇
  • 2篇
  • 1篇土壤
  • 1篇土壤修复
  • 1篇转运

机构

  • 2篇新疆大学
  • 2篇新疆应用职业...

作者

  • 2篇杨金红
  • 2篇刘芳
  • 1篇郑玉彬
  • 1篇陈璟

传媒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农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芦苇对砷污染土壤中砷的吸收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以芦苇为材料,对含砷土壤中砷的吸收转运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利用芦苇修复本地砷污染土壤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盆栽模拟试验,添加外源砷,设置6个不同的土壤砷浓度,以芦苇为砷污染土壤修复材料,生长60天后,对芦苇在砷污染土壤环境中的生长、吸收及转运规律进行研究和探索。结果表明:芦苇经不同砷浓度胁迫60天后,不同砷浓度对芦苇株高、萌芽及展叶均有一定影响,砷浓度从200 mg/kg梯度依次加大时,芦苇地上地下部分鲜重呈现较快下降的趋势,芦苇干重随着土壤砷浓度的增加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土壤砷含量与芦苇地下部分砷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可得出结论:芦苇是一种耐砷性强的植物,具有修复当地砷污染土壤的潜能。
杨金红陈璟刘芳
关键词:芦苇土壤
芦苇对砷的吸收运转及对砷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被引量:8
2017年
通过盆栽模拟试验,设置6个土壤砷浓度,以芦苇为砷污染土壤修复材料,对其在砷污染土壤环境中的吸收、转运规律及去除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砷浓度胁迫90 d,芦苇地上地下部分鲜质量、干质量随土壤砷浓度逐渐加大呈现先增加再逐渐减少的趋势,50 mg/kg砷浓度时,芦苇的地下鲜质量、地上干质量及地下干质量在各浓度砷胁迫中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9.85、8.76、7.72 g;芦苇地上茎、地下茎、叶及根的砷含量均随着外源砷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芦苇各部位对砷的累积能力表现为根>叶>地上茎>地下茎;芦苇根际土中的砷含量小于非根际土的砷含量,根际土和非根际土中的砷含量均小于未栽种芦苇的对照土。芦苇具有吸收、累积土壤砷的作用,可用于砷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材料。
杨金红郑玉彬刘芳
关键词:转运芦苇土壤修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