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勇
-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合肥盆地霍山沥青的饱和烃分子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2010年
- 经过四十余年的勘探,合肥盆地发现了多套烃源岩,但尚未取得油气勘探的突破。因而众多的勘探家们对盆地是发育在有效烃源岩产生了怀疑;虽然在盆地内发现了多处油气显示,但因时代久远,已无法落实其可靠性和进行深入的研究。在盆地南缘霍山县与儿街发现的沥青,是最为落实的油气显示,从而证明了盆地存在有效烃源岩。通过对沥青样品常规地化分析,证实是一个有一定的成熟度,经历过复杂地质作用、完全碳化、轻质组分已经全部散失的沥青;在对沥青抽提物饱和烃及芳烃分子地球化学分析的基础上,证实沥青的母源具有明显的陆源有机质的特征,形成于弱氧化湖相沉积,且陆源成份明显;沥青的成熟度比较低,形成于生油窗早期。这些成果认识的取得,为深入开展油-源对比、进一步认识合肥盆地的烃源岩地化特征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和现实意义。
- 张增宝徐春华刘大勇
- 关键词:饱和烃芳烃分子地球化学合肥盆地
- 合肥盆地南缘油气来源的地球化学示踪
- 2010年
- 合肥盆地已经发现了多套烃源岩,但有效烃源岩的发育层位仍是合肥盆地未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根据所发现沥青的常规地球化学分析,结合地质研究,推断出可能的烃源岩发育层位是下侏罗统防虎山组或下白垩统黑石渡组;利用沥青和可能源岩抽提物饱和烃及芳烃的分子地球化学对比,确定了下白垩统黑石渡组泥岩是霍山沥青的母源,解决了长期以来合肥盆地是否存在有效烃源岩的问题,证实了下白垩统黑石渡组是合肥盆地的烃源岩,为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了依据。
- 徐春华彭平安刘大勇
- 关键词:固体沥青分子地球化学油源对比合肥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