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秀艳

作品数:13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公主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疫情
  • 7篇疫情分析
  • 3篇染病
  • 3篇传染
  • 3篇传染病
  • 2篇手足
  • 2篇手足口
  • 2篇手足口病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流行病学特征
  • 2篇传染病疫情
  • 2篇传染病疫情分...
  • 1篇东北三省
  • 1篇性病
  • 1篇疫情调查
  • 1篇疫情管理
  • 1篇影响因素
  • 1篇知识知晓
  • 1篇肾综合征

机构

  • 13篇公主岭市疾病...
  • 2篇北华大学

作者

  • 13篇于秀艳
  • 10篇李新民
  • 3篇宋晓飞
  • 3篇王玙
  • 2篇刘连印
  • 2篇杨占国
  • 2篇曲莉
  • 1篇王雪峰
  • 1篇陈英男

传媒

  • 7篇预防医学论坛
  • 2篇中国卫生工程...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4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8-2012年公主岭市风疹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风疹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公主岭市2008-2012年风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发病833例,年均发病率为15.408/10万,无死亡病例。发病居前10位乡镇共报告457例,占发病总数的54.86%。发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28∶1。发病年龄集中在20岁以下,共报告722例,占发病总数的86.67%。从职业上看,学生、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共发病719例,占发病总数的86.31%。3-6月合计发病473例,占发病总数的56.78%。结论风疹疫情仍很严峻,落实综合性防控措施是控制风疹疫情的关键。
宋晓飞李新民于秀艳
关键词:风疹
2009年公主岭市手足口病疫情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公主岭市手足口病发病特点,为今后防控工作提出控制措施。[方法]利用国家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对公主岭市2009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9年公主岭市共发生手足口病病例1 331例,发病率为124.296/10万,较2008年上升了249.60%,死亡4例。发病年龄7个月至26岁;男性792例,女性539例,男女之比为1.47∶1。病例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占89.56%;发病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占91.66%;全市手足口病发病区域性聚集分布明显,北部乡镇发病占发病总数的78.51%;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出现多。[结论]针对重点人群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卫生意识,是控制手足口病最有效的措施。
陈英男李新民于秀艳曲莉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
2012年公主岭市性病疫情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了解2012年性病疫情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公主岭市性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2年283例性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性病发病率为21.4/10万,较2011年升了2.65%,其中Ⅰ期梅毒和隐性梅毒分别上升了10.41%和1350%,尖锐湿疣上升了6.10%。男女病例数之比为0.95:1,中青年占59.37%、职业分布农民、无业人员和商业服务分别占43.46%及25.44%和10.6%。结论:与2011年相比,公主岭市性病疫情呈上升趋势。
刘连印李新民于秀艳
关键词:性病疫情分析
公主岭市1起人间皮肤炭疽疫情调查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做好炭疽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年公主岭市1起炭疽暴发疫情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2010年6月15-30日先后有5人出现典型的炭疽样皮肤病变,患者血炭疽杆菌抗原均为阳性,均确诊为皮肤炭疽病人。[结论]这是1起因私自屠宰病死牛和接触病死牛肉引发的人间皮肤炭疽暴发疫情。
杨占国李新民于秀艳
关键词:炭疽暴发疫情
公主岭市初中生健康素养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了解公主岭市初中生的健康素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学校开展学生健康素养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500名初中学生,通过问卷进行健康素养现状调查,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公主岭市初中生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得分为40.29±6.79;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得分为30.56±8.01;健康基本技能得分为11.04±3.80;健康素养总分为81.89±10.42。单因素分析显示学生生源地、不同年级以及父母的文化程度对初中生的健康素养有影响。结论公主岭市初中生具备一定的健康素养知识,学校、家庭和社会可采取多种措施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健康素养水平。
于秀艳王玙
关键词:初中学生
2010年公主岭市手足口病疫情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公主岭市手足口病发病特点,为今后防控工作提出控制措施。方法利用国家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对公主岭市2010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公主岭市共发生手足口病病例1 688例,发病率为156.75/10万,较2009年上升26.11%,无死亡病例。男性1 022例,女性666例,男女性别之比为1.53∶1。病例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占83.41%;发病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占97.16%;东部8个乡镇发病占发病总数的61.73%;结论该全市手足口病发病区域性聚集分布明显,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多。针对重点人群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卫生意识,是控制该市手足口病最有效的措施。
杨占国李新民于秀艳
关键词:流行病学特征
公主岭市2009~2013年水痘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水痘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公主岭市2009~2013年水痘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发病1701例,年均发病率为31.22/10万,无死亡病例。发病居前10的乡镇共报告979例,占发病总数的57.55豫。发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发病性别比为1.40:1。发病年龄集中在4~15岁,共报告1366例,占发病总数的80.31豫。从职业上看,学生、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共发病1583例,占发病总数的93.06豫。1年有两个发病高峰,高峰期间共发病1462例,占发病总数的85.95%。结论水痘疫情仍很严峻,落实综合性防控措施是控制水痘疫情的关键。
鲁英伟李新民于秀艳
关键词:水痘
2004~2012年公主岭市艾滋病疫情分析
2014年
目的了解公主岭市艾滋病(AIDS)流行现状,为进一步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公主岭市2004--2012年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和AIDS病人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12年报告HIv感染者/AIDS病人51例,其中病人33例,死亡15例,病死率为29.41%;男性占84.31%,女性占15.69%;21~30岁占13.73%,31~40岁占41.18%,41~50岁占17.65%,51~60岁占13.73%,61岁以上占13.73%;以经性途径传播为主,占90.20%,职业以农民为主,占50.98%。结论2004-2012年公主岭市艾滋病发病率上升明显。
刘连印李新民于秀艳
关键词:艾滋病疫情
2014年公主岭市中小学生传染病知识知晓及获取方式调查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了解公主岭市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对传染病知识的知晓情况及获取方式,为学校开展传染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9~12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公主岭市5所学校的1 59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采用《全国中小学校传染病管理状况及相关因素调查(学生用表)》。结果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均对流行性感冒的知晓率最高,分别为81.89%、88.74%、93.43%;对肺结核的知晓率最低,分别为21.59%、45.21%、55.05%。各个年级间各种传染病的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学生传染病知识的获取方式主要是医生(65.59%)、家长(64.09%)、老师(59.10%);初中生传染病知识的获取方式主要是老师(71.04%)、医生(68.18%)、家长(67.68%);高中生传染病知识获取方式主要是上网(69.53%)、家长(67.17%)、医生(67.00%)(P〈0.01)。小学生获得传染病知识喜欢方式主要是观看电视节目(57.86%)、课题教学(39.90%)、多媒体录像(36.41%);初中生传染病知识获取方式主要是观看电视节目(57.74%)、网络新媒体(51.52%)、宣传折页(47.14%);高中生传染病知识获取方式主要是观看电视节目(59.60%)、网络新媒体(59.43%)、宣传折页(55.22%)。结论公主岭市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传染病的知晓水平高低不等,获取方式与需求方式不同。
于秀艳王玙王雪峰
关键词:传染病健康教育
公主岭市农村成年人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公主岭市农村成年人慢性病的相关影响因素,为针对性预防和控制此类疾病提供帮助。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公主岭市农村成年人慢性病情况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患慢性病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共收集有效调查问卷592份,189例患有慢性病,患病率为31.92%。经单因素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在人口学特征和生活方式方面中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构成比例上以及吸烟频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体格检查方面2组在腰围、BMI指数、收缩压和舒张压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腰围、收缩压、文化程度与慢性病发生有统计学关联,OR(95%CI)分别为1.09(1.06~1.11)、1.05(1.01~1.09)、1.03(1.01~1.04)、1.29(1.02~1.63)。结论公主岭市农村成年人慢性病患病率较高,且与年龄、血压及文化程度等因素有关。
于秀艳王玙
关键词:慢性病农村居民影响因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