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宏伟

作品数:7 被引量:101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3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气候
  • 3篇流域
  • 2篇气候变化
  • 2篇径流
  • 2篇河流域
  • 2篇变暖
  • 2篇出山径流
  • 1篇丹霞
  • 1篇丹霞地貌
  • 1篇地貌
  • 1篇地下水
  • 1篇地下水位
  • 1篇地下水位变化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成因
  • 1篇地质构造
  • 1篇多尺度
  • 1篇山区流域
  • 1篇疏勒河流域
  • 1篇水利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
  • 2篇黄委会黄河上...
  • 1篇水利部黄河水...

作者

  • 7篇丁宏伟
  • 6篇蓝永超
  • 5篇胡兴林
  • 3篇沈永平
  • 3篇宋洁
  • 3篇喇承芳
  • 1篇尹振良
  • 1篇肖洪浪
  • 1篇高前兆
  • 1篇邹松兵

传媒

  • 4篇冰川冻土
  • 2篇山地学报
  • 1篇干旱区地理

年份

  • 2篇2014
  • 4篇2012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气候变暖背景下祁连山西部山区水循环要素的变化——以疏勒河干流上游山区为例被引量:11
2012年
根据祁连山区西部托勒气象站与疏勒河上游昌马堡水文站、鱼儿红雨量站的气温、降水、径流等观测数据,对近50年来疏勒河山区流域气温、降水、径流等水循环要素的变化特征与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祁连西部山区年平均气温呈持续上升的态势,并在1990年代中期后出现一个突变,突变后气温上升速率较突变前明显加快。从气温的季节变化上看,冬季升温的幅度明显大于其他各季,从气温的区域变化来看,中低山地带的气温升幅要大于中高山地带。分析结果还显示,祁连山区西部年降水量总体上亦呈增长的态势,但年际波动比较剧烈。少雨年主要在1990年代以前,多雨年在近20 a;从季节变化上看,夏季降水量变化比较稳定,增减趋势不明显,其他各季降水量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冬季降水量增幅明显。受降水与气温加速上升所带来的冰雪融水增加的影响,疏勒河出山径流的年平均与四季流量亦呈显著增加的态势。考虑到山区夏季降水并未增加,故占年径流量比重较大的夏季径流量的增加主要是冰雪融水的贡献。
蓝永超胡兴林丁宏伟喇承芳宋洁
关键词:疏勒河流域气候变化出山径流
祁连山西段党河山区流域气候变化及其对出山径流的影响与预估被引量:21
2011年
依据祁连山西段党河山区气象台站的气温、降水和出山口水文站的径流等观测数据,分析1960-2010年51a来党河出山径流量的变化特征、趋势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近51a来,党河山区气候转暖湿明显,气温上升,降水量增加、冰川消融增加.受山区气候变化影响,出山径流量总体亦呈增长趋势.从径流的补给来源与季节水量变化上讲,与主要受降水影响的河西走廊中、东部的黑河、石羊河水系不同,由于党河河源分布的冰川面积较多、个体较大,冰川融水受气温变化的影响更甚于降水.预计在未来几十年内,山区气候继续受向暖湿转化的影响,党河出山径流量呈持续增长的可能性较大.
蓝永超沈永平高前兆胡兴林丁宏伟喇承芳宋洁
关键词:气候变化出山径流全球变暖
张掖丹霞暨彩色丘陵地质成因及与南方丹霞地貌之对比被引量:9
2014年
利用实际调查测试资料和已有研究成果,在简述丹霞暨彩色丘陵区自然地理条件、地层构造及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全面阐述了祁连造山带前古生代、古生代—中生代地质构造发展变化过程。认为丹霞暨彩色丘陵成景地层大约形成于中生代末期100~140 Ma BP前后的早白垩纪,沉积环境为河流-湖泊相红色及杂色层状碎屑岩沉积,总厚度大于5000m。以青藏高原隆升为契机,宏观分析了新生代以来喜马拉雅、青藏、昆(仑山)黄(河)、共和四大构造运动及其由此引起的外动力条件的变化对丹霞暨彩色丘陵地貌各个阶段的演化并最终成型的影响和控制。认为喜马拉雅构造运动末期8 Ma BP前后,隆升效应波及到祁连山区,成景地层受到挤压抬升和变形缩短,进而发生轻微褶曲并被长期风蚀、水侵及夷平;6~7 Ma BP上新世,丹霞暨彩色丘陵地貌的雏形基本形成;昆(仑山)黄(河)运动结束后,大约0.2~0.4 Ma BP中更新世,张掖丹霞暨彩色丘陵地貌已完全形成;共和运动期间丹霞暨彩色丘陵地貌区祁连山平均上升幅度为1.32~2.34 mm/a。微观分析了幼年期、中年期、老年期及消亡期丹霞地貌的形成机理和外观特征;从沉积物Fe3+/Fe2+含量及当时环境下的氧化—还原程度诠释了彩色地层的形成原因;从沉积环境、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层时代及类型等方面剖析了张掖丹霞暨彩色丘陵与我国南方丹霞地貌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丁宏伟王世宇尹政姚兴荣冯建宏张旭儒
关键词:丹霞地质构造
黑河干流拟建水利工程对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0
2012年
依据典型年份实际调查资料和以往研究成果,采用地下水均衡方法,定量对比分析了黑河拟建水利工程对下游地区地下水资源变化趋势,并利用Visual Modflow三维地下水非稳定流软件系统模型对下游盆地未来20a(2008—2028年)地下水位及其生态环境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拟建工程实施20a后黑河下游地下水位总体上处于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呈逐年减少状态直至趋于新的动态平衡.金塔-鼎新盆地地下水位下降幅度最大的地段是黑河沿岸为0.51~0.87m,但由于人工农业绿洲补充,故生态环境不会有大的改变.额济纳盆地地下水位下降幅度最大的地段是古日乃及外围,分别为1.0m以上和0.5~1.0m,将引起植被的衰亡和种群的更替变化;大部分地段地下水位下降幅度介于0.0~0.50m之间,对现有的生态与环境影响不显著;桃来三达-额济纳旗以北地下水位呈现上升趋势,上升幅度为0.10~0.87m,东居延海一带上升幅度大于0.87m,这一地区植被长势趋于良好,植被覆盖率会有所增加,将形成围绕海子的天然绿洲.
姚兴荣丁宏伟沈永平蓝永超赵玉苹曹晓辉尹政
关键词:地下水位变化黑河干流
黑河流域水资源转化特征及其变化规律被引量:19
2012年
黑河流域水资源主要以冰雪水资源、地表水资源与地下水资源的形式存在.上游祁连山区分布有现代冰川428条,发育大小河流共计29条,多年平均出山径流量37.83×108 m3.a-1;中下游走廊平原由松散沉积的第四系盆地组成,接受出山河水及引灌河水的入渗补给,是地表水资源的重复表现形式,地下水补给量为25.637×108 m3.a-1.受构造-地貌条件的制约,自南部山区至北部盆地,地下水与河水之间经过5个不同地带有规律的、大数量的、重复的转化过程,形成完整统一的"山区地下水-出山地表水-中游盆地地下水-中游盆地地表水(泉水)-下游盆地地下水"水资源循环转化系统.
丁宏伟胡兴林蓝永超沈永平尹政李莉
关键词:水资源特征黑河流域
黑河中上游段河道渗漏量计算方法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8
2012年
通过河道断面法对黑河中上游河段河道渗漏量进行了比测试验,结果表明:河床岩性组成、河流平面几何形态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对输水方式的改变等对河道渗漏量影响显著.黑河实施全流域调水前后河道渗漏量发生显著的跳跃性变化,莺落峡至312桥区间河道渗漏量调水前为1.2543×108 m3,调水后为4.3747×108 m3,调水后较调水前河道渗漏量增加3.1203×108 m3;河道流量越小其相应损失率愈大,河道流量越大,其相应损失率愈小,由此得出各河段不同流量单位河长的损失率服从倒数函数分布.研究结果是在黑河中上游实体河道上进行上下断面流量比测试验的基础上得出的,符合该河段的实际情况,可作为黑河中游地表水、地下水转化分析、地下水流系统模拟、流域水资源重复利用、水量调度计算各种模拟模型验证河道渗漏量的基础资料.
胡兴林肖洪浪蓝永超王静丁宏伟
关键词:计算方法
河西内陆河流域山区近50余年来气温变化的多尺度特征和突变分析被引量:9
2014年
基于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缘祁连山区及附近有关气象站1960—2011年的气温观测数据,利用线性倾向分析、滑动平均法、Mann-Kendall法等方法,对甘肃河西内陆河流域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水系上游祁连山区气温系列的多尺度变化特征与突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0余年来,该区域气温变化与青藏高原整体的气温变化基本一致,但又有着鲜明的区域差异。具体表现为:三大水系上游山区气温的年代际、年际、各个季节的变化总体上均呈现显著的上升态势,但受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各水系上游山区气温上升的幅度有所不同,气温的气候倾向率总体上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增加的趋势。位于祁连山区东部的石羊河上游山区年平均气温突变发生时间在1980年代中期前后,位于祁连山区中、西部的黑河、疏勒河水系上游山区年平均气温发生突变的时间为1990年代后期。但东部的石羊河上游山区气温跳跃幅度较小,中、西部的黑河、疏勒河水系上游山区,尤其是西部的疏勒河水系上游山区气温跳跃幅度较大。2000年代是近50余年来河西内陆河三大水系上游山区最暖的10 a。与年平均气温和其他各季节气温相比,各水系山区冬季(11月至次年2月)气温升幅最大,黑河、疏勒河山区春季气温升幅最小,石羊河山区夏季气温升幅最小。
蓝永超胡兴林丁宏伟喇承芳宋洁邹松兵尹振良
关键词:青藏高原气候突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