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蓉
- 作品数:7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对我国纠纷解决体系的法社会学思考被引量:1
- 2008年
- 我国处于历史转型时期,现存的以司法为核心的纠纷解决体系已难以应对多元化的利益观和价值观所带来的各种纠纷剧增的压力。从法社会学的角度思考,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要为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奠定所需要的社会基础,才能更好地实现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的制度构建及其价值目标,保证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
- 陈蓉
- 关键词:纠纷解决和谐社会
- 人工智能体技术成果专利保护模式探究
- 2020年
- 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引导、伦理的规范和法律规制。国家政策性文件明确人工智能未来发展应当遵循的原则,伦理规范为人工智能发展营造健康有序的环境,法律制度为人工智能走向国际保驾护航。一项新兴技术的兴起是否需要对法律进行修改应从多方面进行考量。文章认为,可借鉴国外经验,从我国实际出发,构建宏观监管、伦理规范和专项保护相结合的动态保护模式,寻求促进与保护并行的保护机制,实现人工智能产业的良性发展。
- 陈蓉
- 关键词:伦理规范
- 论宪政精神之于我国的宪政建设被引量:3
- 2008年
- 西方宪政基本精神包括正义、理性、自由、平等、协商、契约等价值理念。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宪政精神的形成先天不足。近现代宪政运动中,宪政精神的传播又后天失调。宪政建设必须在正确认识、合理转化传统观念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宪政精神的树立和传播,解决传统思想文化与先进宪政理念之间的碰撞和落后的公民意识与先进的宪政设计之间的冲突,为我国的宪政发展和建设奠定更稳固的思想基础。
- 陈蓉
- 关键词:宪政宪法
- 人工智能生成物的权利归属探讨
- 大数据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对我国法律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人工智能生成物这一新概念的出现引发学界对《著作权法》中权利主体和权利客体的深入探讨。本文通过学习学界现有的立法讨论,认为人工智能不能作为与自然人和法人并列的第三...
- 陈蓉
- 关键词:著作权法权利主体邻接权
- 我国法治建设的新思辨——解析儒家传统守法思想被引量:1
- 2007年
- 儒家的守法思想很大程度上就是对礼、德的遵守及对统治秩序的服从。礼治、德治、人治是儒家传统守法思想的核心,其丰富的思想内涵早已超越的时代和历史背景的局限,现在看来对我国现代法治建设仍具有进步意义和挖掘价值。解析、挖掘儒家守法思想,自觉地激活传统中有利于现实,有利于发展的成分,传统思想才能成为法治建设的动力而不是阻力。
- 陈蓉
- 关键词:儒家守法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