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飞艳

作品数:11 被引量:28H指数:5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贵州省高层次人才科研条件特助经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水库
  • 3篇岩溶
  • 3篇岩溶区
  • 3篇龙滩水库
  • 3篇二氧化碳分压
  • 2篇水体
  • 2篇通量
  • 2篇夏季
  • 2篇空间分布特征
  • 2篇光照
  • 2篇PCO2
  • 1篇电站
  • 1篇岩石
  • 1篇岩石风化
  • 1篇氧化碳
  • 1篇异重流
  • 1篇营养化
  • 1篇载力
  • 1篇支流
  • 1篇溶解无机碳

机构

  • 1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电建集团...

作者

  • 11篇焦树林
  • 11篇邓飞艳
  • 8篇张倩
  • 1篇孙婷
  • 1篇梁虹
  • 1篇陈栋为
  • 1篇罗书文
  • 1篇邓亚东
  • 1篇郭艳娜

传媒

  • 2篇水文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2篇人民珠江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人民长江
  • 1篇热带地理
  • 1篇人民黄河
  • 1篇湿地科学

年份

  • 1篇2019
  • 7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土地利用空间差异对典型喀斯特泉域化学风化碳汇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为了研究土地利用等人类活动对岩溶作用碳汇的影响规律,采用野外调查和遥感影像相结合的方法,获取2个毗邻的典型喀斯特特小流域土地利用数据特征。利用现场实测水体理化参数,采用径流系数法分别计算其碳汇通量和碳汇强度。对比分析两流域的土地利用类型和岩溶碳汇强度的差异,结果显示:1)陈旗和灯盏河2个喀斯特流域的化学风化碳汇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特征,其碳汇强度分别为1.24×106和1.44×106 mol/(km2·a)。2)流域内土地利用类型及其上、下游配置关系,尤其是水田的上、下游配置差异,是导致岩溶作用碳汇强度差异的重要原因。人类活动是调控岩溶作用碳汇的有效途径之一。
孙婷邓飞艳焦树林
关键词:土地利用岩石风化喀斯特流域
龙滩水库表层水体CO2分压和水化学特征被引量:5
2018年
为了探究喀斯特地区岩溶水库水体化学特征和CO2源/汇机制,于2016年7月16日和2017年1月7日,在龙滩水库采集了水样,测定水样的理化指标,计算水体CO2分压和CO2扩散通量。研究结果表明,在2016年7月16日(丰水期),表层(0~20 cm深度)水体CO2分压为64.50~294.22 Pa,平均值为171.48 Pa;在2017年1月7日(枯水期),表层水体CO2分压为339.72~575.05 Pa,平均值为466.77 Pa。在7月16日,水体CO2分压分别与电导率和总溶解固体物含量显著正相关,在1月7日,其与碱度显著正相关;在两个采样日,水体CO2分压都分别与pH、氧化还原电位显著负相关。丰、枯水期的水体CO2分压都处于过饱和状态,水体CO2向大气中迁移,即此时水体为大气CO2的源。在7月16日,水库中水体CO2扩散通量为2.73~28.95 mmol/(m^2·d),平均通量为14.94mmol/(m^2·d);在1月7日,其为34.16~61.61 mmol/(m^2·d),平均通量为49.07 mmol/(m^2·d)。
赵宗权曹玉平焦树林袁热林邓飞艳邓飞艳
关键词:水化学特征龙滩水库
喀斯特地区水库回水区夏季水体二氧化碳分压变化特征及交换通量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为了解万峰湖水库回水区夏季水体溶解CO_2变化规律及水体"源/汇"特征,于2016年夏季对万峰湖回水区水体溶解CO_2分压进行走航监测,现场利用水质参数仪测定水体物化参数,其余水质参数于实验室进一步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回水区表层水体pCO_2值变化范围在150.58~220.05Pa之间;水体剖面上,表层水体pCO_2值最低,随水体深度增加pCO_2值逐渐增大,在80 m处到达最大值;回水区不同于大部分云贵高原湖泊和水库,水体pCO_2表现为过饱和状态,经研究分析认为回水区周围环境、水体自身富氧条件与水体中大量物质分解是引起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利用相关公式计算,回水区CO_2释放通量为27.4~44.2mmol·(m^2·d)^(-1),均值为37.1 mmol·(m^2·d)^(-1),水体表现为大气CO_2的"源"。
张倩焦树林焦树林邓飞艳梁虹曹玉平
关键词:回水区二氧化碳分压温室气体
岩溶深水水库干流及支流夏季二氧化碳分压及扩散通量被引量:5
2018年
以云贵高原岩溶深水水库——万峰湖为例,于2016年9月对该水库水体进行连续走航观测及分层采样,测定水体温度(T)、酸碱度(pH)、电导率(Cond)、总溶解固体物(TDS)、氧化还原电位(ORP)及碱度(ALK),通过水化学平衡原理及亨利定律计算水体二氧化碳分压(pCO_2).结果表明:干流表层pCO_2为128.84~222.51 Pa,均值为184.03 Pa;支流表层pCO_2为140.32~285.00 Pa,均值为216.78 Pa.剖面上,干流pCO_2为128.84~1076.81 Pa;支流pCO_2为140.32~657.23 Pa,干、支流剖面pCO_2随水深度增加而升高.TDS浓度为203.0~286.7 mg·L-1,溶解无机碳(DIC)浓度为2.56~3.37 mmol·L-1.相关分析表明:水体pCO_2与ORP呈显著正相关,分析认为受水生生物作用影响,水生生物消耗表层溶解CO2使表层水体pCO_2较低.同时,pCO_2与TDS、DIC呈正相关,说明万峰湖流域内溶蚀作用控制的河流碳酸盐体系是影响水体pCO_2的主要原因.干、支流水体pCO_2处于过饱和状态,成为大气CO2的源.根据Wanninkhof提出的淡水水-气界面交换系数的通量模式,估算干、支流水-气界面CO2交换速率分别为0.16、0.19μmol·m-2·s-1,其扩散通量干流为9.77~20.84 mmol·m-2·d-1,均通量为15.30 mmol·m-2·d-1;支流为11.55~27.88 mmol·m-2·d-1,均通量为19.72 mmol·m-2·d-1.与世界其它河流、水库相比较,水库干、支流二氧化碳扩散通量比热带地区河流Amazon、Curua-Una、Tucurui小;与温带地区黄河相比,扩散通量要大;与亚热带岩溶区水库相比差异不明显.
曹玉平袁热林焦树林张倩张倩
关键词:岩溶区PCO2
龙滩水库夏季溶解无机碳、氮空间分布特征
2019年
为探究筑坝对河流溶解无机碳、溶解无机碳氮空间分布的影响,2016年9月(丰水期)在岩溶区深水水库(龙滩水库)进行分层采样,获取水体主要的理化参数,运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揭示了水中溶解无机碳(DIC)、氮(DIN)及溶解无机碳氮比(C/N)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龙滩水库夏季出现明显热分层现象,导致总溶解固体、酸碱度、碱度、DIC、DIN出现空间分层;除水温、p H外,水中主要理化参数在空间上变异较大,DIC、DIN、C/N的空间变异总体表现为DIC>C/N>DIN;库区DIC、DIN、C/N的水平变异呈现从坝前向库尾逐渐递减的趋势;由试验随机误差产生的空间异质性较小,自然结构因素对DIC、DIN、C/N引起的空间异质性起主导作用。
曹玉平袁热林焦树林张倩张倩
关键词:溶解无机碳空间异质性岩溶区
龙滩水库枯水期N、P元素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3
2018年
为研究龙滩水库枯水期溶解态氮、磷营养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在龙滩水库枯水期(2017年1月份)进行分层采样,现场测定水体理化性质及实验室分析水中营养盐浓度。结果表明:龙滩水库水温出现明显垂直分层:0~10m为温跃层;10~60m为混合层;60m以下为底温层;pH值为7.63~7.92,水体呈弱碱性。溶解无机氮(DIN)平均浓度为4.75mg/L。水体溶解性氨氮、硝态氮、亚硝态氮平均值为0.07mg/L、2.62mg/L、2.05mg/L,分别占DIN的1.6%、55.2%、43.2%,硝态氮、亚硝态氮是组成龙滩水库溶解无机氮的主要成分。磷酸盐平均浓度为0.04mg/L。参照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标准,N/P(质量比)比值为73.84,说明龙滩水库枯水期属于磷限制潜在性富营养状态,营养状态空间分布特征:坝前水体>双江口>红水河镇>小马场。
曹玉平袁热林焦树林张倩张倩
关键词:富营养化龙滩水库
光照水库夏季分层期间二氧化碳分压分布特征被引量:8
2018年
为了解新建水库二氧化碳分压(pCO_2)的空间分布规律,在光照水库夏季分层期间(2016年9月)进行分层采样,获取水体主要的理化参数及测定水体主要营养盐(NH_4^+-N、NO_3^--N、PO_4^(3-)-P)浓度,根据水化学平衡原理及亨利定律计算水体二氧化碳分压。结果表明:光照水库夏季水温出现热分层且可分为3层,0~10 m为表水层;10~30 m为温跃层;30 m以下为底温层。表层水体pCO_2变化范围为125.30~179.35 Pa,均值147.11 Pa,低于世界河流平均水平,表现为大气CO_2的源。pCO_2垂直空间分布随着水深度的增加而升高,库底达到最大值。相关分析表明:光照水库pCO_2与温度(t)、pH、NH_4^+-N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总溶解固体物(total dissolved solids,TDS)、碱度(alkalinity,ALK)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水生生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岩溶库区碳酸盐体系是控制光照水库pCO_2的主要机制。
曹玉平袁热林焦树林张倩张倩
关键词:二氧化碳分压
喀斯特洞穴利用方式研究——以乌蒙山赤水河河谷带为例
2017年
中国喀斯特区域分布十分广泛,是世界三大岩溶区之一。岩溶洞穴资源更是不可忽视的喀斯特自然资源。以乌蒙山赤水河河谷地区为例,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勘探、测量以及数据的分析和图件处理,探讨该区域洞穴分布情况、发育特征和规模以及主要的洞穴利用方式、价值,结果表明:研究区18个洞穴大多以裂隙、地下河道发育为主,主要的构造带为"川黔构造带",区内大小洞穴均有出露,有较高的综合价值;研究区18个洞穴的利用方式以提供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储藏以及旅游为主,兼具发电、宗教、军事、艺术、生产等其他利用价值;加强对喀斯特洞穴地质构造的实地勘察、正确认识与相关研究,需采取逐步开发与研究保护并重的措施。对研究区洞穴的进一步探索及其持续开发和利用有一定指导与促进意义。
邓飞艳焦树林邓亚东罗书文袁热林
马岭河河口段水-气界面二氧化碳排放特征被引量:5
2018年
为研究峡谷型河流入库过程中河流二氧化碳分压(pCO_2)分布特征及水-气界面碳交换通量,于2016年9月,在万峰湖水库主要支流马岭河进行连续不间断走航采样调查,经现场测定和实验分析水体理化参数,利用亨利定律计算水体二氧化碳分压(pCO_2)。结果表明:马岭河pH值在7.7~8.16之间,呈弱碱性。表层水体pCO_2值为140.32~382.58 Pa,均值236.71 Pa,pCO_2从河口到上游呈下降的趋势。马岭河水体表层pCO_2是空气二氧化碳分压的3~10倍,河流表现为碳源,二氧化碳释放通量在6.53~22.09 mmol/(m^2·d)之间,均值12.70 mmol/(m^2·d)。碳排放量呈现从河口向河流上游地区强源-弱源的空间变化特征。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pCO_2与温度、pH呈现显著负相关(-0.57*,-0.94**);与氧化还原电位(ORP)呈显著正相关(0.54*),说明水生生物光合作用和流域内碳酸盐体系影响水体pCO_2的分布。
曹玉平焦树林邓飞艳邓飞艳张倩
关键词:PCO2碳通量
岩溶区峡谷型水库水体理化特征及其成因探究——以光照水库为例被引量:3
2018年
为探明岩溶区新建峡谷型水库的水体理化特征与成因,于2016年9月选取北盘江中游光照水库,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对温度(T)、电导率(EC)、总溶解固体物质(TDS)、pH及氧化还原电位(ORP)等水质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体出现热分层,依次可划分为表层温跃层(0~10 m)、中层斜温层(10~50 m)和底层滞温层(50 m以下);水体pH在7.8~8.1之间,呈弱碱性;受水动力条件影响,ORP在沿流程方向各深度水体表现出明显的递减规律,其垂直方向上的分层不明显;TDS与电导率受水温的控制,均表现出较好的分层现象。研究发现,水库水质参数受太阳辐射、异重流、生物光合作用、有机质矿化降解等的控制,其中生物作用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
袁热林焦树林曹玉平邓飞艳邓飞艳
关键词:异重流光合作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