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宗远

作品数:44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4篇专利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20篇关节
  • 11篇膝关节
  • 9篇韧带
  • 9篇双平面
  • 8篇关节置换
  • 7篇手术
  • 7篇脊柱
  • 6篇置换术
  • 6篇术前
  • 6篇前交叉韧带
  • 6篇交叉韧带
  • 5篇手术术前
  • 5篇膝关节置换
  • 5篇脊柱手术
  • 5篇翻身
  • 5篇车床
  • 4篇术后
  • 4篇股骨
  • 4篇股关节
  • 4篇床体

机构

  • 42篇上海交通大学...
  • 30篇上海交通大学
  • 9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体育学院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教育部
  • 1篇同济大学
  • 1篇长治医学院附...
  • 1篇莱顿大学医学...

作者

  • 44篇蔡宗远
  • 12篇赵杰
  • 10篇孙鑫
  • 7篇马捷
  • 5篇郑楠
  • 4篇戴尅戎
  • 3篇潘晓岗
  • 3篇蔡斌
  • 3篇王聪
  • 3篇干耀恺
  • 3篇陈云苏
  • 3篇王少白
  • 2篇徐丽丽
  • 2篇陈宇翔
  • 2篇赵金忠
  • 2篇程黎明
  • 2篇徐才祺
  • 2篇海涌
  • 1篇李慧武
  • 1篇胡海

传媒

  • 28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华关节外科...

年份

  • 9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1篇2021
  • 9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6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使用闭链运动比开链运动更安全?在体韧带伸长量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传统认为,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使用闭链运动比开链运动更安全,然而近来研究发现开链运动可更早恢复运动水平,目前两种运动的选择与使用时机尚无定论。测量开链或闭链运动时ACL在体动态长度变化,为前叉重建术后康复提供参考。方法征集15名健康志愿者,配准膝关节CT模型与双平面X线影像,得到两种闭链运动(坐到站、箭步深蹲)以及两种开链运动(无及10 kg负载的单腿主动伸膝)下的精准胫股关节6自由度运动数据。
王雨凡王聪蔡宗远
关键词:双平面胫股关节X线影像伸长量
一种脊柱手术术前翻身用推车床
本发明涉及一种脊柱手术术前翻身用推车床,包括升降模块和翻转模块,所述翻转模块安装在升降模块的顶部,其中所述的翻转模块包括床体、固定支架、转轴和限位机构,所述转轴沿床体的纵向中心线方向穿过床体,并且两端连接固定支架,所述限...
孙鑫杨洋洋蔡宗远马捷赵杰
文献传递
一种脊柱手术术前翻身用推车床
本发明涉及一种脊柱手术术前翻身用推车床,包括升降模块、翻转模块和连接模块,所述的翻转模块安装在升降模块的顶部,所述的连接模块设置在升降模块的一侧,所述的翻转模块包括床体、铰链和固定支架,所述的床体一侧和固定支架的一侧通过...
孙鑫杨洋洋蔡宗远赵杰
个体化腰椎有限元模型韧带材料参数估算方法开发
2021年
目的腰椎有限元模型(LFEM)广泛应用于植入物开发、手术预后评估等方面,但由于建模的差异,不同的LFEM在相同的材料参数下难以获得理想的力-角度滞回曲线,其计算结果受到质疑。提出一种基于脊柱运动学结果的有限元模型韧带材料参数的估算方法,以满足LFEM的建模需要。方法根据文献脊柱离体实验的数据,在不同扭矩(5.0、7.5、10.0 N·m)和轴向载荷(600 N)下。
杨洋洋潘晟轩赵杰赵杰
关键词:离体实验韧带有限元模型轴向载荷腰椎个体化
牙颌仿真模型生成方法、系统、牙齿矫治器
一种牙颌仿真模型生成方法,包括:获取牙颌模型,牙颌模型至少包括牙齿本体、牙周膜及牙槽骨;将牙颌模型进行网格化,获取网格模型,所述网格模型中各顶点的位置变化反映了牙颌模型的几何形状的变化;对网格模型中的各个网格单元赋予相应...
潘晓岗蔡宗远
文献传递
单髁膝关节置换术后髌股关节表现出更大的内旋、内翻和内侧脱位
2024年
目的单髁膝关节置换是一种仅替换膝关节受损单髁的新兴手术,但存在术后膝前痛的并发症,高达48%的UKA患者在术后两年出现症状。膝前痛是髌股关节病变的常见表现之一。髌股关节由股骨与髌骨组成,主要功能是利于髌骨在髁间窝内的运动。然而,目前针对UKA术后髌股关节的研究多采用静态X射线平片,无法体现动态髌股关节功能。方法本研究纳入13名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单侧膝关节接受UKA的患者,建立3D模型、DFIS扫描获得动态2D影像,配准获得4D运动分析模型,获得UKA对不同功能运动下髌股关节运动特征的影响。结果(1)UKA术后患侧髌骨在站立位的初始位置较正常侧髌骨更靠内侧(+2.80 mm),在屈曲角度增大的过程中继续内移持续到48°。(2)在屈曲过程中UKA术后患侧的髌骨存在更明显内翻(+5.02°)。(3)随着屈曲角度增大,UKA术后患侧的髌骨表现出更明显内旋(+2.20°)。结论UKA术后患侧髌骨的明显前移可能导致与股骨的接触减少,髌股关节应力增大,引起软骨退变和疼痛。髌骨前移可能造成髌腱的不自然伸长,影响其固定膝关节的生理功能,间接造成膝前痛。并意味着髌骨运动轨迹的异常,进一步造成软骨磨损。因此,医生在进行UKA的过程中可以考虑将髌骨向外侧摆放,同时注意适当外旋和外翻。
谷天蕴郑楠郑楠王琦王琦
关键词:髌股关节内翻站立位膝前痛X射线平片软骨磨损
一种脊柱手术术前翻身用推车床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脊柱手术术前翻身用推车床,包括升降模块和翻转模块,所述翻转模块安装在升降模块的顶部,其中所述的翻转模块包括床体、固定支架、转轴和限位机构,所述转轴沿床体的纵向中心线方向穿过床体,并且两端连接固定支架,所...
孙鑫杨洋洋蔡宗远马捷赵杰
文献传递
内轴型与后叉置换型人工膝关节在体功能比较
2021年
目的目前仍然缺乏国人使用内轴型(MP)与传统后叉置换型(PS)人工膝关节假体置换(TKA)术后的在体运动学比较。对比两种假体术后步态的运动学差异。方法召集各12名接受单侧MP型与PS型膝关节置换患者,利用动态双平面成像技术,捕捉膝关节在步态过程中在体运动影像,通过假体三维模型与动态影像配准还原膝关节真实三维空间位置。
邹第洋谈佳琪郑楠郑楠陈云苏陈云苏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轴型人工膝关节影像配准TKA
一种脊柱手术术前翻身用推车床
本发明涉及一种脊柱手术术前翻身用推车床,包括升降模块、翻转模块和连接模块,所述的翻转模块安装在升降模块的顶部,所述的连接模块设置在升降模块的一侧,所述的翻转模块包括床体、铰链和固定支架,所述的床体一侧和固定支架的一侧通过...
孙鑫杨洋洋蔡宗远赵杰
文献传递
应用动态双平面成像技术研究在体肘关节主动屈伸运动特征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健康肘关节屈伸运动时关节的相对位移和旋转角度变化,为肘关节不稳以及严重肘关节损伤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0名健康并且无上肢外伤史的受试者。应用动态双平面X线透视成像系统,测量右侧肘关节从旋后最大伸直位至旋后最大屈曲位运动过程中,肱桡与肱尺关节6自由度运动学数据。使用相关性分析评价肘关节不同自由度运动的耦合度。结果从最大伸直位到最大屈曲位,肱尺关节外翻角从15.2°±3.1°降低到5.3°±2.3°,肱桡关节外翻角从19.7°±4.2°减小到8.2°±2.4°,肱尺与肱桡关节外翻角与屈曲角呈线性相关;肱尺关节内外旋角先内旋后外旋,呈二次非线性相关,在屈曲110°时达到最大内旋值(4.0°±4.9°),后达到最大外旋值(5.1°±4.2°);肱桡关节一直呈内旋增大变化,从内旋3.2°±16.0°增加到内旋27.2°±18.0°。结论在正常肘关节屈伸过程中,肱尺关节存在外翻角线性减小、内外旋角先内旋后外旋的非线性变化,肱桡关节存在外翻角线性减小、内旋角线性增大的变化。在屈伸过程中,肘关节并非单纯铰链关节,并且肱尺、肱桡关节存在运动学差异。临床上治疗复杂肘关节损伤、肘关节不稳以及肘关节置换手术时,应考虑关节间不同运动特征,以提高术后临床效果。
邹第洋胡项俊胡海龚伟华蔡宗远
关键词:肘关节屈伸运动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