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荆鹏

作品数:4 被引量:31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建筑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篇路基
  • 1篇单桩
  • 1篇单桩承载
  • 1篇单桩承载力
  • 1篇地基
  • 1篇地铁
  • 1篇地铁隧道
  • 1篇盾构
  • 1篇盾构管片
  • 1篇应力
  • 1篇影响因素
  • 1篇载力
  • 1篇支护
  • 1篇渗流
  • 1篇水力
  • 1篇水力特性
  • 1篇隧道
  • 1篇铁路
  • 1篇土应力
  • 1篇土应力比

机构

  • 4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天津铁道职业...
  • 1篇交通运输部
  • 1篇包头铁道职业...
  • 1篇中国铁道科学...

作者

  • 4篇荆鹏
  • 2篇田亚护
  • 2篇沈宇鹏
  • 1篇毛远凤
  • 1篇程万慧
  • 1篇王辉煌
  • 1篇付小雁
  • 1篇余自若
  • 1篇安明喆
  • 1篇张莉
  • 1篇吴建峰

传媒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铁道科学与工...
  • 1篇第一届全国高...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4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PHC与CFG桩复合地基在高速铁路基底中处理效果试验对比被引量:17
2014年
以京津城际铁路2种不同桩筏复合地基处理形式为工程实例,对比分析PHC桩和CFG桩的单桩承载力、荷载桩–土分担、以及不同位置的荷载和沉降与时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PHC桩的单桩承载力明显大于CFG桩,约为其1.33倍;PHC复合地基段路基的中心沉降量小于CFG桩复合地基段;PHC桩断面的桩–土应力比为17-47,荷载分担比为0.56-0.78,而CFG桩断面桩–土应力比为12-25,荷载分担比为0.42-0.59,说明PHC桩复合地基能尽量减小桩间土的荷载。认为在松软地基上采用PHC管桩不仅能保证复合地基中的成桩效果,也能减小桩间土的荷载承担,从而减小复合地基的总沉降量。
沈宇鹏毛远凤荆鹏程万慧田亚护
关键词:复合地基高速铁路单桩承载力
盾构管片用活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耐久性研究
我国地铁事业的突飞猛进,盾构施工方法凭借其机械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地下铁道和地下管线的施工中.而其配套使用的盾构管片目前存在抗渗性、抗裂性等耐久性方面的问题,影响管片乃至整个地下工程的使用寿命.通过活性粉...
荆鹏余自若吴建峰安明喆
关键词:地铁隧道盾构管片活性粉末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耐久性能
临近既有线基坑支护影响因素的正交分析被引量:13
2014年
以既有线的轨道水平作为控制标准,对基坑尺寸、既有线形式与支护形式等影响因素进行正交优化分析,并与现场沉降结果进行对比。根据极差和方差分析方法,确定了临近既有线轨道水平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顺序,分析了是否考虑渗流影响下的的轨道水平。分析结果表明:临近既有线轨道水平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顺序依次为基坑宽度、既有线路基高度、既有线股道数量(路基面宽度)、基坑深度、支撑点位置、支撑强度、桩长和基坑距坡脚距离;在支护参数中,第1道支撑点位置是主导因素;当考虑渗流后,轨道水平将大大增加。建议在施工过程中,优先考虑基坑宽度因素,且临近既有线的开挖必须在止水条件下进行,应采用优化参数的结构形式,使得轨道水平在3.0mm范围内。
沈宇鹏王辉煌荆鹏田亚护付小雁
关键词:路基工程临近既有线基坑支护渗流
强降雨及高温天气对风积沙路基水力特性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风积沙是内蒙古沙漠地区铁路/公路路基的主要填筑材料。近年来内蒙古地区强降雨和高温事件频发,造成风积沙路基土的体积含水率和孔隙水压力显著变化,抗剪强度衰减,从而引发路基变形和滑坡,危害路基稳定性。为探讨强降雨和高温天气对风积沙路基的水力行为和稳定性的影响,以内蒙古某沙漠地区风积沙路基为研究对象,根据内蒙古中部地区气候特征设计了短时强降雨-蒸发和连续降雨-蒸发2种干湿循环工况,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风积沙路基在不同类型的强降雨-蒸发循环作用下的含水率和孔隙水压力随时间和路基深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强降雨条件下,降雨初期,入渗率等于降雨强度,随着降雨过程持续进行,路基的入渗能力不断降低,当路基表层含水率达到饱和时,入渗速率即为风积沙路基土的饱和渗透系数;相同总降雨量下,连续降雨工况的入渗量较高,因此连续降雨工况下风积沙路基的体积含水率和孔隙水压力变化量和入渗深度均高于短时强降雨工况,连续降雨和短时强降雨工况下的入渗深度分别为5.65 m和3.29 m;降雨导致风积沙路基的体积含水率上升,负孔隙水压力随之下降,高温蒸发对路基水力行为的影响规律则与之相反,随着路基深度增加,强降雨和高温天气对风积沙路基的含水率和孔隙水压力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弱,滞后性增强。研究结果可为沙漠地区风积沙路基的设计和养护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荆鹏张雅琪宋心彤张莉杨海顺于涛王鹏程
关键词:风积沙路基强降雨高温干湿循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