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超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主义
  • 3篇马克思主义
  • 2篇马克思主义中...
  • 1篇当代青年
  • 1篇洞察
  • 1篇洞察力
  • 1篇幸福观
  • 1篇中国化马克思...
  • 1篇思想家
  • 1篇青年
  • 1篇马克思主义者

机构

  • 4篇上海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罗超
  • 3篇何云峰

传媒

  • 2篇工会理论研究
  • 1篇青年学报
  • 1篇理论经纬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简析李大钊的劳动幸福理论(下)
2017年
劳动幸福理论是李大钊最有创见的核心思想之一。在他看来,劳动是解除痛苦的良药和获取快乐的良方;劳动是光荣的,促进经济上的幸福;劳动是公平的,促进道德上的幸福;劳动促使男女平等,促进婚姻家庭中的幸福;劳动创造历史,促进人类整体的共同幸福。因此,他大力主张要构建劳动公平的幸福社会,倡导积极健康的劳动幸福生活。他认为,从劳动的决定作用来看,人民幸福与历史推动力有着极为重要的内在联系;因此,应该注重幸福劳动对经济制度性质的影响,并且将劳动幸福与婚姻家庭关系密切联系起来。李大钊的劳动幸福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过持久而深远的影响,至今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何云峰罗超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陈独秀的劳动幸福观及其对当代青年的启示
2014年
对于何谓"幸福",陈独秀站在当时的中国国情改革角度作出了自己的回答,并以新文化运动的思想主旋律为根本,多角度地阐述了他的"幸福观"。他认为幸福具有相对性、实践性、辩证性、时代性等四个主要特点,青年人应该时刻怀揣对国家之爱、民族之兴的伟大理想而努力学习,刻苦专研,为新时期中国处于世界民族之林发挥自己的光热,对当代青年人建构真正适合当下社会和满足心灵需要的幸福价值观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罗超
关键词:幸福观青年
简析李大钊的劳动幸福理论
2015年
李大钊是早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作为思想家,李大钊的许多思想都是十分深邃且具有独特洞察力的。早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都很重视幸福源于劳动的问题。因此,在李大钊的诸多思想中,劳动幸福理论是其最有创见的核心思想之一。国内外关于李大钊思想的研究不少,但专门探讨其劳动幸福理论的研究却不多见。
何云峰罗超
关键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者思想家洞察力
简析李大钊的劳动幸福理论(上)被引量:1
2017年
劳动幸福理论是李大钊最有创见的核心思想之一。在他看来,劳动是解除痛苦的良药和获取快乐的良方;劳动是光荣的,促进经济上的幸福;劳动是公平的,促进道德上的幸福;劳动促使男女平等,促进婚姻家庭中的幸福;劳动创造历史,促进人类整体的共同幸福。因此,他大力主张要构建劳动公平的幸福社会,倡导积极健康的劳动幸福生活。他认为,从劳动的决定作用来看,人民幸福与历史推动力有着极为重要的内在联系;因此,应该注重幸福劳动对经济制度性质的影响,并且将劳动幸福与婚姻家庭关系密切联系起来。李大钊的劳动幸福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过持久而深远的影响,至今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何云峰罗超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