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缑倩倩

作品数:12 被引量:199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历史地理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土壤
  • 4篇干旱
  • 3篇柠条
  • 3篇群落
  • 3篇晋西北
  • 3篇干旱区
  • 2篇盐渍化
  • 2篇植物
  • 2篇植物群
  • 2篇植物群落
  • 2篇生态系统
  • 2篇湿地
  • 2篇灌区
  • 2篇干旱半干旱
  • 2篇半干旱
  • 1篇新月形沙丘
  • 1篇性状
  • 1篇盐分
  • 1篇盐分离子
  • 1篇盐渍

机构

  • 12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山西师范大学

作者

  • 12篇缑倩倩
  • 7篇韩致文
  • 7篇王国华
  • 5篇屈建军
  • 4篇孙家欢
  • 4篇肖建华
  • 3篇杜鹤强
  • 1篇庞营军
  • 1篇殷代英
  • 1篇谭立海
  • 1篇俎瑞平
  • 1篇安志山

传媒

  • 2篇中国沙漠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土壤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地理科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西北干旱区灌区土壤盐渍化问题研究进展被引量:47
2011年
由于气候及人类活动因素的影响,中国西北干旱区灌区土壤盐渍化问题日趋严重,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综述了西北干旱区灌区盐渍化问题的研究现状、现有的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内容,并提出了存在问题和进一步研究的思路:(1)在干旱区灌区土壤水盐运动研究中,引起灌区盐渍化的盐分来源与去向问题涉及较少,有待深入研究;(2)干旱区灌区灌溉方式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咸水灌溉对灌区土壤盐渍化的影响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3)关于干旱区灌区盐渍化土壤改良研究,可以考虑将各种措施优化组合达到最佳改良效果,这将是今后制定盐渍土改良措施的一个方向。
缑倩倩韩致文王国华
关键词:西北干旱区灌区土壤盐渍化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3年
干旱半干旱区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了解该区目前碳循环研究现状对准确评估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具有重要意义。概述了碳循环的基本概念,归纳了影响干旱半干旱区碳循环的环境因素(辐射,温度,水分条件等),并总结了目前该区域碳通量研究现状。指出目前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仍存在诸多薄弱环节,最后提出今后重点研究的方向:(1)不同时空尺度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2)碳源/汇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过程的研究;(3)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来研究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碳循环;(4)制定统一的野外监测与试验方法。
缑倩倩屈建军韩致文肖建华
关键词:干旱半干旱区碳循环
中国沙尘暴源区及其治理研究述评被引量:24
2012年
沙尘暴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重大影响。系统总结沙尘暴源区以及相应的治理措施的研究成果,不仅能够使人们对沙尘暴的来源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还可以为今后沙尘暴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支持。首先对沙尘暴基本概念与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简要评述,然后综合论述了中国沙尘暴来源的研究现状,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沙尘暴治理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展望。
缑倩倩韩致文杜鹤强孙家欢王国华
关键词:沙尘暴灾害治理措施
新月形沙丘表面100cm高度内风沙流输沙量垂直分布函数分段拟合被引量:29
2012年
为研究新月形沙丘表面不同层位风沙流输沙量的垂直分布函数,实测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典型新月形沙丘表面100 cm高度内(以1 cm分隔)的输沙量。分段拟合分析表明:新月形沙丘迎风坡脚输沙量垂直分布规律不完全服从指数函数,出现与戈壁风沙流结构特征相似的"象鼻效应",在0~3 cm区间内输沙量逐渐增大,3cm以上输沙量随高度呈指数函数衰减;沙丘顶部0~10 cm区间输沙量随高度呈指数函数衰减,10 cm以上呈二次函数衰减;沙丘左翼端输沙量随高度呈幂函数分布,沙丘右翼端0~20 cm内以指数函数衰减,20 cm以上呈三次函数衰减;沙丘背风坡脚风沙流输沙量在0~60 cm和60 cm以上分别呈不同形式的三次函数分布。
韩致文缑倩倩杜鹤强孙家欢
关键词:塔克拉玛干沙漠新月形沙丘
极端干旱区荒漠-湿地生态系统小气候特征与碳通量变化季节对比被引量:6
2014年
甘肃敦煌荒漠-湿地具有极干旱区湿地生态系统和荒漠生态系统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具有重要的特殊性,然而目前关于该区小气候特征以及碳通量变化的研究基本属于空白。利用2012年夏季与冬季甘肃敦煌西湖实验观测资料,从中分别选取资料较好的5个连续晴天,对比分析了该地区荒漠-湿地生态系统冬夏两季局地气候、辐射特征以及碳通量的日变化。结果表明:(1)西湖地区两个季节湍流混合都比较充分,全天以上升气流为主,两季节温差较大,表层土壤温湿度对气温以及太阳加热作用敏感,冬季波动幅度小于夏季;(2)冬夏季辐射各分量具有典型日变化特征,但冬季各分量明显低于夏季,且该地区向下和向上长波辐射比同季节同纬度高海拔地区高;(3)西湖地区生态系统碳吸收的日最大值出现在上午11∶00前后,CO2浓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两个季节均表现为"碳汇",冬季的碳汇作用较弱一些。
缑倩倩屈建军韩致文
关键词:近地层小气候特征能量平衡碳通量极端干旱区
不同扰动方式对沙砾质戈壁地表风蚀量的影响被引量:14
2014年
通过野外风洞实验,测定了不同破坏方式、破坏面积和风速下的沙砾质戈壁风蚀量。结果表明:不同破坏方式引起的风蚀量不同,扰动强度越大造成的风蚀量越多;相同扰动方式下连续破坏造成的风蚀量稍高于间隔破坏。风蚀总量随破坏面积的增大而增加,且服从指数函数。风速为8~10m·s^-1时,扰动的戈壁地表以轻微侵蚀为主;10~12m·s^-1是风蚀量增幅最大阶段;当风速大于12m·s^-1时,以强烈风蚀为主。风沙流中沙物质的主体是细沙和极细沙,在20cm高度范围内,白风沙流下层至上层细沙含量比较稳定,极细沙含量逐渐降低,中沙含量逐渐上升。
殷代英屈建军俎瑞平谭立海安志山肖建华缑倩倩
关键词:风蚀量风速粒度
晋西北丘陵风沙区50年林龄人工柠条林植被群落及其土壤特性变化被引量:7
2022年
为探究晋西北丘陵风沙区50年林龄人工柠条林植被群落特征及土壤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在0(撂荒地),12,18,40,50年的时间序列上,分析柠条生长性状、土壤含水量、土壤养分及植物群落特征等变化动态。结果表明:(1)随着人工柠条林种植年限的增加,柠条盖度和株高在时间梯度上显著增加,具体表现为,种植后期(40~50年)的柠条盖度是种植前期(0~12年)的1.98倍,柠条株高在种植后期(40~50年)是种植前期(0~12年)的1.48倍;柠条密度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显著降低,从种植前期(0~12年)的0.35株/m^(2)减少到种植后期(40~50年)的0.11株/m^(2)。(2)土壤环境因子随着人工柠条林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逐渐恢复,表现为土壤有机碳、pH、土壤速效氮和速效钾在时间梯度上的增加,土壤含水量、含盐量和土壤速效磷呈下降趋势。其中0—20 cm表层土壤恢复程度高于20—100 cm的土壤。(3)在人工柠条林种植前期(0—12年),土壤养分恢复的速率明显低于人工柠条林种植中后期阶段(12~50年),灌丛对土壤表层(0—20 cm)养分有明显的富集效应,随着人工柠条林建立时间的延长,在种植后期(40~50年)时,“肥岛”面积向灌丛间扩展。(4)随着人工柠条林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环境改善,草本植物种类、数量显著增加,优势种也在变化,从种植前期(0~12年)以一年生先锋物种(米蒿和野燕麦)为优势种,演变为种植中后期(12~50年)以多年生草本(披碱草)为优势种。由于天然半灌木(铁杆蒿)入侵,简单的人工柠条林向复杂的灌草群落演变。(5)种植人工柠条林对土壤环境因子及群落多样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通过不同类型植物群落与土壤环境因子的RDA约束排序分析图可以看出,人工柠条林、一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和天然半灌木与土壤环境因子(土壤含水量、土壤养分指标)呈显著的相关关系,不同类型植物群落与土壤环境因�
刘婧缑倩倩缑倩倩赵峰侠王国华
关键词:柠条林植物群落土壤性状
秦王川灌区农田土壤盐分离子特征分析被引量:27
2014年
引大入秦工程实施以来,秦王川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秦王川灌区不同时空下的农田土壤可溶性盐分离子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以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秦王川盆地农田土壤八大离子中,阴离子以SO42-浓度最高,CO32-浓度最低,几乎为零,阳离子以Na+浓度最高,K+浓度最低,主要盐分包括Na2SO4、CaSO4、NaHCO3和Ca(HCO3)2等;土壤中不同盐分离子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体现了盐分的沉积学特征以及其在土壤剖面上的分化关系;土壤的盐分含量在各种因素(灌溉、蒸发、降水以及人为耕作等)影响下,是一个时刻变化的动态过程,这种动态过程可能会在某一时间点达到某种平衡,但这种平衡会被新的因素的加入而打破。
缑倩倩韩致文屈建军孙家欢肖建华
关键词:秦王川灌区农田土壤盐分离子次生盐渍化
晋西北丘陵风沙区柠条锦鸡儿叶片与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被引量:1
2023年
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是晋西北丘陵风沙区主要的退耕还林植物,在维持群落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稳定和土壤环境恢复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探究不同林龄柠条锦鸡儿人工林生态系统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与叶片光合作用和土壤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该研究以晋西北丘陵风沙区不同林龄(0、6、12、18、40和50年)柠条锦鸡儿人工林植物叶片和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柠条锦鸡儿叶片和土壤C、N、P化学计量的变化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随着林龄的增加,柠条锦鸡儿叶片C、N含量显著增加,P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叶片的C、N、P含量分别在434.14–452.26、15.72–28.11、1.32–1.95 g·kg^(-1)之间,其中叶片C、N含量均在林龄50年达到最大值,而叶片P含量在林龄18年达到最大值;叶片C:N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林龄18年达到最大值,N:P呈显著增加趋势,林龄50年达到最大值。叶片的光合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总叶绿素含量)随着林龄增加呈显著下降的趋势,叶片的C、N含量对光合色素含量变化具有显著的影响。2)土壤含水量在0–20 cm土层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尤其在林龄18年之后显著下降;0–20 cm土层中的土壤有机碳(SOC)和全氮(STN)含量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加,土壤全磷(STP)含量无显著变化。土壤C:N、C:P和N:P随着林龄的增加呈增加的趋势。3)柠条锦鸡儿人工林土壤含水量与SOC和STN含量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SOC和STN含量之间也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柠条锦鸡儿叶片N和P含量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叶片C、N含量与土壤SOC、STN、STP含量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含水量呈负相关关系,叶片化学计量比与土壤化学计量比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随着林龄的增加,柠条锦鸡儿人工林主要受P含量及土壤含水量的影响。该研究结果对系
刘婧缑倩倩缑倩倩赵峰侠
关键词:晋西北柠条锦鸡儿人工林叶片土壤
晋西北丘陵风沙区柠条林下草本植物群落组成和种群生态位变化特征被引量:3
2022年
晋西北丘陵风沙区生态环境脆弱,是我国风沙活动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为探究晋西北丘陵风沙区人工柠条林林下草本植物群落组成和种群生态位变化规律,以不同种植年限(撂荒地CK、6、12、18、40、50 a)人工柠条林林下天然草本植物群落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群落组成、重要值及种群生态位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年限柠条林下天然草本植物组成共记录到22科41属52种,其中,种植前期(0-6 a)林下草本植物以一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类群,伴有少数多年生草本植物(3种);种植中期(12-18 a)林下草本植物主要由多年生草本植物(12种)为主,伴生有一年生草本植物(6种)及天然灌木(2种)组成;在种植后期(40-50 a),林下草本植物依然以多年生草本植物(12种)为主。(2)在不同年限柠条林下,草本植物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发生明显变化,种植前期(0-12 a)的优势类群为一年生先锋物种(米蒿和野燕麦),其生态位宽度最宽(9.46、9.34),且与其他物种的生态位重叠程度最大(0.3、0.29);而种植中后期(18-50 a)优势类群变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优势种披碱草与其他物种的生态位重叠程度最大(0.42),说明其为林下植物群落主要的优势种和泛化种。(3)柠条林种植后期(50 a),多数草本植物主要集中分布在生态位重叠系数DCA排序图的中心位置,说明在种植后期草本植物对相同环境的资源竞争激烈,林下草本植物群落处于演替过渡阶段。综上,人工种植柠条林相较于天然恢复(CK),更有利于增加草本植物群落的多样性,但林下植物群落对资源的竞争更为激烈。这些研究结果对干旱半干旱地区风沙区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人工林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缑倩倩缑倩倩王国华赵峰侠
关键词:柠条群落组成生态位特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