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凯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旱区
  • 2篇干旱
  • 2篇干旱区
  • 2篇半干旱
  • 2篇半干旱区
  • 2篇柴胡
  • 1篇性状
  • 1篇优化施肥
  • 1篇油菜
  • 1篇生物学
  • 1篇施肥
  • 1篇农田
  • 1篇农艺
  • 1篇农艺性
  • 1篇农艺性状
  • 1篇种源
  • 1篇物候期
  • 1篇小麦
  • 1篇效应函数
  • 1篇苦参

机构

  • 4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山西大学

作者

  • 4篇石凯
  • 3篇王玉庆
  • 2篇马宏飞
  • 2篇武鹏慧
  • 1篇秦雪梅
  • 1篇段永红

传媒

  • 1篇山西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黄土半干旱区柴胡低耗高效优化施肥模式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为黄土半干旱区寻找柴胡栽培高效低耗施肥方案,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通过田间试验建立了氮、磷、钾3种肥料与柴胡根产量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氮、磷、钾对于柴胡根产量的增产作用大小依次为:磷肥>钾肥>氮肥,其中在试验施肥范围内氮肥和磷肥存在最佳施肥量,而钾肥未达到最佳施肥量。磷肥和钾肥间存在互作效应,高产出现在高磷高钾情况下,最大产量可达700kg/hm2。寻优结果表明,柴胡经济产量在600kg/hm2以上,纯收入在22500元/hm2元以上,95%的置信区间下,优化施肥量为:尿素,150.90~209.14kg/hm2;过磷酸钙,753.38~933.05kg/hm2;硫酸钾,190.96~255.62kg/hm2。氮磷钾施肥量与柴胡产量有紧密的联系;在黄土高原区,需施高钾已达到产量最高。
武鹏慧王玉庆秦雪梅石凯马宏飞
关键词:柴胡根冠比效应函数
山西半干旱区柴胡灌水模式被引量:3
2011年
为提高山西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利用率,在太谷县引种2个柴胡品种,采用4种不同灌水量进行玉米套作柴胡种植试验。结果表明,2个柴胡品种间产量差异显著,狭叶柴胡产量比北柴胡高33.51%;不同灌水量之间产量也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灌水量为40 m3/hm2的柴胡产量最高,其次为不灌水的柴胡;采用黑龙江明水县狭叶柴胡,灌水量为40 m3/hm2时产量最高。山西半干旱地区可以引种狭叶柴胡,以提高柴胡产量和改善柴胡品质。
石凯王玉庆
关键词:半干旱区柴胡灌水量
不同苦参种源生物学特性对比及核型分析
石凯
关键词:苦参物候期农艺性状核型分析
晋南两熟半干旱区“粮药”(半夏)农田生态抗旱耕作模式效益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采用大田试验,设计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在春季起身后套作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小麦/半夏)、冬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收获后复播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油菜-半夏)和春玉米(Zea mays L.)与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间作(玉米+半夏)3种耕作模式,探讨晋南两熟半干旱区适宜半夏的"粮药"耕作模式。结果表明:与油菜-半夏、玉米+半夏耕作模式相比,小麦/半夏耕作模式经济产量最高,生态效益最好;不同半夏品种中,西河半夏(原产地温度相对最低)产量最高,新绛半夏(原产地温度相对较高)产量最低。表明半夏适宜于从低温地区引种到高温地区栽培,可提高产量。与商洛半夏和新绛半夏相比,西河半夏分别增产19.1%和41.9%;小麦/半夏耕作模式为最佳"粮药"耕作模式,其半夏产量与油菜-半夏和玉米+半夏耕作模式相比,分别增产53.4%和70.8%。
王玉庆马宏飞石凯武鹏慧段永红
关键词:小麦油菜半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