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彪
- 作品数:12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数字国土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超深基坑内支撑爆破拆除对围护结构及周边建筑物的影响分析被引量:4
- 2021年
- 以马场道东侧平泰大厦项目超深基坑内支撑爆破拆除工程为背景,介绍了超深基坑在特别复杂环境下内支撑爆破拆除前所采取的相关技术保护措施,对爆破后基坑围护结构及周边建(构)筑物实时变形监测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实践结果表明,该项目围护结构及天然地基居民楼变形均在合理范围内,可为类似基坑工程内支撑爆破拆除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 吴乾坤李金明柴鑫王忠彪
- 关键词:超深基坑内支撑爆破
- 某深大基坑工程深层水平位移变形规律分析被引量:7
- 2019年
- 以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扩建二期北院工程为背景,详细阐述了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的技术原理和计算方法,对典型软弱土地区深大基坑从开挖至回填结束整个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围护结构深层水平位移的变形进行跟踪监测,深入分析基坑不同施工阶段墙体的变形规律及原因所在,为指导施工、验证设计提供有力支持,保证了基坑及周边环境的安全稳定。
- 吴乾坤李大鹏王忠彪
- 关键词:软弱土深大基坑深层水平位移
- 星载宽幅SAR干涉数据处理研究
- 2017年
- 结合ScanSAR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提出了分条带处理的方法,分析了ScanSAR数据处理的关键,对比分析叠片式条带拼接和配准加权拼接两种方法,提出了改进的配准加权方法,并用实验证明了本文提出的分条带处理方法和改进的配准加权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为ScanSAR干涉测量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科学参考。
- 张珂朱文武王宁刘文龙王世进王忠彪
- 关键词:SCANSAR
- 地震水温观测仪器热迟滞性、漏热效应和仪器漂移实验研究
- 2024年
- 参照IEC 60751和ASTM E644-11国际标准,在0~100℃、0~70℃和0~50℃温度范围对石英晶体型、铂电阻型和热敏电阻型地震水温观测仪器(简称测温仪)开展热迟滞性研究,明确局浸法校准漏热效应,分析两者对测量不确定度的贡献,并查明仪器漂移特征。结果表明,测温仪热迟滞性随着测量点温度降低而减小,最大值为0.025 5℃(铂电阻型,50℃测量点);在相同测量点,石英晶体型测温仪的热迟滞性小于铂电阻型和热敏电阻型。采用局浸法校准时,感温元件的浸没深度应不小于30 cm,漏热效应最大值约为0.01℃(100℃测量点)。热迟滞分量对铂电阻型测温仪测量不确定度的贡献最大(约60.7%),石英晶体型测温仪则表现出最佳的测量准确度。不同类型传感器的仪器漂移测量结果接近,极差仅为0.000 3℃/24 h。未来可通过替换感温元件、优化设计、提升工艺和使用大深度恒温槽、保温装置、修正公式等方法提高仪器稳定性,减小校准漏热效应。
- 明晓冉田兴宇王忠彪李文一邓董建生迪迪
- 关键词:测量不确定度
- 地震标准复审研究与建议被引量:2
- 2020年
- 本文通过梳理地震标准复审现状,并对地震标准集中复审开展分析,针对地震标准复审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基于PDCA循环的地震标准复审制度及其支撑体系,探讨如何全面获取地震标准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复审与制修订工作有效的衔接,为推进地震标准化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 王忠彪付慧仙王同庆王世进孟庆筱
- 关键词:PDCA循环
- 便携式地震氡观测仪校准装置与使用方法
- 本发明属于地震氡观测仪校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便携式地震氡观测仪校准装置与方法,包括依次连通的空气进气腔、氡源结构、混合腔、测试腔、气体处理结构,空气进气腔、气体处理结构内均设置有吸附结构,气体处理结构的出气口与外界空气...
- 田兴宇李文一赵立军庞柳青明晓冉王忠彪
- ENVISAT ScanSAR干涉数据处理研究
- 2017年
- ScanSAR干涉测量是一种三维测高模式,而且ScanSAR模式也是SAR卫星的一种工作模式,且具有宽覆盖、大范围和重返周期短的优点。本文结合ScanSAR的工作原理及特点,分析了ScanSAR的成像算法,针对ScanSAR的数据处理的关键点,提出了采用分字条带处理的方法来剔除轨道误差,消弱拼接、大地水准面差距、大气效应的误差。在此基础上,使用GAMMA软件给出处理流程,然后通过对ENVISAT卫星的青藏高原宽幅数据的处理,进行实验对比,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并为ScanSAR干涉测量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参考。
- 张珂丁宁徐东卓王忠彪陈方圆
- 关键词:SCANSAR青藏高原
- 四川地区地震前跨断层数据异常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概述四川7.0级以上大震前观测场地的异常情况。在核实2个大震震前异常的基础上,将传统异常判别方法进行汇总。总结近年来针对跨断层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进而识别异常的方法:原始数据反映的断层活动速率异常以及转折异常。在此基础上,引入小波分析的方法对大震前的异常进行判别。对小波分解得到的两个趋势项进行分析,发现了大震与小波分解项异常的对应性。最后,基于对原始数据和小波分解项的分析,提出利用跨断层数据分析大震前兆的参考意见,为以后的震前异常研究工作提供了基础。
- 王宁王生文吕健张珂王忠彪
- 关键词:跨断层小波分析
- 高水材料充填体强度检测与分析
- 2017年
- 为了准确掌握高水材料充填体的强度变化规律,基于875批次的养护和井下取心试样进行了充填体单轴强度检测,利用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充填体的单轴强度规律,并根据不同龄期试样不同围压条件下的检测数据分析了充填体的力学性能和围压条件下的破坏特征。结果表明:充填体7 d平均强度为2.55 MPa,14 d平均强度为3.88 MPa,28 d平均强度可达4.86 MPa(为6个月强度的78.9%);充填体单轴抗压强度随时间呈S形曲线增长,回归公式为Y=e^((1.772-4.818/t));充填体的承压能力随着围压的增加大幅增加,应变也相应增加,在相同轴向压力作用下,试件的轴向应变随所受的围压增大而减小;三轴压缩条件下充填体强度σ_1与围压σ_3、试件单轴抗压强度f_c的拟合关系为σ_1=4.49σ_3+0.87f_c。对于相同龄期的充填体,随着围压的增大,比率σ_1/σ_3呈逐渐减小的趋势。
- 王忠彪王世进吴乾坤彭新广王宁
- 关键词:减沉三轴压缩试验
- 地震标准化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2021年
- 为提高地震标准化工作效率,解决地震标准化工作信息化程度较低的问题,本文设计研发了地震标准制修订信息平台。在开发过程中,后台采用三层架构设计,前端基于WEB的典型CSS+DIV布局。平台严格按照地震标准化工作公开透明的要求和地震标准制修订的流程进行开发。该平台实现了地震标准检索、地震标准制修订流程管理等功能,并经软件安装、环境部署和平台测试后,平台顺利上线运行,满足了地震标准信息化管理的要求。
- 王世进楼关寿王忠彪孟庆筱王同庆
- 关键词:标准制修订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