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倩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2篇地下水
  • 2篇水化学
  • 2篇流域
  • 2篇河流域
  • 1篇地表水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下水水化学
  • 1篇地下水水化学...
  • 1篇地下水循环
  • 1篇地质
  • 1篇人类活动强度
  • 1篇水-岩作用
  • 1篇水化学特征
  • 1篇水文地球
  • 1篇水文地球化学
  • 1篇水文地质
  • 1篇水资源
  • 1篇水资源分区
  • 1篇塔里木河

机构

  • 4篇中国地质调查...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长安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作者

  • 4篇常亮
  • 4篇王倩
  • 3篇杨炳超
  • 3篇顾小凡
  • 2篇董佳秋
  • 2篇张俊
  • 1篇唐小平
  • 1篇姜军
  • 1篇党学亚
  • 1篇尹立河
  • 1篇韩海辉
  • 1篇李瑛
  • 1篇王化齐
  • 1篇犹香智

传媒

  • 2篇西北地质
  • 1篇中国地质
  • 1篇干旱区地理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塔里木河流域土地利用及人类活动强度的时空演化特征研究
2024年
[研究目的]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旱区土地利用对区域水文和生态的影响尤为显著,探究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对西北干旱内陆生态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基于1980-2018年间共5期遥感影像,结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人类活动强度指数分析塔里木河流域各水资源分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近40年中,塔里木河流域耕地、建设用地和林地面积分别增加1.58×10^(4)km^(2)、1.2×10^(3) km^(2)和347 km^(2),而草地、未利用地和水域面积分别减少1.33×10^(4)km^(2)、0.32×10^(4)km^(2)和815 km^(2)。各水资源分区中塔里木河干流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最大,其次为渭干河、阿克苏河和喀什噶尔河流域。自2000年以来,塔里木河流域建设用地当量面积和人类活动强度增加相对较快,特别是2000-2010年间呈显著增长趋势。[结论]塔里木河流域各水资源分区的人类活动强度呈显著的空间差异性。社会经济发展和政策的导向性作用是塔里木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和人类活动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王璐晨韩海辉张俊张俊顾小凡常亮顾小凡常亮董佳秋杨炳超
关键词:水资源分区土地利用变化人类活动强度塔里木河流域
同位素水化学指示的新疆孔雀河流域地下水与地表水关系被引量:11
2021年
地下水是孔雀河流域农业灌溉的主要水源之一,其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为实现孔雀河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和生态保护,采用环境同位素和水化学方法,研究了孔雀河流域地下水与地表水关系。结果表明: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为河水。含水层成因类型和现代河道分布共同控制着孔雀河流域地下咸淡水的空间分布格局;氢氧稳定同位素对不同水体的相互转化指示作用较强,但难以区别更新世与全新世的地下水;3 H和14 C放射性同位素组分对地下水循环演化及更新能力的指示作用较好,14 C年龄变化特征可以很好指示承压水的运移方向和速率;13 C可作为初步判断地下水类型或年龄的参考指示剂;大量渠系引水灌溉使得潜水接受地表水入渗补给能力增强,更新能力显著提高,但承压水目前的开采利用仍以消耗更新能力差的老水为主。当地应优化调整地下水开发格局,减少流域中游河套内农灌区承压水开采量,加大流域下游微咸水分布区潜水开采利用,降低潜水位,减轻土壤盐渍化,促进水土资源开发的良性循环。
张俊尹立河顾小凡顾小凡李瑛杨炳超姜军谢万兵王拓唐小平董佳秋唐小平董佳秋
关键词:地下水循环水化学环境同位素
和田河中下游流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演化规律
2024年
为研究和田河中下游流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演化规律,采用Piper三线图、Gibbs图、PHREEQC软件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该地区水化学特征、主要溶质组分来源和演化规律开展了综合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地下水中八大常规离子含量整体偏高,尤其是Cl^(-)、SO_(4)^(2-)、Na^(+)、Ca^(2+)和HCO_(3)^(-)占比较大。(2)水化学溶解组分空间差异性明显,除少部分地区水化学类型表现为SO4·Cl-Ca·Mg型外,大部分均以SO^(4)·Cl^(-)Na型为主。地下水呈弱碱性,大部分地区水样点水质基本满足生活饮用水标准。部分绿洲平原区受人类生产活动影响,水中NO_(3)^(-)含量明显异常。(3)在水-岩作用和阳离子交换作用下,地下水中Na+、Ca2+、Mg^(2+)、Cl^(-)、SO_(4)^(2-)等离子组分主要物质来源于岩盐、方解石、白云石和石膏等矿物的溶解。在向下游细土平原和沙漠区径流过程中,受蒸发浓缩作用普遍控制影响,水中各离子浓度含量不断增大。(4)在开放性较好的系统环境中,CO_(2)促进了各矿物的溶解,使得地下水中各离子含量不断溶解聚集,浓度增大。进入下游冲积平原区后,受细粒砂土介质层阻隔影响,地下水径流与交替强度减弱导致溶滤作用变差,蒸发浓缩作用逐渐占主导地位,进一步加大了水中离子含量和水化学类型的差异性。研究结果可为和田河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李小等常亮段瑞王倩杨泽东张群慧张鹏伟
关键词:水化学特征水文地球化学水-岩作用地下水和田河流域
延安吴起县地下水中Cr^6+分布规律及来源探讨被引量:6
2015年
在严重缺水的陕北吴起地区,白垩系地下水中Cr^(6+)严重超标,其为原生地质环境所致,还是石油开采等污染引起,不能确定,直接影响着该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通过专项水文地质调查,系统地采集分析了岩(土)、水样及石油样品,总结分析了该区Cr^(6+)的来源与富集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吴起地区地下水中Cr^(6+)主要来源于区内含水层上覆的土层,其白垩系地下水中Cr^(6+)含量受控于地质结构及地下水循环。大气降水在入渗过程中通过水岩作用将土层中Cr元素带入地下水中,在地下水循环过程中受到氧化还原环境影响富集于不同含水系统中,使得地下水中Cr^(6+)不同程度超标。
顾小凡党学亚杨炳超常亮李小等犹香智王化齐王倩
关键词:CR^6+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