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亮
- 作品数:4 被引量:33H指数:4
-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探讨大鼠眼针定位分区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为了更深入的研究彭氏眼针的作用机制,明确实验大鼠眼针定位分区方案。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参照人体眼针八向八线定八区的取穴方案,明确大鼠眼针定位分区。结论:明确大鼠眼针定位分区,提高动物实验的准确性,更深入的研究彭氏眼针的作用机制。
- 张威王哲刘峻毛亮王健
- 关键词:眼针动物实验
- 通过“观眼识病”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眼部心区脉络分布规律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通过"观眼识病"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眼部心区脉络分布规律。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9年6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病房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240例,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分为心血瘀阻证48例,气虚血瘀证20例,气滞血瘀证36例,痰阻心脉证38例,阴寒凝滞证28例,气阴两虚证12例,心肾阴虚证30例,阳气虚衰证28例。入院时测定血浆B型钠尿肽前体(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precursor,ProBNP)、肌钙蛋白(troponin,cTnI)的水平,观察心区异常白睛脉络形态和颜色。结果痰阻心脉证、心血瘀阻证心区脉络所占比值最多,分别占63.15%、58.33%,气阴两虚证心区脉络所占比值最少,占16.67%,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区白睛脉络形态和颜色比较,Spearman相关系数P<0.05,在形态和颜色上均有明显的集中表现。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区脉络患者血Pro-BNP、cTnI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ProBNP、cTnI上,阳气虚衰证>痰阻心脉证、阴寒凝滞证、心肾阴虚证>心血瘀阻证>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气阴两虚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区脉络患者血Pro-BNP、cTnI与证型密切相关,不同证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眼部心区脉络形态、颜色具有明显的分布规律,对治疗及诊断有指导意义。
- 毛亮张威刘光辉王帅
-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PRO-BNPCTNI
- 眼针联合柴胡疏肝汤治疗肝气郁结型中风后抑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8
- 2021年
- 目的探讨眼针联合柴胡疏肝汤治疗肝气郁结型中风后抑郁的疗效及血清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 NE)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3月—2019年12月期间134例肝气郁结型缺血性中风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两组,各67例,对照组采用氟西汀20 mg/d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眼针联合柴胡疏肝汤治疗,持续治疗4周。分别评估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分级,治疗前、治疗2周和治疗4周时测定血清5-HT、NE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抑郁程度均改善;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AMD抑郁程度改善更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两组患者治疗2周、治疗4周血清5-HT、NE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治疗2周、治疗4周血清5-HT、NE水平较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率85.07%(57/67)低于观察组有效率95.52%(64/67),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针联合柴胡疏肝汤治疗肝气郁结型中风后抑郁患者的疗效确切,有助于降低抑郁分级,提高5-HT、NE水平。
- 毛亮张威刘光辉王帅
- 关键词:眼针柴胡疏肝汤肝气郁结型中风后抑郁5-HTNE
- 眼针疗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CRP、TNF-α的影响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讨眼针疗法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血CRP、TNF-α的影响。方法将医院2016年7月—2019年12月诊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基础治疗均相同,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眼针疗法治疗,持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发作次数、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eattle angina questionaire,SAQ)及血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平均年龄、平均病程及心绞痛类型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率80.00%(40/50)低于治疗组94.00%(4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时间、心绞痛频率降低,SAQ量表升高;与对照组比,治疗组患者心绞痛时间、心绞痛频率较低,SAQ量表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TNF-α、CRP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治疗组患者血TNF-α、CRP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仅1例皮肤瘙痒、2例皮下血肿;治疗组2例皮疹现象,2例皮下血肿,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对研究无影响。结论采用眼针疗法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改善心绞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炎症因子。
- 毛亮张威刘光辉王帅
- 关键词:眼针疗法冠心病心绞痛CRPTNF-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