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超
-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4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SXM、PBM-3在水下混凝土裂缝修补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09年
- 水下混泥土裂缝修补一直受到材料和施工工艺的限制,本文分析了SXM水下快速密封剂和PBM-3水下聚合物混凝土两种新材料的性能,介绍了它们在水下混凝土裂缝修补中的应用,为今后水下混凝土裂缝修补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 陈佳伟梁超
- 关键词:裂缝水下修补
- 基于一种普适性直接拉伸方法的岩石拉伸测试及问题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针对现有直接拉伸方法测试岩石抗拉强度存在对试验设备性能要求高、试验流程复杂、试验成功率低等诸多局限性难题,导致现有直接拉伸方法未能被广泛用于岩石抗拉特性测试,因此,基于“压转拉”理念,提出利用普通压力试验机均可进行测试的一种普适性直接拉伸方法。为阐明提出的直接拉伸试验方法的可行性,以国际上推荐的巴西劈裂法作为对比方法,以大理岩、砂岩、花岗岩3种岩石分别作为变质岩、沉积岩、岩浆岩3种岩类的代表,进行试验测试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直接拉伸试验方法不仅简单好用,且测试结果有非常好的一致性;测试得到3种岩石的间接拉伸强度均高于直接拉伸测试结果,其规律性与现有直接拉伸测试方法与间接拉伸测试方法得到的一致;进而,考虑该直接拉伸试验方法中存在的潜在影响测试结果的条件,提出今后进一步优化该方法过程中,应重点考虑钻缝缝宽、缝底弧度、柱体高度及底部厚度、圆筒壁厚与粒径的比例等因素。
- 刘建锋梁超王璐裴建良裴建良鲁功达周露林林浩
- 关键词:岩石力学影响因素
- 汶川地震震损水库情况调研及震害分析被引量:4
- 2009年
- 四川省是我国水库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目前已建成各类水库近7 000座,为四川的农田灌溉、防洪、发电、旅游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极大的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5.12"汶川大地震对四川的水利工程造成了很大的灾害,全省大量的水库不同程度受损,其中部分水库出现高危和溃坝险情,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极大威胁。通过调研分析,总结了四川省震损水库的基本情况。此次地震震损水库数量多,分布广,范围大,险情严重,其主要震损形式有大坝裂缝、坝体及坝基渗漏、坝坡滑塌、放水设施损坏等,针对379座高危以上险情震损水库的主要震害裂缝、渗漏、坝坡滑塌等进行了分析,为震损水库的整治和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 代思波张林李佳奕姚强梁超
- 关键词:震损水库震害分析裂缝渗漏
- 盐穴储气库三种典型岩石拉伸声发射特征研究被引量:4
- 2022年
- 盐穴储气库的3种典型岩石为盐岩、泥岩、钙芒硝岩,为了得到3种岩石拉伸状态下的声发射特征参数规律,开展了巴西劈裂试验和声发射试验。结果表明:3种岩石中,盐岩的强度最低,峰值应力为1.27 MPa,不足泥岩的1/2,略低于钙芒硝岩。峰值应力对应的应变盐岩最大为0.0076,可达泥岩的1.5倍,钙芒硝岩的2倍以上;3种岩石中盐岩的声发射事件数最多为10148次,泥岩为119次,钙芒硝岩为1166次。盐岩首先在垫条处出现声发射事件点,泥岩与钙芒硝岩则在试样中间部分出现并沿加载方向朝两端延伸;3种岩石的能量率和振铃计数率在屈服变形阶段大幅上升,盐岩累计能量和累积振铃计数呈平滑曲线形式上升,泥岩的曲线呈阶梯状,钙芒硝岩在峰值应力附近陡增。平均能值和振铃计数盐岩最大为2.02×10^(-14) J和1200.6次,泥岩与钙芒硝岩相近,并且与盐岩的差值较大。
- 林浩刘建锋徐邓朱安奇任奕梁超
- 关键词:盐穴储气库声发射
- 修建在深厚覆盖层上的堆石坝天然渗流场反演分析
- 2011年
- 以修建在深厚覆盖层上的大渡河双江口水电站堆石坝为研究对象,结合坝区系统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及长观孔实测水位,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对坝区天然渗流场进行反演分析,全面掌握了坝区天然地下水的分布特点,获得了可靠的覆盖层渗透系数及合理的水力边界,为施工期及运行期渗控措施研究提供了依据。
- 梁超何江达谢红强王宏超首佳
- 关键词:双江口水电站堆石坝深厚覆盖层反演分析三维有限元
- 热损伤花岗岩三轴压缩蠕变破坏声发射及损伤演化特征被引量:5
- 2023年
- 为探究深部高温高压环境对工程围岩蠕变性质的影响,开展了不同程度热损伤花岗岩的三轴分级蠕变加载试验,分析其声发射活动及损伤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分级蠕变加载中,当轴向应力达到1.50~1.65倍损伤应力σ_(cd)后,花岗岩损伤演化加快,达到(1.65~1.80)σ_(cd)后,发生加速蠕变破坏;在同一级加载中,随热处理温度升高,声发射活动在减速蠕变和稳态蠕变阶段减弱,在加速蠕变阶段增强;围压效应可以减弱热损伤对花岗岩蠕变特性的影响,围压与热损伤的耦合效应可以抑制蠕变过程的裂纹扩展,但当轴向应力增大、岩石失稳后热损伤对蠕变破坏加剧起控制作用;在分级加载过程中,随热处理温度升高,损伤变量的增长趋势先减缓后加快,600℃热处理试样损伤发展最快,常温试样次之,150℃和300℃热处理试样最慢;蠕变过程中剪切裂纹占比在35%~60%,随分级加载应力增大,微裂纹类型向剪切型转化;热损伤花岗岩矿物晶粒内和晶界裂纹有不同程度的发育,导致剪切裂纹占比随热处理温度升高而先减小后增大。
- 周露林刘建锋鲁功达梁超林浩
- 关键词:花岗岩热损伤蠕变声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