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层虎

作品数:5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会议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溶胶
  • 3篇钛酸锶
  • 3篇钛酸锶钡
  • 2篇溶胶-凝胶法
  • 2篇钛酸
  • 2篇SR
  • 2篇BA0
  • 2篇BA
  • 1篇性能研究
  • 1篇溶胶-凝胶
  • 1篇三氧化二铝
  • 1篇射频磁控
  • 1篇射频磁控溅射
  • 1篇探测器
  • 1篇陶瓷
  • 1篇退火
  • 1篇热释电
  • 1篇钛酸锶钡薄膜
  • 1篇钴掺杂
  • 1篇微粉

机构

  • 5篇四川大学

作者

  • 5篇余萍
  • 5篇陈潇洋
  • 5篇杜层虎
  • 4篇张小山
  • 3篇唐畅
  • 3篇李军
  • 2篇朱建国
  • 2篇徐樽平
  • 1篇严东旭

传媒

  • 1篇湖北大学学报...
  • 1篇广州化工
  • 1篇第十四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Ba0.67Sr0.33TiO3薄膜的退火工艺研究
钛酸锶钡铁电薄膜具有良好的介电、铁电性能,如介电常数高,介电损耗小,介电调谐率高、漏电流密度低、热释电性能好等。可以制作多种电子元器件,如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S),介电调谐器件,非制冷红外探测器阵列。但由于制备高质量...
杜层虎陈潇洋徐樽平张小山朱建国余萍
Ca掺杂对Ba_(0.8)Sr_(0.2)TiO_3本征热释电性能的影响
2011年
以尿素(Urea)为添加剂,用溶胶-凝胶工艺在较低温(550℃)合成了钛酸锶钡粉末,在1 300℃烧结成陶瓷。研究了Ca掺杂量对陶瓷结构、介电、铁电以及本征热释电性能的影响。研究显示:陶瓷样品均形成了单一的钙钛矿结构固溶体。陶瓷的本征热释电性能受Ca掺杂量影响显著。当Ca掺杂量为2 at%时,陶瓷在居里点附近的本征热释电系数达670 nC.cm-2.k-1。
唐畅杜层虎陈潇洋张小山李军余萍
关键词:钛酸锶钡热释电溶胶-凝胶
Ba0.6Sr0.4(Ti1-xCox)O3陶瓷的精细结构分析和物理性能研究
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工艺,在550℃下添加助烧剂制备Co掺杂的Bao.6Sr0.4TiO3微粉,并利用该粉体在1 300℃高温制备Co掺杂Ba0.6Sr0.4TiO3陶瓷.研究了Co掺杂对Ba0.6SrO3晶格参数的影响,...
李军张小山陈潇洋唐畅杜层虎余萍
关键词:钛酸锶钡钴掺杂溶胶-凝胶法晶格畸变
Ba0.65Sr0.35TiO3-xAl2O3微粉的低温制备及其陶瓷的性能研究
酸钡,碳酸锶和钛酸四丁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通过添加助烧剂,在550℃制备了Ba0.65Sr0.35TiO3的超细粉体.通过掺入不同摩尔比的Al2O3纳米级微粉制备Al掺杂的Ba0.65Sr0.35TiO3陶瓷.对...
陈潇洋李军张小山唐畅杜层虎余萍
关键词:三氧化二铝红外探测器溶胶-凝胶法
室温下Ba_(0.67)Sr_(0.33)TiO_3薄膜的射频磁控溅射法制备及其电学性能研究
2013年
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室温下制备Ba0.67Sr0.33TiO3薄膜,通过引入LaNiO3作为缓冲层以及对退火工艺的研究,采用两步法快速退火工艺与常规退火工艺结合的方式获得了致密并具有良好电学性能的钛酸锶钡薄膜.X线衍射分析表明室温情况下获得的薄膜是非晶态,需要通过后续的退火处理才能获得晶化的薄膜,采用快速退火与常规退火相结合工艺,即以40℃/s的升温速率,先升温到850℃,再降温到450℃保温180s,然后再在500℃常规退火3h,可使室温下溅射的呈非晶态的BST薄膜晶化形成具有完全钙钛矿结构的BST薄膜,薄膜致密,晶粒大小均匀.室温下所制备的BST薄膜在100Hz时的介电常数约为300,介电损耗约为0.03,具有铁电性.
杜层虎陈潇洋徐樽平严东旭朱建国余萍
关键词:射频磁控溅射钛酸锶钡薄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