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瑛 作品数:11 被引量:41 H指数:4 供职机构: 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陇原青年创新人才扶持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更多>>
不同密度拉巴豆与旱地玉米间作栽培对混合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2022年 文章旨在通过设计不同密度拉巴豆与旱地玉米间作栽培,研究其对混合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试验设为11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对照组(D0)为玉米单播,试验组(X1~X10)为不同密度拉巴豆(3000~12000株/亩)与旱地玉米间作栽培。研究发现,(1)生物产量:X8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X5组显著高于D0组(P<0.05),随着密度的增加,生物产量先增加至10000株/亩后开始下降;(2)干物质含量:X1、X2、X5、X6、X9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以X5组为中心随着密度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3)粗蛋白质含量:X8、X10组显著高于X4、X7、X9组(P<0.05),试验组除X7组外其他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密度增加有微弱增加的趋势;(4)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X2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X4、X5组显著高于D0、X1、X3、X7、X8、X9组(P<0.05),随密度增加呈逐渐降低的趋势;(5)总可消化养分含量:X4组显著高于X1、X2、X5、X6、X7组(P<0.05),随密度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6)pH:X7组显著低于X5组(P<0.05),其他组之间差异不显著,随密度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7)7 h消化率:X9组显著高于X1、X2、X5、X6、X7、X8组(P<0.05),随密度增加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结论:拉巴豆与旱地玉米间作栽培能显著提高混合青贮饲料干物质、粗蛋白质含量,提高混合青贮饲料营养品质。密度为10000株/亩时,虽然生物产量最高,但混合青贮饲料干物质含量较低。因此,综合各项指标建议拉巴豆间作密度为6000~7000株/亩。 李文彬 柴明杰 张斌 孔新利 朱俊峰 蒋长虹 申世瑛 郑炳辉 梁天柱 李雪瑛关键词:玉米 混合青贮 营养品质 吨田宝喷施剂量与喷施时期对旱地冬小麦的影响 被引量:2 2015年 在冬小麦全生育期降水偏少的情况下,研究了"吨田宝"喷施剂量与喷施时期对冬小麦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吨田宝能显著改善冬小麦的主要性状,拔节期用吨田宝450 m L/hm2对水450 kg喷施、灌浆期用吨田宝750 m L/hm2对水450 kg喷施时冬小麦折合产量最高,达5 613.64 kg/hm2,较喷清水对照增产801.14 kg/hm2,增产率16.65%。 高应平 石玉章 蔺冬梅 李雪瑛关键词:喷施时期 冬小麦 施用农用保水剂对旱作区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2019年 在旱作区马铃薯栽培中施用农用保水剂结果表明:马铃薯施用农用保水剂能提高结薯率和商品率等经济性状,产量可达29642.2kg/hm^2,比露地栽培增产4.56%,在马铃薯栽培中可推广使用。 李雪瑛关键词:马铃薯 旱作区 农用保水剂 4种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防效 被引量:9 2016年 在庄浪县东北部高寒阴湿区试验观察了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87.5 g/L银法利悬浮剂、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50%锰锌·氟吗啉可湿性粉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喷施687.5 g/L银法利悬浮剂600倍液平均防效最好,为90.62%,折合产量34 545.5 kg/hm^2,较对照增产18.17%;纯收益24 204.0元/hm^2,较对照增收4 223.0元/hm^2。其次是50%锰锌·氟吗啉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平均防效为89.58%,折合产量33 806.8 kg/hm^2,较对照增产15.65%;纯收益24 232.1元/hm^2,较对照增收4 251.2元/hm^2。而且2种药剂均能增加马铃薯的大中薯率,可在大田生产中推广应用。 李雪瑛 高应平 石玉章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 防效 栽培方式对旱地冬小麦及土壤水分的影响 被引量:5 2016年 在庄浪县试验观测了栽培方式对旱地冬小麦及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地膜能增加单株分蘖数、穗粒数、千粒重,提高冬小麦越冬率、经济产量。黑色全膜垄作穴播栽培时,冬小麦折合产量达5 559.1 kg/hm^2,较对照露地条播增产14.51%;降水利用率比对照提高2.26百分点,水分利用效率较对照提高11.62%;纯收益为5 370.34元/hm^2,较对照减少415.26元/hm^2。采用宽幅精播栽培时,能显著提高冬小麦有效分蘖率和成穗数,折合产量为5 150.0 kg/hm^2,比对照增产6.09%;降水利用率比对照提高2.67百分点,水分利用效率较对照提高2.93%;纯收益可达6 731.20元/hm^2,较对照增加945.60元/hm^2。 石玉章 刘广才 高应平 蔺冬梅 靳海波 李雪瑛关键词:冬小麦 水分利用率 庄浪县宽幅匀播冬小麦新品种(系)引种初报 被引量:4 2017年 以兰天26号为对照,在宽幅匀播栽培条件下,对引进的4个冬小麦新品种(系)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西农979和小偃22生育期适中,抗倒伏性强,落黄性好,中抗白粉病,综合性状表现良好,折合产量5 530.30 kg/hm^2和5 265.15 kg/hm^2,分别比对照兰天26号增产14.06%和8.59%,可在庄浪县宽幅匀播栽培中大面积示范种植。 李雪瑛关键词:冬小麦 庄浪县中晚熟组玉米新品种引进试验初报 被引量:1 2021年 玉米是庄浪县主要的粮饲兼用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在1.53万hm^(2)左右。在庄浪县旱地梯田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条件下,以先玉335为对照,对引进的5个抗旱玉米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甘玉2506、金凯717、武科612折合产量分别达到999.5 kg、950.7 kg、844.4 kg,增幅在26.8%~50.1%之间,增产幅度大,生长势强,抗病、抗倒伏,且籽粒饱满,产量高,建议在相同气象因素条件下示范推广。金穗1915和甘玉1626增产幅度在16.1%~18.1%之间,生长整齐,抗病、抗倒伏,建议小面积示范推广。 李雪瑛关键词:玉米 中晚熟 不同化控剂对旱地冬小麦主要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2019年 为明确不同化控剂的应用效果,在庄浪县进行了不同化控剂对旱地冬小麦主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喷施4种化控剂均对冬小麦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其中喷施吨田宝处理产量为6321.97kg/hm^2,较喷清水对照增产7.75%;喷施磷酸二氢钾处理产量为6261.36kg/hm^2,较喷清水对照增产6.71%,可在大田生产中予以推广。 李雪瑛 石玉章关键词:冬小麦 化控剂 性状 适宜穴播块数及种植密度促进黑膜垄作马铃薯节水增产 被引量:4 2017年 研究与农机配套的农艺技术,对于促进农机农艺的深度融合、提高马铃薯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为寻求适宜于机械操作的马铃薯栽培措施,该文于2013—2016年连续4 a在不同降雨年型下设置不同颜色地膜(白膜和黑膜)、马铃薯穴播块数(1块和2块)、种植密度(72 720、51 945、40 395株/hm^2)处理,进行裂区试验,研究膜色穴块数和密度对旱作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降水年型旱作马铃薯采用黑色地膜覆盖、整薯或穴播2块以及缩小株距增加单位面积株数均能显著增加马铃薯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平均对产量影响大小是覆膜>播种块数>株距。其中,在黑膜覆盖条件下平均产量较白膜覆盖增产8.1%,且黑膜在不同年份对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是:丰水年>平水年>歉水年。穴播2块较穴播1块增产12.9%;穴播块数在不同年份对产量的影响大小是歉水年>丰水年>平水年,歉水年份整薯播种增产效果大;种植密度对产量影响的年份顺序是平水年>丰水年>歉水年,株距减小,产量增加。同时,不同降水年型对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具有显著影响(歉水年>平水年>丰水年),农机农艺融合及集成栽培显著提高了旱地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 王勇 高应平 党翼 石玉章 赵刚 李雪瑛 张建军 吴永斌 王磊关键词:马铃薯 水分利用效率 庄浪县旱地玉米减穴增株技术研究试验初报 被引量:1 2022年 玉米是庄浪县主要的粮饲兼用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在1.53万hm2左右。由于现阶段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人工单粒播种费时费工、缺苗严重,补种后植株生长不一致,易出现弱苗,整齐度差,影响玉米产量的整体提高。在保证玉米产量不降低的情况下,为了研究高产高效协同的玉米播种技术,在庄浪县旱地梯田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条件下,以每穴保苗1株为对照,进行了减穴增株技术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密度相同的情况下,每穴保苗3株产量最高,为885.86 kg/666.67 m^(2),比对照每穴保苗1株增产27.27%,水分利用效率比对照每穴保苗1株提高0.26 kg/mm·666.67 m^(2);每穴保2株产量为809.52 kg/666.67 m^(2),比对照每穴保苗1株增产16.30%,水分利用效率比对照每穴保苗1株提高0.17 kg/mm·666.67 m^(2);建议下年主推这两种播种技术。 李雪瑛关键词:玉米 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