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芳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剖面
  • 2篇古气候
  • 1篇气候环境
  • 1篇微量元素
  • 1篇粒度特征
  • 1篇末次冰消期
  • 1篇古气候环境
  • 1篇冰阶
  • 1篇冰消期
  • 1篇层段
  • 1篇沉积环境

机构

  • 2篇华南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篇李保生
  • 2篇温小浩
  • 2篇李芳
  • 1篇牛东风
  • 1篇杨庆江
  • 1篇陈敏
  • 1篇马佳丽

传媒

  • 1篇中国沙漠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腾格里沙漠南缘末次冰消期微量元素反映的古气候环境被引量:2
2019年
为探讨腾格里沙漠南缘末次冰消期的气候演变,通过测量土门剖面52L~41FD层段的6个测年样品的年代和83个常规样品的微量元素的质量分数,分析了土门剖面微量元素特征反映的该地区末次冰消期的古气候环境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微量元素按其质量分数从高到低依次为Mn、P、Sr、Rb、Cr、V、Zn、Ni、Cu、Nb,各元素的质量分数在砂黄土、古土壤和湖相沉积中表现为相对峰态,而在沙丘砂层段中表现为相对谷态;在垂直方向上,各微量元素的质量分数随着各沉积相的多次更替,构成了10条峰谷交替的锯齿状形态的元素波动过程线;结合研究区地理位置与微量元素特征,以Zn、P的质量分数为代表的气候替代性指标指示本区东亚冬、夏季风变化,据此划分出了8个冷暖波动事件:"冷干事件"C1(11 870~11 640 a BP)、C2(12 650~12 050 a BP)、C3(13 340~13 010 a BP)、C4(13 810~13 620 a BP),"暖湿事件"W1 (12 050~11 870 a BP)、W2 (13 010~12 650 a BP)、W3 (13 620~13 340 a BP)、W4(14 850~13 810 a BP).本研究与格陵兰GRIP冰芯和中国南京葫芦洞H82石笋之间较高的同步性表明:腾格里沙漠南缘末次冰消期的气候波动可能受北半球的高纬动力驱动.
李芳温小浩李保生杨庆江黄嘉慧陈思宏李俊覃
关键词:末次冰消期微量元素古气候
腾格里沙漠南缘土门剖面末次间冰阶层段的粒度特征及其反映的气候-沉积环境被引量:4
2017年
腾格里沙漠南缘土门剖面末次间冰阶层段(TMS 3)由风成砂、黄土状亚砂土、砂黄土、古土壤、湖相沉积物和冲积黄土等6种沉积相相互叠覆构成。粒度分析结果显示,该层段以砂质沉积物为主,粉砂次之,黏土最少,平均值分别为65.45%、26.72%和8.83%;在砂粒级中,以细砂含量最高,其次为极细砂,其余为中砂-粗砂颗粒。粉砂含量、黏土含量、Mz和σ在风成砂中呈现谷值,在其他沉积相为峰值,中砂-粗砂和细砂则相反。粒度指标指示腾格里沙漠南缘土门剖面末次间冰阶至少经历了13次暖湿和12次冷干的气候波动,且可划分为TMS 3e(54 200~59 750aBP)、TMS 3d(54 200~40 800aBP)、TMS 3c(40 800~32 800aBP)、TMS 3b(32 800~25 400aBP)和TMS 3a(25 400~22 940aBP)等5个亚段,25次冷暖波动与格陵兰冰芯和中国南方石笋记录的D/O事件以及北大西洋深海沉积物记录的H事件具有很高的同步性。
杨庆江温小浩李保生陈敏马佳丽李芳牛东风
关键词:粒度特征古气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