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
- 作品数:7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内蒙古包钢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可复合细胞的羊脱细胞真皮生物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出可复合细胞的羊脱细胞真皮生物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医疗生物敷料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可复合细胞的羊脱细胞真皮生物敷料由羊皮通过脱毛、剖层、消毒、脱细胞、冷冻干燥、灭菌以及与细胞共培养制备而成,保留了皮肤的胶原...
- 李芳王凌峰符雪曹胜军李全
- 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在创面修复过程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 2023年
- 创面修复是个复杂的,由多种细胞参与,通过细胞的迁移、增殖、分化,实现组织和上皮再生的过程。这些复杂的生理生化反应都受到细胞信号转导调控,参与创面修复的细胞会分泌生长因子或细胞因子,这些因子再参与到调控创面愈合的信号通路中,促进创面愈合。生长因子应用于创面治疗仍是热点研究,本文就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在创面修复过程中的研究综述。
- 李芳李全曹胜军王凌峰
- 关键词:细胞因子创面修复
-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膜片的构建及其组织学特征
- 2022年
- 研究探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膜片构建条件及组织学特征。方法:取脂肪组织,酶消化法获取细胞,取生长状态良好的第3代贴壁成长的细胞,分别行细胞成脂、成骨诱导分化并鉴定,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hADSCs表面蛋白,细胞增殖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配制抗坏血酸浓度为0(g/ml、25(g/ml、50(g/ml、75(g/ml、100(g/ml的成膜培养基,培养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将培养成功的单层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膜片折叠,形成多层肪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再培养48h,HE染色观察细胞膜片的组织学特征,测量细胞膜片厚度。结果:(1)成功分离细胞并培养,第三代贴壁生长的细胞经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hADSCs表面标记蛋白,表达CD44、CD90、CD105,不表达CD34,经成脂、成骨诱导并鉴定后,细胞具有向脂肪细胞、骨细胞分化的能力,可确认细胞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经细胞增实验,绘制细胞增殖曲线呈“S”形。(2)成功培养单层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膜片,抗坏血酸浓度为50(g/ml的成膜培养基形成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膜片效果更佳,细胞培养第14天于培养板底部可见一层透明白色膜状物,第18天细胞膜片边缘可见褶皱,21天细胞膜片边缘翘起浮于培养基中,具有弹性。HE染色可见细胞膜片均匀,细胞核蓝染,细胞边界不清晰,细胞之间存在大量细胞外基质。ADSCs-CS折叠、培养48h后,细胞膜片仍保持弹性,HE染色后2层、4层细胞膜片均未见细胞坏死。结论:抗坏血酸能促进细胞膜片形成,其浓度为50(g/ml时,效果较好。多层细胞膜片各层之间存在紧密连接,各层细胞膜片未融合。
- 邵天喜李芳符雪曹胜军
- 关键词: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结构特性
- ADSCs-微孔化羊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模型的试验研究
- 曹胜军王凌峰郝春光李全陈强李芳符雪
- “ADSCs-微孔化羊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模型的试验研究”立项该课题为2015年内蒙古医科大学科技百万基金项目和2016年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时间为2016年1月-2018年12月。目的是验证验证微孔化羊皮的制备,...
- 关键词:
- 关键词:创面愈合生物敷料
- 浅谈专业实践导向教学方法在中职护理专业中实施
- 2015年
- 文章通过分析职业护理教育所面临的具体情况,分析传统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专业实践导向教学的优点及实施细则,对提高中职护理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实践能力具有实际价值,有利于中职护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 韦明霞郑玉东李芳
- 关键词:护理专业
- 群体感应系统与生物膜耐药机制的研究现状被引量:2
- 2021年
- 群体感应(QS)系统是细菌调节群体生理行为的一种常见机制,与细菌本身密度相关。细菌QS系统对细菌生物膜耐药等许多特定的功能进行调节。通过对QS系统的研究,可以发现其在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细菌生物膜与QS系统的关系,了解QS系统在细菌生物膜中耐药性的发生机制,为临床提供新的治疗理念。本文对近些年QS系统对细菌生物膜耐药性调控作用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董行郎东浩符雪李芳王凌峰
- 关键词:群体感应系统细菌生物膜耐药性
- 富血小板血浆对人慢性难愈创面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体外增殖和迁移的影响被引量:14
- 2021年
-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RP)对人慢性难愈创面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体外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取人慢性难愈创面肉芽组织,从中分离成纤维细胞并鉴定。将获得的成纤维细胞分为胎牛血清组、水凝胶组和PRP组,分别采用含有胎牛血清、水凝胶和PRP的培养液培养,观察成纤维细胞生长情况,采用细胞划痕实验观察成纤维细胞的迁移情况。结果培养第5天起,PRP组成纤维细胞数量多于胎牛血清组和水凝胶组,划痕实验第48 h、72 h,PRP组成纤维细胞划痕迁移面积均大于胎牛血清组(均P<0.05)。结论与胎牛血清相比,采用PRP培养人成纤维细胞能更有效地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 张铁凝李全巴特邵天喜李芳王凌峰
-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慢性难愈创面肉芽组织富血小板血浆细胞迁移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