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印
- 作品数:3 被引量:27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活性氧化铝孔结构的控制被引量:13
- 2007年
- 研究了pH值交替变动、水热处理以及表面活性剂对活性氧化铝孔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H值交替变动可以制备出结晶度高,晶粒大且均匀的拟薄水铝石;水热处理有利于氧化铝结构内铝原子迁移,促进晶粒进一步增长;而表面活性剂能够插入拟薄水铝石层间,减少焙烧过程中层间坍塌和毛细孔收缩,从而有效调控氧化铝孔结构。其中pH值交替变动和水热处理使氧化铝微孔分布向大孔方向迁移,比表面降低;加入表面活性剂使氧化铝微孔分布向小孔方向迁移,比表面增加,制备出了低比表面(≤150m2·g-1)和高比表面(≥250m2·g-1)的大孔容氧化铝载体。同时对铝原子的配位情况进行考察,发现铝原子主要以四配位和六配位状态存在,加入表面活性剂和水热处理能显著改变四配位铝和六配位铝的比值。
- 李国印支建平张玉林
- 关键词:活性氧化铝孔分布比表面水热处理表面活性剂
- 表面活性剂对活性氧化铝孔结构的影响被引量:2
- 2007年
- 研究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C12脂肪醇聚氧乙烯(3)醚对活性氧化铝孔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C12脂肪醇聚氧乙烯(3)醚能够使氧化铝平均孔径从11.98 nm分别移至6.32 nm和9.42 nm,比表面从193 m2/g分别增至241 m2/g和230 m2/g。这两种表面活性剂之所以能显著影响氧化铝孔分布,主要是因为,以氧原子为极性头的表面活性剂,不仅能够进入拟薄水铝石粒子间隙,而且能够插入拟薄水铝石层间,其氧原子与拟薄水铝石层表面的羟基以及水分子,通过氢键形成一种新的复合氧化铝。在焙烧的过程中,表面活性剂能够减小拟薄水铝石层表面和微孔内壁的应力,避免了层间的坍塌和毛细孔的收缩,从而影响氧化铝孔分布,且极性头小的表面活性剂影响效果优于极性头大的表面活性剂。
- 李国印支建平张玉林
-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活性氧化铝孔结构比表面
- 大孔体积低密度活性氧化铝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13
- 2007年
- 研究了以NaAlO2和Al2(SO4)3为原料连续并流成胶制备拟薄水铝石的工艺,运用正交设计和方差分析方法考察了各因素对γ-Al2O3的堆密度和比表面积的影响显著性,并采用XRD、TEM、氮吸附脱附仪、汞孔计和热分析仪等对产品的晶相、形态、比表面积、孔分布及结晶度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最优工艺参数为:NaAlO2溶液质量浓度100g/L,成胶pH值为8,反应温度85℃,中和停留时间30min,老化时间60min,搅拌速率200r/min,由此得到堆密度不大于0.32g/mL、比表面积不大于200m2/g、总孔体积不小于1.2mL/g的具有双孔分布的大孔体积低密度γ-Al2O3载体,其中孔径大于100nm孔的孔体积占总孔体积的50%以上。
- 李国印支建平张玉林
- 关键词:拟薄水铝石氧化铝比表面积孔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