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时文

作品数:3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孔隙
  • 2篇龙马溪组
  • 2篇孔隙特征
  • 1篇页岩
  • 1篇页岩气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油气
  • 1篇油气储层
  • 1篇渝东
  • 1篇渝东南
  • 1篇黔西北
  • 1篇微观孔隙
  • 1篇纳米
  • 1篇纳米孔
  • 1篇孔隙结构
  • 1篇孔隙类型
  • 1篇储层
  • 1篇储气

机构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3篇时文
  • 2篇史淼
  • 2篇于炳松
  • 2篇薛志鹏
  • 1篇杨智
  • 1篇白斌
  • 1篇崔景伟
  • 1篇苏玲
  • 1篇孙梦迪
  • 1篇冯佳睿
  • 1篇吴松涛
  • 1篇朱如凯
  • 1篇王晓瑞
  • 1篇李文博

传媒

  • 1篇海相油气地质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黔西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孔隙特征及其储气意义被引量:14
2016年
中国南方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海相页岩有机质含量高且热成熟度高,是重要的页岩气储集层位。本文以黔西北地区习页1井与桐页1井的岩心样品为研究对象,研究龙马溪组页岩的孔隙特征及孔隙发育的影响因素,并对其储气性能进行综合的分析与评价。通过扫描电镜的大量观察可知,该区龙马溪组页岩内发育的孔隙多为纳米(nm)量级,包含矿物基质孔(可分为粒间孔和粒内孔)、有机质孔以及微裂缝等多种类型的孔隙,其中有机质孔最为发育。通过测试可知,该区页岩的总有机碳(TOC)含量平均为3.80%,热成熟度(Ro)平均为2.73%,有效孔隙度平均为1.56%;主要组成矿物为黏土矿物与碎屑矿物(石英、长石等),黏土矿物含量平均为32.42%,碎屑矿物含量平均为43.97%;BET比表面积平均为16.98m2/g,BJH总孔体积平均为0.013 7mL/g,孔隙的平均孔径为33.75nm。通过分析可知,TOC含量为孔隙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样品的有效孔隙度与TOC、碎屑矿物含量呈线性正相关关系,与黏土矿物含量呈线性负相关关系。另测得样品对甲烷气体的饱和吸附量平均为2.42m3/t,饱和吸附量与TOC含量呈强烈的正相关性,TOC含量为吸附性能的主控因素;饱和吸附量与有效孔隙度、碎屑矿物含量、BET比表面积以及BJH总孔体积均呈明显的正相关性,而与黏土矿物含量的相关性不显著。
史淼于炳松薛志鹏时文李文博
关键词:黔西北龙马溪组孔隙类型影响因素储气
渝东南及黔西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微观孔隙表征被引量:3
2015年
以渝东南地区渝页1井和黔西北地区习页1井、恫页1井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岩心样品为研究对象,使 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孔隙的微观形态,并通过X射线微米CT扫描提取孔隙的空间结构参数,力求从二维、三维层 面分别对页岩的孔隙进行特怔定性.由扫描电镜观察知,研究区页岩气储层发育粒间孔、粒内孔、有机质孔及微裂缝等 多种类型,孔隙多为宏孔(〉50 nm)及中孔(2-50 nm).粒间孔中,矿物晶粒间孔发育较广泛;粒内孔以矿物集合体内孔为 主,如"草莓状"黄铁矿结核内的晶间孔隙;有机质孔多为圆形、椭圆形的宏孔及中孔.通过CT扫描和孔隙模型的三维 重建可知,孔隙多呈孤立状、条带状分市,连通性较差.
史淼于炳松薛志鹏时文孙梦迪
关键词:龙马溪组页岩气孔隙特征
油气储层中孔隙尺寸分级评价的讨论被引量:23
2016年
常规-非常规油气协同发展引发储集体类型的多样性,品质整体变差,孔隙结构更为复杂,亟需建立相对统一的孔隙结构评价方案,为储层评价与甜点区优选提供技术支持。基于岩石孔隙结构解剖,提出"孔隙结构四分法"评价方案,将孔隙系统分为毫米孔(大于1mm)、微米孔(1~1 000μm)、亚微米孔(100~1 000nm)及纳米孔(小于100nm);明确了不同类型孔隙系统发育位置、流体作用力及流动机理,建立了对应的分析评价技术。解剖了克拉2气田巴什基齐克组常规砂岩、新安边油田长7段致密砂岩、川中大安寨段介壳灰岩、川南龙马溪组页岩4类储层,明确了各储层类型孔隙结构的差异性及不同级别孔隙所占比例,探讨了孔隙结构对储层物性、资源经济性及开发工艺的影响;孔隙结构分级研究需与储层有效性评价紧密结合,特征尺度决定流体相态与作用力,影响流体可动性及油气开发工艺。进一步加强孔隙分级评价关键界限值的研究,完善孔隙结构表征技术的融合,建立孔隙结构与岩性和产能的定量关系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朱如凯吴松涛崔景伟白斌杨智惠潇冯佳睿苏玲时文王晓瑞
关键词:油气储层孔隙结构纳米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