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光华

作品数:8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基因
  • 3篇脊髓
  • 3篇脊髓空洞
  • 3篇脊髓空洞症
  • 2篇异染色质
  • 2篇四脑室
  • 2篇染色
  • 2篇染色质
  • 2篇转基因
  • 2篇转基因沉默
  • 2篇细胞
  • 2篇脑室
  • 2篇基因沉默
  • 2篇基因异常
  • 2篇基因异常表达
  • 2篇基因治疗
  • 2篇基因治疗技术
  • 2篇畸形
  • 2篇附着体
  • 2篇MRI

机构

  • 8篇新乡医学院
  • 3篇郑州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作者

  • 8篇徐光华
  • 3篇王天云
  • 2篇赵春澎
  • 2篇王小引
  • 2篇付笑笑
  • 2篇张玺
  • 1篇黄艳梅
  • 1篇刘勇
  • 1篇郭利伟
  • 1篇刘亚静
  • 1篇张倩
  • 1篇王宇
  • 1篇陈思佳

传媒

  • 4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重组人白血病抑制因子的原核表达及优化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重组人白血病抑制因子(HLIF)蛋白,并探索其高效表达的条件。方法将HLIF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分别给予不同诱导时间(4、8、12、16、20、24 h)、不同浓度大肠杆菌(吸光度值分别为0. 5、0. 6、0. 8、1. 0)、不同诱导温度(20、25、30、37、42℃)、不同浓度诱导剂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0. 1、0. 2、0. 3、0. 4、0. 5 mmol·L-1)、不同浓度乙酸(0. 0、0. 1、0. 2、0. 3、0. 4 mmol·L-1)进行培养,蛋白电泳考马斯亮蓝染色后,采用Image J软件分析HLIF蛋白的相对表达量,观察不同干预条件对HLIF表达的影响。结果不同诱导时间下HLIF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 088,P <0. 05),诱导16 h时的HLIF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诱导4、8、12、20、24 h(P <0. 05)。不同浓度(以吸光度值表示)大肠杆菌诱导时HLIF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 153,P <0. 05);吸光度值为0. 8时HLIF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吸光度值为0. 5、0. 6时(P <0. 05),吸光度值为1. 0时与吸光度值为0. 8时HLIF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不同温度诱导时HLIF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 053,P <0. 05),25℃时HLIF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20、30、37、42℃时(P <0. 05)。不同浓度诱导剂诱导时HLIF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 181,P> 0. 05)。不同浓度乙酸诱导时HLIF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 181,P <0. 05),乙酸浓度为0. 00 mmol·L-1时HLIF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乙酸浓度为0. 1、0. 2、0. 3、0. 4 mmol·L-1时(P <0. 05)。结论成功在大肠杆菌表达了HLIF,并探索出了适合最佳表达的诱导时间、大肠杆菌浓度、诱导温度、诱导剂浓度、乙酸浓度等条件。
曹顺杨玉露徐光华陈思佳王天云
关键词:原核表达
四脑室-蛛网膜下腔分流术治疗复发性、特发性脊髓空洞症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四脑室-蛛网膜下腔分流术(FVSS)治疗复发性、特发性脊髓空洞症(S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16例复发性、特发性SM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FVSS,通过查阅病历资料收集患者手术前后的症状资料。分别于术前1周及术后6个月应用改良日本骨科学会(mJOA)评分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分别于术前1周及术后6个月,采用全脊髓磁共振成像检查患者脊髓空洞直径,相位对比磁共振成像(PC-MRI)测量中脑导水管中段、枕骨大孔收缩期及舒张期脑脊液流速,PC-MRI测量收缩期脑干背侧脑脊液循环情况,Queckensted试验检测患者40、60 mm Hg压力下的脑脊液峰值压力以及达峰时间;于术后6个月,采用芝加哥Chiari畸形预后量表(CCOS)评估患者预后情况。结果术前SM患者出现疼痛14例、节段性感觉分离10例、肢体麻木9例、上肢肌力下降9例、下肢肌力下降5例。术后13例患者疼痛明显改善,1例疼痛无明显改善。手术前后SM患者mJOA评分分别为5~11(9.86±2.20)、10~15(12.67±3.95)分,SM患者术后mJOA评分显著高于术前(P<0.05)。SM患者术后脊髓空洞直径显著低于术前(P<0.05)。SM患者术后收缩期和舒张期枕骨大孔脑脊液流速峰值、中脑导水管脑脊液流速峰值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PC-MRI显示,与术前相比较,患者术后收缩期脑干背侧脑脊液循环信号更强。SM患者术后40、60 mm Hg压力下脑脊液压力峰值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SM患者术后40、60 mm Hg压力下脑脊液压力达峰时间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M患者预后良好14例,预后不良2例,患者均未出现神经损伤、脑脊液漏、感染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复查PC-MRI及Queckensted试验显示,SM患者四脑室-蛛网膜下腔置入分流管固定良好,未发现分流管脱落及堵塞情况。结论FVSS可有效改善复发性、特发性SM患者的�
徐光华杨记超姬杉峰谷浩源徐驰娄永利
关键词:脊髓空洞症
PC-MRI联合三维可视化技术在Chiari畸形Ⅰ型合并脊髓空洞及寰枢椎脱位手术决策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应用相位对比电影—磁共振成像(Cine PC-MRI)联合三维可视化技术辅助Chiari畸形Ⅰ型合并脊髓空洞症及寰枢椎脱位患者手术策略的选择并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6月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23例Chiari畸形Ⅰ型合并脊髓空洞症及寰枢椎脱位患者,术前均应用Cine PC-MRI技术量化评估颅颈交界区脑脊液流体力学特征,并联合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行颅颈交界区脑脊液循环通路的三维重建,以明确脑脊液循环障碍的部位,进而选择单纯寰枕减压术联合枕颈内固定术或改良寰枕减压术联合枕颈内固定术;预后评估应用手术前后芝加哥Chiari畸形预后量表(CCOS)评分、寰齿间距(ADI)和脊髓空洞直径的变化。结果基于Cine PC-MRI联合三维可视化技术的脑脊液流体力学特征分型的手术决策,与术前相比术后患者脊髓空洞直径缩小、ADI值降低及CCOS评分增加(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以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MRI联合三维可视化技术可协助临床医师为Chiari畸形Ⅰ型合并脊髓空洞症及寰枢椎脱位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手术策略,进而重建颅颈交界区正常的脑脊液循环并改善预后,使患者从手术中获益。
娄永利贾万兵徐光华姬杉峰杨记超刘勇闵有会
关键词:寰枢椎脱位三维可视化技术
一种基于cHS4元件的哺乳动物细胞附着体表达载体、表达系统、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HS4元件的哺乳动物细胞附着体表达载体、表达系统、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基因工程与基因治疗技术领域。鸡超敏感位点4(cHS4)是一种经典绝缘子元件,具有増强子阻断与异染色质屏障的功能,能将转基因沉默的...
赵春澎王天云王小引张玺徐光华付笑笑 高向征 白可可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cHS4元件的哺乳动物细胞附着体表达载体、表达系统、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HS4元件的哺乳动物细胞附着体表达载体、表达系统、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基因工程与基因治疗技术领域。鸡超敏感位点4(cHS4)是一种经典绝缘子元件,具有増强子阻断与异染色质屏障的功能,能将转基因沉默的...
赵春澎王天云王小引张玺徐光华付笑笑 高向征 白可可
文献传递
基质金属蛋白酶基因启动区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河南汉族群体慢性心力衰竭遗传易感性关联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基因启动区rs1799750、rs3025058及rs227610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河南汉族群体慢性心力衰竭(CHF)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限制性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124例CHF患者(CHF组)和144名健康者(对照组)的3个SNP,运用SHEsis软件分析数据。结果CHF组rs1799750的1G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1G1G基因型频率也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CHF组1G6A单体型的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河南汉族群体中rs1799750位点1G等位基因和单体型1G6A可能会降低个体CHF的患病风险。
马圆真刘亚静徐光华张倩王宇郭利伟黄艳梅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慢性心力衰竭单核苷酸多态性
脊髓栓系综合征合并脊髓空洞症患儿脑脊液流体动力学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探讨脊髓栓系综合征(TCS)合并脊髓空洞症患儿脑脊液流体动力学变化。方法 选择2018年8月至2020年10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15例TCS合并脊髓空洞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行神经电生理监测下显微镜通道脊髓终丝松解术。术后6个月对患儿进行随访,记录患儿术后临床症状恢复情况;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脊髓空洞横截面积和脑脊液流体动力学指标。结果 术后6个月,所有患儿的腰背部疼痛、下肢痉挛、下肢无力、膀胱功能障碍、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患儿的脊髓空洞横截面积显著小于术前(P<0.05),脊髓圆锥腹侧峰值流量及脊髓圆锥背侧峰值流量均显著多于术前(P<0.05)。结论 TCS合并脊髓空洞症患儿存在脑脊液流体动力学异常,终丝松解手术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和脑脊液流体动力学情况得到改善,脊髓空洞横截面积缩小。
姬杉峰杨记超徐光华娄永利
关键词:脊髓栓系综合征脊髓空洞症
四脑室—蛛网膜下腔分流术治疗脊髓空洞症的疗效分析
背景脊髓空洞症(Syringomyelia,SM)是一种慢性进展性脊髓损伤性疾病,具体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由多种病因引起。脊髓空洞症的治疗以手术为主。继发性脊髓空洞如颅颈交界区畸形、髓内肿瘤、脊髓拴系等优先处理原发...
徐光华
关键词:脊髓空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