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婷

作品数:11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3篇农业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水流域
  • 4篇流域
  • 2篇城市
  • 1篇地城
  • 1篇地力
  • 1篇地力评价
  • 1篇新型城镇化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植被
  • 1篇植被变化
  • 1篇入市
  • 1篇时滞效应
  • 1篇实证
  • 1篇双重差分
  • 1篇双重差分模型
  • 1篇通径
  • 1篇通径分析
  • 1篇透水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年径流

机构

  • 11篇江西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江西省水利规...

作者

  • 11篇张婷
  • 5篇刘士余
  • 2篇李会琴
  • 2篇郭熙
  • 1篇谢文
  • 1篇刘江宜
  • 1篇曾建玲
  • 1篇蔡海生

传媒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国土资源科技...
  • 1篇生态经济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非期望产出的农地城市流转效率测度及优化——以武汉城市圈为实证
2022年
本文以武汉城市圈为研究区域,将非期望产出纳入分析框架,建立SBM-Undesirable模型,测算农地城市流转效率,分析效率影响因素,探寻农地城市流转效率优化策略。研究表明:(1)将非期望产出即环境污染纳入农地城市流转效率的测算体系可有效解决传统效率高估问题;(2)时序上,2010—2019年武汉城市圈农地城市流转总体效率在0.77~0.85区间波动,处于效率较高水平;(3)空间上,城市圈内城市间效率水平差距较大,主要原因在于不同城市在社会经济生产过程中对于污染处理技术的推广利用程度及农地城市流转配置规模的差异;(4)武汉城市圈9市普遍存在资源环境投入要素过剩而经济产出不足、污染排放超量的情况。为促进经济社会有序转型,提高农地城市流转效率,政府应持续鼓励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运用高新科技来合理高效利用城市土地,提升农地城市流转技术效率;采取差别化管理政策,加强土地市场化建设,减缓农地城市流转过度的状况,提升农地城市流转规模效率。
黄珂任兰心李会琴刘晶晶张婷
关键词:农地城市流转非期望产出武汉城市圈
江西省1988-2017年新型城镇化水平与不透水面的相关关系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结合不透水面对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分析,探究江西省各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规律及趋势,为江西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从人口、经济、社会、空间4个方面构建新型城镇化的指标体系,在分析江西省1988-2017年各市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同时,基于不透水面数据,研究城镇化水平与不透水面不同阶段的相关性变化,构建二者的线性关系模型。[结果](1)30 a间江西省城镇不透水面扩张明显,整体呈现高-较高-中-较低-低密度圈层分布的空间格局。(2)江西省城镇化发展水平呈现出"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区域间发展不均衡;(3)2006年为该区城镇化水平增长的突变点,前后城镇化水平与不透水面相关性存在差异;(4)各市不透水面与新型城镇化水平线性拟合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拟合效果较好。[结论]不透水面与新型城镇化水平存在较强相关性,利用不透水面数据能较好地反映各市新型城镇化水平,这有助于分析城镇化发展趋势,促进区域城镇化研究。
陈蕾郭熙韩逸朱青国佳欣易丹张婷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长江经济带
基于GIS的宜春市本级耕地地力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为了摸清全区耕地地力现状,维护耕地数量和质量平衡。在GIS技术支持下,利用1:5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壤图和行政区划图等叠置分析确定评价单元737个,研究选取立地条件、剖面性状、障碍因素、耕层状况、土壤管理等5个层次的14个评价因子。结果表明:全区3543.18 hm2耕地可分为7个等级,其中一等地355.24 hm2,二等地533.64 hm2,三等地575.72 hm2,四等地738.09 hm2,五等地503.53 hm2,六等地445.06 hm2,七等地391.90 hm2;分别占宜春市本级全区耕地总面积的10.03%、16.25%、16.25%、20.83%、14.21%、12.26%、11.06%。通过研究可知宜春市本级耕地地力现状总体较好。
陈拾娇谢文郭熙张婷张弛
关键词:耕地地力评价GIS
赣南九曲水流域降雨侵蚀力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2022年
为有效防治流域土壤侵蚀、维护生态安全,基于九曲水流域1982—2019年逐日降雨数据,运用小波分析、交叉小波变换等方法分析了中雨、大雨、暴雨及年降雨侵蚀力的年际变化规律,并探讨了太阳黑子、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北极涛动(AO)及太平洋年代际涛动(PDO)对它们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雨、大雨、暴雨及年降雨侵蚀力的年际变化趋势均不显著(p>0.05),其变异系数(C_(V))分别为0.24,0.31,0.64,0.26,均属于中等变异。(2)不同量级降雨侵蚀力的周期变化差异明显,年降雨侵蚀力与暴雨侵蚀力均存在15~23年周期变化和19年主周期,二者联系更紧密。(3)年降雨侵蚀力和暴雨侵蚀力与太阳黑子、ENSO、AO、PDO均分别存在9~11,10~11,10~11,9~10年的显著共振周期,暴雨侵蚀力受太阳黑子、ENSO、PDO的影响大于中雨、大雨侵蚀力,大雨侵蚀力受AO的影响大于中雨、暴雨侵蚀力。研究成果可为赣南乃至我国土壤侵蚀预测预报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李俊盛菲刘士余张婷张婷
关键词:降雨侵蚀力影响因素
高质量发展理念下湖北省城市土地利用绿色效率测度及优化被引量:3
2023年
基于高质量发展理念,改进效率测算体系,建立纳入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对湖北省16个城市1999—2017年的土地利用绿色效率进行测度、对演进特征进行分析、对损失程度进行评估,结果显示:(1)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若不纳入土地利用效率测度体系会使结果高估,有偏“高效绿色”发展要求;(2)湖北省土地利用绿色综合效率平均水平较高,达0.80,但不同城市间差距大;(3)主导湖北省土地利用过程中经济产出增长和环境污染降低的关键因素是生产技术;(4)湖北省多数城市劳动力和土地资源要素投入过剩,且污染排放过度,需降低幅度平均接近25%。最后提出湖北省城市土地绿色效率改进的政策建议。
黄珂张婷刘江宜李会琴
关键词:城市土地利用
需求侧视角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利用广东省南海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需求侧398份调研数据,采用两阶段DEA模型测算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效率,探析交易费用、资产专用性、交易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需求侧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总体效率为0.230,纯技术效率为0.390,规模效率为0.658。市场规模报酬绝大多数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可通过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新农村建设,助推城镇化以及城市升级。(2)交易费用对市场效率没有显著影响,与市场中的企业多次转租行为有关。(3)资产专用性:交易主体方面,企业高技能水平人员有助于提高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效率。交易客体方面,在均衡处,集聚地区更高的要素价格意味着更好的生产要素匹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效率较高。(4)交易不确定性:交易行为方面,在企业生命周期与土地利用周期更匹配的情况下,企业将选择加大生产投入以优化市场资源配置水平。交易环境方面,价格决定方式显著影响市场效率,交易环境的不确定性越低,越有利于提高需求方对于农村集体用地市场的预期,提高市场效率。因此,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改革可以通过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空间归并与整治,降低细碎化程度。同时,应构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交易体系,以提高需求侧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效率。
张婷张安录邓松林
关键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资产专用性交易费用
基于DID模型的佛山市南海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绩效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研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政策对佛山市南海区带来的影响。2014年拟定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取得了一定成效,盘活了农村土地资源,增加了农村集体经济,提升了农民收入。【方法】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1995—2001年、2012—2018年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市场效率,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佛山市南海区试点政策实施前后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绩效差异。【结果】2015年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试点政策实施后,2017年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比2015年提高0.78,反映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改革促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预期的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利用率具有正向影响,在5%水平上显著;农业总产值和耕地面积均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利用率具有负向影响,分别在5%和1%水平上显著。【结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政策试点区应当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探索新的方式方法;“打通”改革试点的壁垒,增进改革试点协同合作力。
吴凡张婷蔡海生
关键词:绩效超效率DEA模型双重差分模型
濂水流域降雨变化和景观格局演变的径流效应被引量:1
2023年
降雨和景观格局是影响流域径流过程的两大主要因素,开展二者的径流效应研究对流域水资源管理、生态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赣南红壤丘陵区的濂水流域为对象,基于1958—2020年的降雨、径流和土地利用数据,分析降雨、景观格局和径流的变化特征,以及降雨、景观格局与年径流、洪枯径流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流域年降雨量、年径流量、年最大1 d径流量均呈非显著下降趋势,年最小1 d径流量呈非显著上升趋势且年际变化幅度最大;有林地为流域内占比最高的景观类型,其他林地的变化最剧烈;景观水平上,流域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Shannon均匀度指数、斑块密度、景观形状指数分别由1980年的1.125、0.541、0.667、16.925上升至2020年的1.348、0.614、0.731、18.172,景观蔓延度指数由1980年的68.237下降至2020年的64.293,流域整体景观多样性、破碎化程度、形状复杂程度提高,空间分布趋于均匀,连通性降低。降雨量与年径流、洪水径流、枯水径流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07、0.594、0.558;类型水平上,耕地减少对年径流、洪枯径流的影响均较大,而景观水平上的整体变化促进了年径流和洪水径流减少、枯水径流增加。降雨变化和景观格局演变对年径流、洪水径流和枯水径流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17.8%、82.2%,1.5%、98.5%和-8.8%、108.8%。研究成果可为流域景观格局配置、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提供理论参考。
盛菲刘士余张婷张婷
关键词:年径流枯水径流
场次暴雨条件下降雨和植被变化对洪水影响的定量评估--以彭冲涧小流域为例被引量:3
2020年
降雨和植被是影响流域洪水的两个关键性因素,定量研究二者对洪水影响的贡献率,对流域的植被建设及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研究以南方红壤区的彭冲涧小流域为对象,基于1983—2014年的地理信息数据和水文气象数据,利用Mann-Kendall检验法、累积距平法、HEC-HMS模型等分析该流域的暴雨和洪水特征,并定量评估降雨和植被变化对洪水影响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983—2014年间,彭冲涧小流域的暴雨量和洪水总量分别呈非显著上升和下降趋势。HEC-HMS模型对场次暴雨洪水的模拟效果较好,评价结果均在误差范围内。无论是对洪水总量,还是对洪峰流量,不同场次暴雨洪水的降雨和植被变化贡献率均存在差异。降雨和植被变化对洪水总量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66.5%和33.5%,对洪峰流量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58.9%和41.1%。本研究成果可为小流域洪水评价、植被建设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盛菲曾建玲刘士余刘士余周昌明张婷赵黎雯
关键词:植被变化洪水
赣南九曲水流域基流变化特征及其对降水的响应被引量:2
2022年
基流是水资源重要组成部分,探究流域基流变化特征及其对降水的响应,对优化流域水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赣南九曲水流域1982-2019年逐日降水、径流观测资料,运用数字滤波法、交叉小波变换及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法等,分析了基流变化特征,探讨了基流对降水的时滞效应,并计算了降水对基流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研究期间,九曲水流域年基流深和年基流指数变化趋势均不显著,年均值分别为384.21 mm和0.44;春、夏季基流深大于秋、冬季,基流指数则与之相反。年降水量控制着年基流深的动态变化,春、夏季降水对基流深的作用强于秋、冬季;年及春、夏、秋、冬季基流滞后降水的时长分别为3.5~10.3、1.5~8.5、2~10、2~13和5~20.5 d,年均滞后时长依次为6.4、4.9、5.3、6.8和10.8 d。年基流深在1992年发生突变,降水对基流变化的贡献率为68.2%,其他因素对基流变化的贡献率为31.8%。本研究成果可为南方红壤区评价流域的森林水文效应、保障河流的水生态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李俊盛菲刘士余张婷张婷
关键词:基流降水时滞效应贡献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