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久林

作品数:2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科技部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甘肃省气象局“十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地温场
  • 1篇中国北方沙尘...
  • 1篇沙尘
  • 1篇沙尘暴
  • 1篇降水
  • 1篇降水场
  • 1篇副高
  • 1篇尘暴

机构

  • 2篇中国气象局兰...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篇赵红岩
  • 2篇杨瑜峰
  • 2篇张久林
  • 1篇李栋梁
  • 1篇汤懋苍
  • 1篇李荣庆
  • 1篇梁东升

传媒

  • 1篇中国沙漠
  • 1篇高原气象

年份

  • 2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夏季西太副高位置与中国地温场的关系被引量:9
2007年
利用1951-2003年间逐月的500 hPa高度场、环流特征量和全国141个测站逐月的3.2 m深层地温资料,分析了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下称西太副高)位置的变化与中国深层地温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西太副高的脊线位置与中国大陆一些区域的深层地温的关系明显,高相关区域在100°~115°E,30°~45°N之间。6月份,沿30°~35°N有一准东西向的高相关轴线,7月高相关带北移至34°~40°N,8月高相关带北移到40°~45°N。中国深层地温与西太副高北界也有明显的相关区、高相关轴线,与西太副高脊线的情形相似,但高相关区比西太副高脊线偏东,北界位置主要在105°~120°E,30°~35°N。在西太副高偏南和偏北的年份,所选区域的深层地温有明显的不同。西太副高脊线偏北年份深层地温偏高;偏南年份地温偏低,并且从前期1月就已开始。在各月地温的变化中,两组年份基本是相反的。
赵红岩杨瑜峰张久林梁东升李荣庆
关键词:地温场
中国北方沙尘暴与地温场的相关分析被引量:15
2007年
利用1954—2003年历年沙尘暴实测资料,分析了沙尘暴与3.2 m深度地温场及降水场的关系。结果表明:强沙尘暴多发年与少发年地温场分布差异明显;多发年地温偏低,少发年地温偏高。4月多雨时,沙尘暴频数少,反之频数多。3.2 m地温具有很好的季际连续性,故可以利用冬季甚至上年秋季的地温场来预测春季沙尘暴频次的多寡。
赵红岩杨瑜峰梁东升汤懋苍张久林李栋梁
关键词:沙尘暴地温场降水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