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彩

作品数:9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4篇地台
  • 4篇岩相
  • 4篇岩相古地理
  • 4篇油气
  • 4篇输导
  • 4篇输导体系
  • 4篇华北地台
  • 4篇古地理
  • 3篇岩相古地理特...
  • 3篇油气输导
  • 3篇盆地
  • 3篇古地理特征
  • 2篇油气成藏
  • 2篇油气输导体系
  • 2篇气藏
  • 2篇成藏
  • 1篇动态性
  • 1篇新近系
  • 1篇油气藏
  • 1篇油气盆地

机构

  • 9篇山东科技大学
  • 3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9篇孟彩
  • 8篇林玉祥
  • 3篇闫晓霞
  • 3篇曹高社
  • 3篇李晓凤
  • 3篇郭凤霞
  • 3篇刘虎
  • 3篇王玉伟
  • 3篇孙宁富
  • 2篇赵慧
  • 1篇李秀芹
  • 1篇赵承锦

传媒

  • 2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中国地质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岩性油气藏

年份

  • 5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华北地台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岩相古地理特征被引量:4
2015年
华北地台区晚侏罗世沉积区主要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南华北地区和阴山—燕山地区,面积较中侏罗世沉积明显缩小。上侏罗统以河流相沉积为主,碎屑岩,尤其是粗碎屑岩发育。早白垩世是晚三叠世以来沉积面积最大的时期,沉积区主要位于鄂尔多斯盆地、渤海湾盆地、胶莱盆地和南华北地区,以大型陆相湖泊沉积为主要特征,砂泥岩较发育。从岩相古地理角度分析,胶莱盆地和南华北地区周口盆地中部的谭庄—沈丘凹陷以及黄口、成武盆地是上侏罗统—下白垩统烃源岩形成的有利区,也应为油气形成的有利区。
林玉祥孟彩韩继雷朱传真赵承锦曹高社
关键词:古地理烃源岩
油气输导机制及输导体系定量评价研究被引量:12
2015年
为了减少输导体系多解性和更客观、准确地对其进行评价,该文对我国各主要含油气盆地输导体系进行了系统分析与总结,提出了基于油气输导机制的输导体系分类方案,将输导要素划分为3大类:第一类为必要的输导要素(包括输导空间、输导动力和输导流体);第二类为描述输导体系重要特性的输导要素(如输导方向、输导能力);第三类为补充说明输导体系的输导要素(如输导体系的规模与层次、形成与作用时期等)。提出的基于输导机制的输导体系命名原则为:输导体系规模与层次+形成与作用时期+输导能力+输导方向+输导动力+输导空间。同时根据各输导要素对油气运聚成藏的贡献,建立了各类输导要素优劣的定量评价标准与赋值原则。总结了成藏期古输导体系恢复方法和步骤,其中古孔隙和古构造的恢复是成藏期输导格架建立的关键。这为输导体系定量评价奠定了基础,从而可以更好地根据输导体系预测潜在油气藏,提高勘探成功率。
林玉祥孙宁富郭凤霞闫晓霞孟彩李晓凤刘虎李秀芹
关键词:油气输导体系
华北地台区早-中侏罗世岩相古地理特征被引量:3
2014年
依据地层多重划分对比原理,建立了华北地台区下-中侏罗统的地层划分对比格架,并分别编制了早、中侏罗世岩相古地理图。由于印支运动末期华北地台区整体抬升,下侏罗统的沉积范围与上三叠统相比明显缩小。中侏罗统在华北地台区沉积范围较下侏罗统明显加大,除鄂尔多斯盆地、南华北地区外,在渤海湾盆地也出现较多的中侏罗统沉积。下侏罗统的沉积中心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中侏罗统在鄂尔多斯盆地沉积范围较下侏罗统明显扩大,沉积中心逐渐向西北方向迁移。南华北地区下侏罗统沉积区主要分布于合肥盆地和济源盆地,中侏罗统在南华北地区的沉积盆地增多,除合肥盆地、济源盆地外,在黄口、周口、义马等盆地也发育了部分沉积,并且均受到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的联合控制。在渤海湾盆地下侏罗统仅北部有少量沉积,中侏罗统盆地分布范围明显扩大,济阳坳陷区、临清坳陷区、黄骅坳陷区均出现了大面积的沉积区。
林玉祥孟彩韩继雷赵慧王玉伟曹高社
关键词:沉积相古地理特征
潍北凹陷输导体系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被引量:3
2014年
输导体系作为油气运移的通道,对油气成藏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潍北凹陷断层及其活动、沉积体系与不整合面特征等的分析,提出研究区存在砂体、断层和不整合面等多种输导体系要素,并组成断层-不整合及断层-不整合-砂体等复合输导体系。潍北凹陷主要有2个供烃区,发育于北部洼陷带和灶户断鼻带;灶户断鼻带断裂构造比较发育,北部洼陷带断裂构造较少;潍北凹陷主要发育6个不整合面,其中N g/E s4(N g/E k1)及E k2下/E k3为区域性不整合面,它们均导致不同地区的输导体系类型及分布有所不同。通过对潍北凹陷油气藏类型和输导体系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了不同输导体系类型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潍北凹陷砂体输导体系有利于形成岩性尖灭油气藏和砂岩透镜体油气藏;断层输导体系有利于形成地层不整合-断层油气藏、断块油气藏和构造-岩性油气藏;断层-不整合输导体系有利于形成断块油气藏、岩性油气藏及断层-岩性油气藏;断层-不整合-砂体输导体系有利于形成岩性尖灭油气藏、地层不整合油气藏、断块油气藏和断层-岩性油气藏。该研究结果对明确输导体系控藏模式和指导潍北凹陷油气勘探均具有借鉴作用。
林玉祥王玉伟孟彩韩继雷
关键词:输导体系砂体不整合面油气藏潍北凹陷
论油气输导体系的层次性与动态性
2013年
通过对我国各主要含油气盆地油气输导体系的系统分析与总结,提出了油气输导体系研究要划分层次,即针对不同盆地和同一盆地不同等级的研究对象(盆地、区带和局部构造等),分别研究其输导体系特征以及其对油气成藏富集规律的控制作用。油气输导体系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其动态性,即在地质历史演化过程中输导体系是不断变化的,只有油气大规模运聚时期的输导体系才能控制油气成藏与油气分布,因此要恢复成藏期输导体系特征,才能有效识别其输导能力与正确预测油气分布规律。以渤海湾盆地为例,深入探讨了油气输导体系的层次性与动态性,阐明了这一研究方法对油气输导体系研究的重要意义。
林玉祥郭凤霞闫晓霞李晓凤刘虎孙宁富孟彩
关键词:动态性输导体系油气成藏含油气盆地
油气输导体系研究技术思路与展望被引量:3
2014年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根据多年油气输导体系研究经验,提出了油气输导体系研究的技术方法和步骤,认为古孔隙恢复、古压力恢复、古构造恢复以及成藏期分析是油气输导体系研究中的关键技术。系统总结了关键技术的研究方法与最新进展,确定有效输导体系,正确预测未知油气藏。对目前油气输导体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林玉祥郭凤霞孙宁富孟彩李晓凤闫晓霞刘虎
关键词:输导体系油气
沁水盆地陷落柱特征及其对气藏的影响被引量:8
2015年
沁水盆地广泛发育岩溶陷落柱,对气藏形成与分布产生了较大影响.为分析其对气藏的影响,通过对陷落柱的形成条件、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等方面的研究发现,沁水盆地陷落柱主要形成于喜马拉雅期;在平面上成群集中分布,多为半截柱,直径为100~300 m,大多切穿主煤层的3号煤层;陷落柱内发育了大量破碎带及松散堆积,为煤层及砂岩中的天然气向外运移提供了通道;陷落柱形成并切穿煤层以后,使煤层压力降低,为柱内及附近的煤层气解析提供了条件;陷落柱还沟通了煤系地层上、下相邻的含水层,致使不同地层之间水动力发生联系,使得解析出来的天然气以游离态或伴随地下水循环运移至上覆地层中.因此,除个别情况起到输导作用在浅层形成新的气藏外,陷落柱对煤系地层中的气藏常起到破坏作用,在其周围形成煤系地层含气量低值区,致使天然气中甲烷含量降低,氮气和二氧化碳含量增高,但陷落柱的影响范围较局限.
林玉祥韩继雷孟彩钱铮刘建军
关键词:陷落柱煤层天然气沁水盆地
华北地台区古近纪—新近纪岩相古地理特征被引量:17
2015年
华北地台区古近系—新近系在渤海湾盆地非常发育,在南华北地区也有较大厚度,而在鄂尔多斯盆地则不甚发育,仅在西北部有少量沉积。渤海湾盆地古近纪以断陷型沉积为主,主要为滨浅湖相沉积,物源来自多个方向,如北部的燕山褶皱带、西部的太行山隆起、南部的鲁西隆起、东部的辽东隆起区以及盆地内部的沧县隆起和埕宁隆起等。南华北地区古近纪发育大小不一多个沉积中心,以河流相沉积为主;鄂尔多斯盆地古近纪仅在西北部出现沉积,发育河流相,缺失古新统—始新统沉积。新近系沉积区主要位于渤海湾盆地、南华北地区以及鄂尔多斯盆地外围的地堑中,主要为河流相和滨浅湖相沉积。新近纪早期渤海湾盆地大面积隆升,导致湖盆收缩,部分地区遭受剥蚀夷平,中晚期盆地整体形成统一坳陷,主要为河流相沉积,局部发育滨浅湖相;南华北地区进入裂谷期后坳陷发育阶段,大面积接受沉积,主要发育河流相沉积。华北地台区西部沿鄂尔多斯盆地周缘形成了一套以河流相与滨浅湖相为主的山前盆地沉积。华北地台区古近纪—新近纪油气的有利勘探区域为渤海湾盆地。
林玉祥孟彩韩继雷朱传真王玉伟赵慧曹高社
关键词:古地理
华北地台区晚三叠世-新近纪岩相古地理研究
晚三叠世-新近纪是华北地台区重要的构造变革时期。本文在印支晚期(T3)、燕山早期(J1-J2)、燕山中期(J3-K1)、燕山晚期(K2)、喜马拉雅早期(E)和喜马拉雅晚期(N)六个构造运动阶段中,划分出上三叠统卡尼阶、上...
孟彩
关键词:岩相古地理沉积盆地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