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元

作品数:5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群落
  • 3篇群落结构
  • 2篇植物
  • 2篇海域
  • 2篇浮游植物
  • 1篇大型底栖动物
  • 1篇底栖动物
  • 1篇底拖网
  • 1篇优势种
  • 1篇优势种群
  • 1篇植物群
  • 1篇植物群落
  • 1篇植物群落结构
  • 1篇生态位
  • 1篇生态位重叠
  • 1篇生物资源
  • 1篇水域
  • 1篇拖网
  • 1篇群落结构分析
  • 1篇种群

机构

  • 5篇宁波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5篇孙元
  • 3篇王一农
  • 3篇李祥付
  • 2篇王弢
  • 2篇林清菁
  • 2篇蒋霞敏
  • 2篇尤仲杰
  • 2篇唐锋
  • 2篇焦海峰
  • 1篇蔡林婷
  • 1篇陈晨
  • 1篇石灏

传媒

  • 2篇海洋与湖沼
  • 2篇海洋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北仑港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季节变化被引量:3
2012年
2009年11月~2010年8月对北仑港水域的浮游植物类群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该水域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变化、优势种类、群落结构以及水平分布等特征参数的季节变化。共鉴定浮游植物4门97种,其中硅藻种类最多,约占81.4%。细弱圆筛藻(Coscinodiscus subtilis var.subtilis Ehrenberg)几乎在各个区域的不同季节都占据优势。浮游植物细胞丰度的年平均值为3.75×103L-1,春季和夏季高值区集中在大榭(5.3×103/L、4.5×103/L);秋季和冬季高值区主要集中在梅山(6.4×103/L、6.6×103/L)。多样性指数(H')以秋季(3.73)最高,春季(3.08)最低。综合聚类分析结果与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排序,得出结论:5个调查水域水质优良程度为:梅山>郭巨>大榭>澥浦>镇海。
王弢蒋霞敏孙元唐锋林清菁
关键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宁波乱礁洋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时空特征
于2011年12月到2012年10月对浙江宁波乱礁洋海域4次海域综合调查,主要介绍了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乱礁洋海域共鉴定浮游动物104种,其中桡足类为主要类群,共53种;原生动物18种,浮...
蔡林婷王一农石灏李祥付焦海峰孙元王扬才
关键词:浮游动物群落结构
韭山列岛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及其附近海域底拖网生物资源的分布及群落结构分析被引量:7
2020年
为了解韭山列岛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下简称保护区)生物资源分布、群落结构特征及受干扰情况,于2012年4月(春)、7月(夏)对保护区及其附近海域进行了底拖网生物资源调查。运用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abundance-biomass comparison curves,ABC)、相似性聚类(Bray-Curtis)及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NMDS)等方法,比较分析了春、夏季保护区及其附近海域底拖网生物资源的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及稳定性。结果显示:(1)调查海域共出现海洋生物45属47种,隶属7门11纲22目36科,其中保护区42种,保护区附近海域37种,节肢动物丰度和生物量最高;(2)日本鼓虾(Alpheus japonicas)为保护区及其附近海域特征种,保护区季节间物种更替率(64.29%)低于其附近海域(72.97%);(3)保护区平均丰度为37.459ind/Agt,平均生物量为59.160g/Agt,其附近海域平均丰度为37.048ind/Agt,平均生物量为37.230g/Agt,保护区丰度和生物量高于其附近海域;(4)春季保护区与其附近海域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相近且均较低,夏季保护区多样性指数高于其附近海域;(5)ABC曲线表明,春季保护区及其附近海域处于轻微干扰及未受到干扰状态,夏季保护区处于轻微干扰状态,其附近海域处于重度干扰状态。综上所述,韭山列岛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的设立,在提高物种多样性、物种丰度、生物量及维持群落结构的稳定性方面优于其附近海域。
李进京刘颖李祥付刘好真徐鹏孙元焦海峰焦海峰尤仲杰
关键词:群落结构底拖网
浙江象山东部海域夏季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群和生态位被引量:10
2018年
为了解象山东部海域夏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及种间相互作用情况,于2012年8月(夏季)对象山东部海域30个站位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的调查研究。共采集,鉴定大型底栖动物36种(优势种20种),隶属于7门8纲24科,节肢动物15种(41.7%)最多,脊索动物7种(19.4%)次之。聚类分析和MDS排序结果表明,象山东部海域夏季大型底栖动物可以分为4个生态类群。选取Levins生态位宽度指数和Pianka重叠指数进行生态位分析,结果表明:象山东部海域夏季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生态位宽度变化范围为5.22—21.66,生态位宽度值最高的为东方口虾蛄(21.66),最小的为小荚蛏(5.22);Pianka重叠指数大于0.60的优势种占19.5%,多样的生境以及生物本身的适应能力差异,使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的生态位重叠值偏小,减小了种间的竞争。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夏季生态位结构的形成主要与优势种的活动能力有关。
刘好真李祥付刘懂李进京陈晨徐鹏孙元焦海峰王一农王一农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生态位重叠
舟山典型海区浮游植物的动态变化被引量:6
2013年
2009年8月~2011年5月对舟山典型海区的浮游植物群落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在该海域共鉴定到浮游植物4门45属102种。其中蓝藻门2属4种,占3.92%;绿藻门1属2种,占1.96%;硅藻门38属89种,占87.26%;甲藻门4属7种,占6.86%。浮游植物细胞丰度的年波动在2.65×104/L~3.73×104/L之间,平均值为3.04×104/L,并且在春季(5月)最高,夏季(8月)次之。主要优势种有星脐圆筛藻(Coscinodiscus asteromphalus)、中华盒形藻(Biddulphia sinensis)、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并基角毛藻(Chaetoceros decipiens)和佛氏海线藻(Thalassionema frauenfeldii)。其中夜光藻的丰度达4.9×103/L,佛氏海线藻达2.7×103/L。在整个调查过程中硅藻一直占据优势,朱家尖、桃花岛、东极和嵊泗的硅藻种类分别占95.2%,82.1%,81.3%和86.9%。通过对浮游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分析,可认为该调查海区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季节变化明显,群落结构稳定。研究还表明,水质优良程度为嵊泗>东极>朱家尖>桃花岛。
唐锋蒋霞敏王弢孙元林清菁
关键词:浮游植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