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佳丽
- 作品数:6 被引量:13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水稻不育系‘明S’与‘R900’配组农艺性状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为考查不育系‘明S’与恢复系配组后代的生育期、株高、有效穗等性状及产量表现,以期为‘明S’配制其他高产组合提供依据。利用‘明S’等8个生育期接近的不育系与同一父本‘R900’配组,将杂交F1代种子播种,在科学管水施肥的相同栽培条件下,对8个组合生育期、株高、有效穗等性状及产量表现进行记载。结果表明,明S/R900播始历期为84天,生育期最长,为148天;株型较矮,为117 cm;组合高产,产量为12.9 t/hm^2,超出‘双两优1000’1.26 t/hm^2;明S/R900具有强分蘖能力,单株有效穗15.3个,有效穗数252.45万/hm^2,有效穗超出隆638S/R900为54.3%,结实率高,为93.91%,每穗实粒数211.96粒;对紫杆病有一定的抗性。不育系明S/R900组合性状表明‘明S’异交结实率高,配合力好。
- 孙佳丽彭既明
- 关键词:不育系分蘖结实率
- 水稻数量性状(QTL)定位主要作图群体及统计方法概述被引量:4
- 2016年
- 水稻许多重要的性状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因此数量性状的研究对促进水稻高产、抗病、质优具有重要意义。分子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和QTL定位方法的日趋完善,为水稻数量性状的研究提供了基础。综述了QTL定位的原理、定位群体和常用的方法,并对目前水稻数量性状QTL定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 孙佳丽彭锐彭既明
- 关键词:水稻QTL定位分子标记
- 强分蘖两系杂交稻新组合明两优143被引量:6
- 2016年
- 明两优143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自育两系核不育系明S与自选恢复系P143配组育成的强分蘖两系杂交稻新组合,2015年通过海南省审定。它具有株叶形态好、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稻瘟病抗性好等特点。介绍了其选育过程及特征特性,并提出了栽培与制种技术要点。
- 孙佳丽彭既明袁定阳彭锐唐自标
- 关键词:两系杂交稻选育
- 水稻强分蘖两系不育系‘明S’农艺性状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为深入研究水稻两系核不育系‘明S’特性,以期配制高产组合,在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以‘培矮64S’为对照,相同栽培管理条件下,对‘明S’与‘培矮64S’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明S’具有株叶形态好、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稻瘟病抗性好等特点。单株有效穗数17个,花粉育性镜检,为无花粉型和少数典败单株,不育率100%,不育度100%,自交结实率为0。柱头外露率高,为84.7%,异交结实率70%以上。稻米品质较好,糙米率、整精米率、胶稠度、碱消值达到一级标准;抗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发病较轻。可见两系不育系‘明S’是一个具有强分蘖特性并且抗稻瘟病的温敏核不育系。
- 孙佳丽彭既明
- 关键词:两系不育系有效穗
- 水稻分蘖基因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6年
- 分蘖是单子叶植物特殊的一种分枝,也是水稻植株生长发育过程起重要作用的农艺特性,分蘖数量直接决定水稻有效穗数量,从而影响水稻产量。随着水稻基因组学和分子遗传学的快速发展,对分蘖的研究有了较大进步。综述了国内外在水稻分蘖基因研究领域,包括其遗传分析、定位与克隆等的研究进展。
- 孙佳丽彭既明彭锐
- 关键词:水稻分蘖基因克隆QTL
- 高抗稻瘟病杂交水稻新组合Y两优305被引量:2
- 2018年
- Y两优305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用自育的两系不育系Y58S与自育的恢复系P305配组与广东伟丰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育成的高抗稻瘟病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16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 彭锐彭锐彭既明唐自标孙佳丽
- 关键词:杂交水稻高抗稻瘟病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