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海清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导管消融
  • 1篇导管消融治疗
  • 1篇心房
  • 1篇心房颤动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紧张
  • 1篇血管紧张素
  • 1篇血压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高血压
  • 1篇原发性高血压...
  • 1篇早搏
  • 1篇射频导管
  • 1篇射频导管消融
  • 1篇射频导管消融...
  • 1篇射线
  • 1篇肾素
  • 1篇室性
  • 1篇室性早搏
  • 1篇醛固酮

机构

  • 2篇上海市第一人...

作者

  • 2篇刘少稳
  • 2篇吴海清
  • 1篇赵利群
  • 1篇李旭光
  • 1篇陈松文
  • 1篇魏勇
  • 1篇徐娟
  • 1篇丁羽

传媒

  • 1篇中华心律失常...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零射线下单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左心室室性早搏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零射线下单导管进行左心室室性早搏(室早)射频消融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2015年8月至10月连续入选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因频发性左心室室早行射频消融治疗的6例患者,平均年龄(46.6±20.9)岁,男4例。术中常规穿刺右股动脉,建立股动脉通路后,借助三维标测系统(Carto3),零射线下将三维标测消融导管经股动脉逆行主动脉送至左心室。三维重建左心室解剖结构后,进行室早的激动标测,寻找室早最早激动点进行消融。术中常规药物激发并观察30min,术后规律随访,评价手术疗效及安全性。结果6例左心室室早均在零射线下经单导管顺利完成标测及消融,室早分别起源于左后分支(1例)、左前分支(3例)、左心室后乳头肌(1例)、二尖瓣环(1例),其最早激动较体表QRS时限提前(29.5±6.7)ms,即刻手术成功率100%。术后患者均无手术相关并发症,随访(9.2±1.0)个月,除1例患者左心室后乳头肌室早复发,其余患者均无明显室早,中远期手术成功率83.3%。结论借助三维标测系统,零射线下单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左心室室早是安全可行的。
陈松文魏勇周根青徐娟吴海清丁羽刘少稳
关键词:室性早搏射频导管消融
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房颤动的诊断价值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醛固酮(ALD)是否可作为发生心房颤动(房颤)的生物标志物,以指导房颤治疗。方法·高血压组患者189例,其中训练组75例,验证组114例;房颤组患者179例,其中训练组72例,验证组107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肾素活性(PRA)、AngⅡ和ALD值,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ngⅡ和ALD对房颤的诊断效能。结果·房颤组AngⅡ和ALD水平高于高血压组(均P=0.000)。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ngⅡ或ALD预测房颤的敏感度分别为0.92和0.93,特异度分别为0.80和0.96,临界点为58.00和150.00 pg/m L。2组AngⅡ和ALD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结论·血浆AngⅡ和ALD可作为高血压患者预测房颤的生物标志物,并可作为房颤治疗中是否选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阻滞剂的重要指标。
赵利群李旭光谢力俊吴海清王志敏刘少稳
关键词:心房颤动原发性高血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