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学东

作品数:6 被引量:56H指数:5
供职机构:四川省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四川盆地
  • 2篇盆地
  • 1篇大雾
  • 1篇大雾预报
  • 1篇等值线
  • 1篇等值线绘制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诊断
  • 1篇动力诊断分析
  • 1篇森林火险
  • 1篇闪电
  • 1篇闪电定位
  • 1篇闪电定位仪
  • 1篇湿位涡
  • 1篇四川盆地东北...
  • 1篇台风
  • 1篇气旋
  • 1篇切变
  • 1篇中气旋
  • 1篇位涡

机构

  • 6篇四川省气象局
  • 2篇云南大学
  • 1篇河南省气象局
  • 1篇达州市气象局
  • 1篇内江市气象局

作者

  • 6篇吕学东
  • 2篇顾清源
  • 1篇黄楚惠
  • 1篇徐会明
  • 1篇谌贵珣
  • 1篇青泉
  • 1篇于竹娟
  • 1篇肖鹏
  • 1篇张贤哲
  • 1篇夏利
  • 1篇苏爱芳
  • 1篇江秀娟

传媒

  • 3篇四川气象
  • 2篇高原山地气象...
  • 1篇大气科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四川盆地东北部春夏两次冰雹天气过程对比分析被引量:11
2013年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NECP 1°×1°6小时再分析资料和达州CINRAD/SC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出现在四川东北部的两次冰雹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这两次过程都发生在高空西北气流和低层暖空气形成的不稳定层结中,均具有中等到强垂直风切变,为冰雹的出现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0℃和-20℃层高度是影响冰雹直径的关键因素。从雷达分析得知,"7.19"冰雹为多单体线性风暴,回波结构呈块状分布,具有弱的中气旋,回波悬垂不明显,"4.20"冰雹过程回波结构呈钩状分布,具有回波悬垂和中气旋结构特征。
吕学东肖鹏于竹娟夏利江秀娟
关键词:冰雹垂直风切变中气旋
四川省森林火险预报系统被引量:6
2006年
四川省森林火险预报系统是用VB6.0语言编写,采用多因子线性回归统计方法建立的一套森林火险等级预报业务系统;本系统通用性强、功能齐全,为预报员提供了一套较完备的火险等级预报工具,同时实现了等值线这一科学计算可视化表现方式,摆脱了对专业绘图软件的依赖。
吕学东顾清源谌贵珣
关键词:森林火险等值线绘制
2005年四川省闪电天气概述被引量:3
2006年
利用四川省闪电定位仪监测网的监测资料,应用统计学方法,对2005年四川省的主要闪电天气过程、闪电日数、闪电频次、闪电日变化等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徐会明张贤哲吕学东顾清源
关键词:闪电定位仪
典型南涝(旱)北旱(涝)梅雨大气环流特征差异及动力诊断分析被引量:14
2011年
利用NCEP逐日再分析资料,采用合成分析和动力诊断方法比较研究了典型南涝(旱)北旱(涝)梅雨大气环流特征差异,逐一考察了近20种物理量对其主雨带位置的诊断识别能力。结果表明:典型南涝(旱)北旱(涝)梅雨极涡偏强(弱),亚欧中高纬槽脊振幅较大(小),中纬度110°E~150°E地区位势高度明显偏低(高),冷空气势力偏强(弱);相应南亚高压主体东段偏南(北);副高主体明显偏东(西),西伸脊线偏南(北);印度季风槽强度偏弱(强);高、低空急流在江淮流域形成的高空辐散和低空辐合均偏弱(强);江淮流域水汽输送偏弱(强),主要源于西南季风气流(西南季风和副高南侧东风气流);低空急流轴左侧经向风强梯度辐合区、500hPa垂直上升运动中心、925hPa和300hPa总变形高值带、低层水汽通量经向强梯度辐合区、中层Q矢量辐合中心与主雨带位置吻合良好。
牛若芸苏爱芳马杰吕学东
关键词:梅雨动力诊断
判别回归方法在四川盆地大雾预报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06年
用最近10多年的历史实况资料和四川盆地大雾发生的站数进行相关分析,采用最优分割进行因子筛选,建立了最优判别方程和大雾站数预报的回归预报模型,拟合率较高,残差较小,模型具有较强的预报能力。
青泉吕学东叶儒辉邹庆
关键词:大雾预报
一例台风诱发副高西北侧连续性暴雨过程的动力学机制分析被引量:13
2012年
利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和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采用动力诊断分析方法,对2008年9月22~26日发生在四川盆地西北部连续性暴雨的形成机制进行探讨。分析表明:连续性暴雨天气过程前期(对流性降水阶段),湿位涡正负区叠置的形式有利于低层气旋式辐合发展,强降水出现在对流层中下部MPV1<0和低层MPV2>0的范围内,而MPV1负值中心和MPV2正值中心及其包围的密集区,是暴雨产生的警戒区。后期(稳定性降水阶段),对流层高层MPV2负值位涡舌的向下伸展,有利于中低层大气斜压性增强,使垂直涡度发展,降水维持。湿螺旋度垂直分布能很好地反映暴雨发生时大气的动力特征,暴雨区上空低层正涡度、水汽辐合旋转上升与高层负涡度、辐散相配合,是触发暴雨的有利动力机制。强降水发生时段,湿螺旋度有显著增加,这对于降水发生的预报要优于z螺旋度。
牛金龙吕学东黄楚惠
关键词:副高台风湿位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