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涛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矿业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烟气流动
  • 2篇石流
  • 2篇泥石
  • 2篇泥石流
  • 2篇岷江上游
  • 2篇巷道
  • 2篇巷道火灾
  • 2篇火灾
  • 2篇降雨
  • 2篇FDS
  • 1篇烟气
  • 1篇烟气温度
  • 1篇雨量
  • 1篇障碍物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数值模拟研究
  • 1篇临界水深
  • 1篇井巷
  • 1篇聚落
  • 1篇矿井

机构

  • 5篇西南科技大学
  • 3篇西南交通大学
  • 3篇中山大学

作者

  • 5篇黄涛
  • 3篇丁明涛
  • 1篇许秦坤
  • 1篇刘晗

传媒

  • 2篇灾害学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现代矿业

年份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降雨垂直分异的泥石流监测网传感节点布设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泥石流监测网传感节点的布设是泥石流预警中重要的环节。以岷江上游作为研究区,讨论区域降雨量垂直分异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传感节点布设规则,并在七盘沟流域进行实例验证应用。结果表明:岷江上游传感节点从西北部、中部、东南部布设,西北部在小于3 650 m处,传感节点布设于海拔2650 m处,大于3 650 m的区域则在同一范围内布设于高海拔处;中部区域传感节点布设于同一区域范围内高海拔处;东南部区域(典型示范区:汶川县七盘沟)在小于5 162 m,布设于海拔4 238 m处,其余区域布设于高海拔区域处。
丁明涛丁明涛庙成黄涛
关键词:降雨泥石流监测网传感节点岷江上游
纵向风条件下障碍物对矿井巷道火灾烟气流动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为了研究障碍物对矿井巷道火灾烟气流动的影响,采用火灾模拟软件FDS考察了离火源不同位置的障碍物对巷道火灾烟气流动和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旷巷道相比,有障碍物存在的巷道烟气逆流的距离增加,障碍物位于火源上游离火源的距离越近,烟气逆流的距离越远;障碍物处于火源上游,热烟气会在障碍物与火源之间聚集,随着障碍物与火源之间距离增加,热烟气沉积的距离随之增加;有障碍物存在的巷道,高温区分布在火源与障碍物之间,巷道顶棚处烟气的温度高于空旷巷道。
刘晗许秦坤黄涛
关键词:巷道火灾FDS烟气流动障碍物
岷江上游河谷聚落特征及其演化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基于RS和GIS技术分析岷江上游1994年、2004年和2014年3个时期河谷聚落的时空分布,阐述其基本特征和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河谷聚落是岷江上游最主要的聚落形态,全流域呈松散状,局部呈集聚分布;其总面积不断增大,聚落密度呈先集聚后局部衰退;平面形态整体上由规则向不规则形态变化;其斑块的分布特征为高程上整体逐渐向低海拔迁移,坡度上先向低坡度迁移后逐渐向5°~35°区迁移,全流域由1994-2004年的呈轴对称向2004-2014年间的东南、南、西南、西方向迁移.
丁明涛丁明涛黄涛
关键词:岷江上游
基于临界水深法的单沟泥石流启动降雨量推算被引量:1
2018年
以汶川县七盘沟为研究对象,在高精度遥感影像的支持下,通过对七盘沟的实地勘察,收集汇总了七盘沟泥石流的基础数据(松散堆积体属性、泥石流容重等)。应用临界水深法,结合七盘沟的实际情况,逆向推求七盘沟泥石流启动的临界降雨量。研究发现:汶川县七盘沟流域共查明117处松散堆积体,其临界水深介于0.18~11 m之间,松散堆积体的临界启动值为0.1~6.9 m/s,启动降雨量处于0.1~174 mm之间。本研究结果与七盘沟实际情况基本吻合,可为单沟泥石流监测和预警预报系统的建设和完善提供一定参数指导。
丁明涛丁明涛庙成黄涛
关键词:泥石流
巷道火灾数值模拟研究
2017年
为研究水平巷道、水平-上行组合巷道、下行-水平-上行组合巷道(编号分别为1~#、2~#、3~#)在不同的通风条件下,巷道火灾发生时烟气温度、烟气流动的变化规律,采用FDS软件分析了3种巷道的温度与烟气变化规律。研究表明:(1)在通风速率为0时,顶部温度1~#巷道>2~#巷道>3~#巷道;通风速率为1 m/s时,顶部温度3~#巷道>1~#巷道>2#巷道;(2)在通风速率为0时,在1#巷道烟气流动均匀向上下游蔓延;2~#巷道在烟气蔓延至下游开口后,烟气流速不断增大,最终完全抑制烟气回流;3#巷道在烟气蔓延至上游开口后,烟气流速不断增大,最终完全抑制烟气向下游蔓延。
黄涛
关键词:烟气温度FDS烟气流动
共1页<1>
聚类工具0